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破除现有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体制障碍,本文从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比分析了属地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与联防联控体系的优越性,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的发展历程及该地区联防联控的成功实践案例,从工作机制、联动机制、协同机制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体系构建框架以及具体实施举措,重点包括创新区域空气改善总体规划、统一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建立落实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建立区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  相似文献   
22.
循环经济适应规模化生产,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又具有正外部性特征。因此,开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面对目前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存在的投融资难题,政府要加强调控作用,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资支持力度,强化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减少企业贷款障碍,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3.
运用地图可视化、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2005~2020年城市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与路径迁移进行探究,并基于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城市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但仍远超同期发达国家水平,减排空间较大.碳排放强度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南北分异趋势在研究后期愈发明显.(2)各区域内部城市碳排放强度差异逐渐收敛,分布越发均衡.东部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多级分化现象显著,西部高碳城市集聚分布.碳排放强度高值区域自山西省境内持续向西北方向转移,西北地区逐步成为中国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区域.(3)总体上,高碳化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强度呈正向促进效应,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科技研发与外资强度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局部内,各因素作用效果存在较强的时空分异,不同区域与时期内,各影响因素的波动方向与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4.
《淄博市“八五”期间环境与环境科技发展调研预测》中的工业废水量预测部分,通过对8种模型的运用、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适合本市工业废水总量发展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用来进行淄博市工业废水量预测。现将所采用的8种模型介绍如下表。  相似文献   
25.
李云燕  张彪 《环境保护》2013,41(1):45-46
由于没能正确认识环境资源的价值,我国一直没有形成科学的环境资源价格机制。扭曲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之一。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完善目前的环境资源价格政策,提高初始资源价格,加大对循环经济的价格支持力度,重新构建环境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2012年12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对山东省二氯化硫污染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及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二氧化硫污染成因,对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及投资需求做了简要论述,探讨了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对策,提出了适合本省实验的多项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8.
危险废物管理和治理技术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及适合我国实际的危险废物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危险废物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淄博市1990年至1994年城市汽车交通统计数据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汽车交通发展变化趋势及其污染影响,建立灰色GM(1,1)模型,对城市汽车车辆拥有量、汽油消耗量、平均车流量、汽车尾气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0.
李云燕 《生态环境》2011,20(12):1957-1965
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必然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本文阐明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探讨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对生态补偿的方式类型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涉及补偿主体与对象、补偿标准与尺度、补偿方式与途径以及法律保障等内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需要依据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与损失以及机会成本、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等进行核算。其确定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意愿调查法、市场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等。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与关键,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两种基本途径。对自然保护区这样的生态保护的重点功能区域,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央与省级财政应加大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作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