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300 MW燃煤机组烟气控制装置对气态汞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EPA OH法对烟气中不同形态汞的气态汞进行测试,研究300 MW锅炉的袋式除尘、静电除尘和湿法烟气脱硫对气态汞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静电除尘器对气态汞的去除效率仅为32.50%,对颗粒态汞的去除效率达76.88%,而使用袋式除尘器对气态汞的去除效率可达44.33%,可脱除99.92%以上的颗粒态汞;应用湿法烟气脱硫对二价汞的去除率可达49.03%.通过对粉煤灰、炉渣和脱硫石膏等燃煤副产物汞含量分析发现,脱硫石膏中汞的含量最高达0.77 mg/kg,汞及其环境毒性是燃煤副产物安全利用时需要注意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仅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好;而且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设施简单可靠,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机理,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提高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和石灰石利用率,减少锅炉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低脱硫剂的消耗量具有指导意义,在流化床脱硫系统设计、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脱硫项目进行后评价的特点是依靠专家,因此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利用专家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引入调节器,给予后评价专家相应的权重,进而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得出一种适合于脱硫项目后评价群决策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利用脱硫项目后评价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空气质量也随之大幅改善. 然而,部分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群(“2+26”城市)PM2.5年均浓度依然较高,远超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35 μg/m3). 为实现该目标值,利用京津冀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综合评估模型(greenhouse gas-air pollution interactions and synergies, GAINS-JJJ),模拟预测了2030年不同政策情景下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分别量化了结构调整与末端控制(BAT)政策对不同污染物减排的贡献,为“2+26”城市制定空气质量改善路径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①2017—2030年,由于一系列结构调整政策,如煤改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如钢铁、水泥、焦化等)、氮肥减量施用和高挥发有机溶剂替代等措施的实施,以及末端控制政策,如钢铁、水泥与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型柴油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标准升级,标准化规模养殖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技术的推广,“2+26”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值达到34 μg/m3,实现了“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 ②2030年结构调整情景下,一次PM2.5、SO2、NOx、NH3与NMVOCs(非甲烷类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相比2017年分别下降了31%、44%、31%、5%和11%;结构调整+末端控制情景下,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减排比例分别达到75%、69%、77%、32%与52%. ③末端控制政策对一次PM2.5、NOx、NH3和NMVOCs减排的贡献要大于结构调整政策的贡献;而针对SO2的减排,结构调整政策则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研究显示,在2030年之前,“2+26”城市的末端控制政策仍具有较大的污染减排潜力,而针对SO2的控制则应将重点从过去的末端减排转向前端的结构性调整措施上.   相似文献   
15.
以钢渣作为吸收剂利用喷射鼓泡法进行湿法脱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脱硫前后的组分变化以及脱硫反应机理,研究不同钢渣乳液浓度、喷射管淹没深度下系统的工艺参数,确定系统最佳的反应条件.当钢渣乳液浓度为25%以上,喷射管淹没深度130 mm,pH为6.6~6.8时,系统脱硫效率可达70%以上.钢渣中参与脱硫反应的成分主要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东方化工厂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工业废气改造的背景及原则,叙述了火炬气回收及供气系统、燃气燃烧器、PLC控制三个主要系统的布置、选择、设计等情况,论述了锅炉掺烧火炬气后的安全、掺烧比例的确定、掺烧位置的选择等三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是同行业回收利用工业废气,实现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结构线-筒式电晕放电装置在降解VOCs时生成的副产物会粘附在放电区域(线电极)上,使得放电间距减小,导致降解效果不稳定。翘片-筒式脉冲电晕流光放电等离子装置的电极结构可将放电区域(翘片尖端-筒)与副产物粘附区域(连接翘片的轴线)分开,从而维持装置的放电强度和稳定性。当翘片-筒式脉冲电晕流光放电反应器相邻翘片间距/放电间距为1,在37 kV下,反应器功率为0.95 W,能量体积密度为和23.6 mJ·L-1,为最优电极配置;处理二氯甲烷2 h后的降解效率呈现小幅度下降后稳定在35%。因此,放电形成的气溶胶部分沉积在凹槽处,可维持反应器稳定的放电强度及对二氯甲烷的降解效率。本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废气的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锅炉蒸汽作为脱硫剂和循环脱硫灰的输送介质,在分析所输送物料的粒度分布、化学成分以及输送过程中物料性质变化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1套蒸汽输送系统。对这种蒸汽输送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蒸汽压力为0.8MPa,温度为200℃时,文丘里喷射器入料口的真空度最高达0.02MPa。该系统可同时输送石灰和粉煤灰两种不同的物料,在蒸汽消耗量只有120 kg/h的条件下,物料总流量达480 kg/h,输送总体积流量为1 040m3/h。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稻壳、木屑和玉米秸3种生物质在不同工况〔再燃温度、φ(O2)〕下的再燃脱硝效率,同时考察了再燃区出口处CO、H2、碳氢类物质(主要是CH4)、HCN和NH3的体积分数随工况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生物质类型对再燃脱硝效率有很大影响,木屑再燃脱硝效率最大值达57.0%±2.1%,高于稻壳(50.0%±1.5%)和玉米秸(51.0%±1.1%). 在再燃过程中,生物质产生的热解气能够增强还原性气氛,从而提高再燃脱硝效率,当烟气中φ(O2)为0%~1%时,再燃脱硝效率较高. 在还原性气氛(800~1 200 ℃)下,3种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差异主要来自生物质不同热解气与NO的同相反应. 其中,碳氢类物质对NO的还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CO和H2所起作用并不大,φ(HCN)与φ(NH3)之和反映了气相中NO向N2的转化趋势. 因此,深入了解生物质热解气对其再燃脱硝效率的影响机制有益于燃料再燃脱硝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讨论了半干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的特点 ,进行了 35t h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效率的稳定性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出塔烟气温度、Ca S摩尔比和循环飞灰量对SO2 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Ca S摩尔比 <1 2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可达 85 1% ;Ca S摩尔比为 1 4时 ,脱硫效率为 88 3%。在循环飞灰量和石灰比为 4∶1,Ca S摩尔比为1 15的条件下 ,SO2 的去除效率为 81 0 7% ,系统的除尘效率达 97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