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降水有很大的变率 ,频繁的干旱对农牧业生产有严重影响。论文分析了1880年以来的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近百年来农牧交错带夏季降水有明显的阶段性。功率谱分析显示有35年左右的周期。年代际尺度的波动是干湿变化的重要背景。以250mm等雨量线表示的农牧交错带南北位置也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 ,在1978年以前和以后的两段时期 ,平均位置有显著的差别 ,前后平均有大约1.5个纬度的变化。农牧交错带夏季降水与前期春季亚欧地区大范围的温度异常有较好的关系。印度和巴基斯坦及相邻印度洋地区是显著的正相关区 ;亚洲西部的内陆地区是显著的负相关区。这两个地区春季的温度能解释农牧交错带夏季降水方差的15 %左右。  相似文献   
92.
厌氧-好氧投菌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本文比较了投加(高效脱色菌、聚乙烯醇(PVA)降解菌)法和活性污泥接种于厌氧-好氧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前者在成膜过程中生物膜形成快、去除CODcr和PVA活性高。厌氧反应器出水色度去除率亦比用活性污泥接种的高12.5%;好氧反应器出水的PVA、CODcr、BOD_5、前者比后者分别高20.5%,9.27%和9.34%。菌群的分布研究表明,生物膜中各类细菌数量较多,生长正常。在高效菌接种的处理系统中染料脱色菌、PVA降解菌等主要功能细菌的数量亦较多。从反应器中分离出的细菌,大部分与接入的菌属类同,并占有优势,其脱色效率亦相似。  相似文献   
93.
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目前有多种选择,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其中一种较为成熟的对氨氮有明显去除效果的工艺。以合肥某河道的水质提升项目为例应用这一方法,并且通过项目实施前后工艺的合理搭配,稳定满足水环境治理需求。  相似文献   
94.
在渤海湾天津段潮间带及邻近区域的主要入海河流和近海采集8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GC/MS对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潮间带44个样品的PAHs平均含量为(140.0±84.1)ng/g,与近海样品的PAHs含量[(161.6±38.7)ng/g, n=26]相当,但远低于河流样品的PAHs含量[(452.7±206.0)ng/g, n=13];潮间带样品的PAHs含量呈现“北区高南区低”(以天津港码头为界)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该区域沉积物粒度及黑碳和总有机碳的含量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从PAHs的组成上可以显示潮间带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潮间带样品PAHs的BaP毒性当量含量平均为(24.5±21.1)ng/g;根据加拿大魁北克省海洋沉积物中PAHs的质量评估标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5.
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在洗涤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絮凝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PAC和PAM复合絮凝剂是处理洗涤剂废水的理想絮凝剂,采用该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时的最佳操作条件如下:PAC用量为1.5g/L,PAM用量为10mg/L,pH值约为7.0,絮凝搅拌速度60r/min,絮凝搅拌时间30min,沉淀池沉淀时间为30min。该实验结果在中试规模的应用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中试试验研究表明采用PAC和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洗涤剂废水,CODCr和LAS(直链烷基苯璜酸钠)去除率分别可达85%和7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LAS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水体遮光剂能干扰水下光照,抑制藻类生长。为了探讨水体遮光剂-增蓝剂在自然水体的作用情况,对围隔内增蓝剂的停留时间及水质、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围隔水体中增蓝剂浓度为1 mg/L时,5周内其降解超过50%,9周后降解超过95%。与对照组相比,增蓝剂对围隔内总氮、总磷浓度无明显影响,易氧化成分的存在导致CODMn浓度升高至8.60 mg/L,但CODMn浓度随增蓝剂的降解逐步降至7.81 mg/L。在增蓝剂作用下水下光照度衰减明显,水深0.2 m处仅占水表面光强的21.16%,光衰减系数(k)为0.7 m-1。增蓝剂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高达56.24%,但对金鱼藻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
硫素对水稻吸收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在土壤中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外源砷污染水稻土进行水稻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形态硫肥(单质硫和石膏)对水稻吸收砷的有效性及其在土壤中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土壤溶液pH平均值范围为7.38~7.45,且AsS0和AsS1处理的高于AsS2处理;土壤溶液氧化还原电位Eh值变化在200 mV左右,且AsS0处理高于AsS1和AsS2处理;从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地上部茎叶及籽粒干物重来看,施用S肥(单质硫及石膏)能提高水稻的干物质质量,单质硫和石膏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水稻根表胶膜以Fe膜为主,含量达到10~30 g·kg-1,Mn膜相对较少,含量仅为0.1~1.3 g·kg-1,根系吸附的铁锰胶膜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蘖期,单质硫处理能比石膏硫处理的能促进水稻根系表面铁锰胶膜的形成;水稻根表胶膜吸附As量分蘖期为583~719 mg·kg-1,孕穗期为466~621 mg·kg-1,扬花期和成熟期为310~384 mg·kg-1,这与铁锰胶膜形成厚度一致;施用S肥能明显降低水稻根系、地上部茎叶以及籽粒中As的含量,且施用石膏硫效果更好,这可能与孕穗期铁锰胶膜吸附As有关.根据土壤砷的赋存形态,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As是最有活性的,在分蘖期AsS1处理它们之和显著低于AsS2处理的As含量2.85 mg·kg-1,而在扬花期AsS1处理Asnea+Asea之和高于AsS2处理的As含量0.77 mg·kg-1,或许有更多的As溶解于土壤溶液中,造成处理AsS1的生物有效性高于处理AsS2.  相似文献   
98.
土壤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可以有效地修复设施蔬菜土壤的连作障碍,但实施过程中亦会引起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培养实验,设置未修复对照(CK)、RSD修复(RSD)、生物炭修复(BC)及RSD与生物炭联合修复(RSD+BC)4个处理,对比研究不同修复处理对土壤DOM含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RSD、BC和RSD+BC修复后土壤的DOC含量分别增加了142.9%、24.6%和127.0%;相较于RSD处理,RSD+BC处理的DOC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DOM组分以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为主,RSD处理增加了类腐殖酸组分,而RSD+BC处理更有利于类富里酸物质的增加.RSD、BC及二者联合修复显著增强了土壤DOM的芳香化和腐殖化程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pH对DOC含量和腐殖化指数(HIXem)产生直接正效应,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对DOC含量具有直接负效应,pH亦可通过影响DOC含量间接影响微生物量碳(MBC)和荧光指数(FI).  相似文献   
99.
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对国内外洪水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目前防洪减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分别从家户与企业、保险公司、政府与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和利益主体加强洪水管理的思路,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洪水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0.
化肥行业噪声危害调查及治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家大中型化肥厂的噪声调查,分析了化肥行业中的噪声源特性和岗位噪声暴露状况。对1601名作业工人进行了体检并得出了噪声危害和岗位噪声的剂量──反应关系。还对各厂已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进行了技术评价。最后,根据化肥行业的特点,提出了降低噪声和加强听力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