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土壤中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东北某钢铁厂土壤中15种酞酸酯类化舍物(PAEs).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5种酞酸酯分离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8%~121%,精密度RSD(n=5)在8.3%~13.9%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1~0.09mg/kg.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
鞍山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季节变化与功能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辽宁省鞍山市空气颗粒物中15种酞酸酯夏季和冬季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酞酸酯污染水平的季节变化,不同功能区酞酸酯浓度的差异,以及DBP和DEHP在夏冬两季中的污染特点,将鞍山市夏冬两季酞酸酯的浓度与国内外部分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基本说明了鞍山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3.
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中15种酞酸酯(PAEs)夏季和冬季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酞酸酯污染水平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酞酸酯的功能区差异,15种酞酸酯在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以及DBP和DEHP在夏冬两季中的污染特点,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基本说明了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污染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的架构,排放过程监控子系统、参数监测子系统和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的实现方式,过程监控采集参数选择方法,模型建立步骤与验证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如何判定脱硫设施运转正常,烟气参数监测是否正确,并提出了做好过程监控系统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5.
丹江口水库流域氮素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全面了解丹江口水库流域氮素污染状况,对库区26个点位及10条主要入库河流入库口处的表层水样进行了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采样与监测,探讨了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入库口总氮检出范围为1.31~10.96 mg/L,其中泗河和神定河入库口总氮最高。总氮为库区水质主要限制因子,年均总氮质量浓度为1.13~2.71 mg/L;汉江库区整体上总氮污染水平略高于丹江库区,且与丹江库区相比,汉江库区受点源排放的影响较大。10条入库河流总氮的总年均输入量为63 347.31 t/a,其中汉江的总氮输入量最大;入库河流总氮控制的关键在于溶解性有机氮和硝酸盐氮的控制。  相似文献   
46.
对天津市11个采样点的空气颗粒物和土壤样品进行采样调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样品中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11个采样点空气颗粒物样品中总酞酸酯类化合物(TPAEs)以体积计质量浓度为90.87~1355.70ng/m3,以质量计质量浓度为783.84~8712.37mg/kg;土壤中TPAEs质量浓度为0.53~2.53mg/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空气颗粒物和土壤样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土壤与空气颗粒物中TPAEs和DBP存在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和0.864(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0.01),且空气颗粒物中各种PAEs浓度为土壤PAEs浓度的数百至数万倍,说明空气沉降可能是土壤PAEs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如何应付气候突变 外出旅游时,时常会碰到野外天气突变的情况,掌握一些天气知识及应付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准备与认识]平常应学习一些天气方面的知识,以便了解野外天气的特征和天气为何产生变化等.不妨学会观测天气,根据对星星、太阳、月亮的光度或云层形状、动向等情况的观察.设法预测未来的天气.另外,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48.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营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营现状,指出推行第三方运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运营公司应有必要的运营资源并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从而使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管理规范化,充分发挥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从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关联性入手,将生态、居住、生产环境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运用AHP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估并解析了其空间分异特征。此外,依托Arcgis平台,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基于人居环境竞争力特征进行区域归类,并借助箱型图,对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领域及区域类别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1)竞争力分布中,浙赣线江西段沿线城市生态、休闲环境竞争力等级最高,京广线沿线城市的居住、公共服务环境竞争力等级最高,居住、公共服务竞争力空间格局具有高度相似性。区域中心及副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环境竞争力领域具有显著优势。(2)综合竞争力二级以上等级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环鄱阳湖地区,包括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南昌,以及省会城市武汉、长沙。(3)四类空间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优劣格局十分清晰。第1类区域围绕省会等区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分布,生态环境具有最优竞争力,居住、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环境最劣;第2类区域多为区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强势竞争力集中于居住、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环境领域,而休闲环境为最劣势;第3类区域多为临山型城市,具有最优异的休闲环境竞争力;第4类区域以老工业城市居多,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拥有相对优异的竞争力。最后,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出发点,基于格局、类别特征等提出了涵盖现实特征、发展定位、重点措施等内容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其中,第1类区域定位为生态优异的山水园林城市;第2类应以营造城市外部开放空间为重心,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智慧转型,打造为智慧高效的综合都市;第3类区域建议以良好的休闲环境作为特色人居环境建设的切入点,有序推进对居住、生产、生活空间的综合整治,致力建成休闲舒适的中小田园城市;第4类区域按照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要求,重塑城市形象,建成安居乐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50.
朱媛媛  王晓斐  汪巍  刀谞  王帅  陈善荣 《环境科学》2022,43(3):1212-1225
分析2021年春节至元宵节前后“2+26”城市PM2.5污染过程特征,对比2016~2021年春节和元宵节前后3 d的PM2.5日均浓度和小时浓度,2019~2021年PM2.5组分特征,讨论2016~2021年春节至元宵节前后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2021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预报结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叠加不利气象条件导致“2+26”城市在2021年春节期间出现了一次中至重度污染过程,在元宵节期间出现了一次轻至中度污染过程. 2021年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一期间,“2+26”城市ρ(PM2.5)平均值为111μg·m-3;小时峰值为156μg·m-3,为2016~2021年最低. 2021年元宵节前后3 d,“2+26”城市ρ(PM2.5)平均值为85μg·m-3,小时峰值为125μg·m-3,重度及以上污染小时数量为2016~2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