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事故状态下储油库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储油库在事故状态下次生水体污染事件的风险,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了储油库水污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指出国内相关标准在储油库水污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储油库水污染防控体系建设的构架以及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的发展入手,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与封存技术委员会(ISO/TC265)、参与国家与机构、主要工作方向及工作进展等基本情况,并对未来CCS技术标准化发展进行了展望。主要介绍了目前ISO/TC265在碳捕集、碳运输、碳封存、碳量化与验证以及其它共性问题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并结合国内外CCS技术及标准发展的现状,从CCS标准的重要性、发展方向、时间进程、方法学以及与其它标准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但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为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章以青龙山水库项目为例,在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公众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较精确地预测含油固体颗粒在低填充率螺旋推进式脱附炉内的传热系数,文章基于马尔可夫 传热模型,提出了该传热系数由覆盖体系传热系数和敞开体系传热系数两部分组成,建立了预测螺旋推进式脱 附炉总传热系数模型,并以实验室配制的油污土壤颗粒,分别在填充率为15%和25%,螺旋转速为2,5,8 r/min,炉 壁温度为300℃的6种工况条件下,测量了炉壁与颗粒间的传热系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 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51%,覆盖体系传热是主要的传热途径,在该实验操作参数范围内,供能占比为65%以上;降低填充率、减小螺旋直径和增大搅拌强度有助于提高脱附炉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典型炼化废水处理系统(简称“系统”)生物毒性削减效果、主要致毒物质类别及微生物功能响应关系,以费氏弧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受试生物,测试系统沿程生物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并结合毒性鉴别评价方法甄别系统主要致毒物质,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系统微生物功能结构与主要致毒物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系统沿程生物毒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生化处理单元进水为急性毒性微毒、遗传毒性阳性.其中,炼油废水急性毒性总削减率为86.514%,遗传毒性总削减率为96.221%;化工废水急性毒性总削减率为53.281%,遗传毒性总削减率为62.273%.(2)通过毒性鉴别评价方法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结果推断,炼油废水主要致毒物质可能为阳离子金属及非极性有机物,化工废水主要致毒物质可能为阳离子金属.(3)CCA分析表明,NH3-N浓度(r=0.819,p=0.001)、Cr浓度(r=0.777,p=0.002)、TPH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总石油烃)浓度(r=0.752,p=0.002)与生化处理前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16种取代基团对顺-萘二氢二醇分子进行修饰,并将顺-萘二氢二醇分子及其修饰后的衍生物与萘代谢关键酶顺-萘二氢二醇脱氢酶进行分子对接,以考察萘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子对接表明,顺-萘二氢二醇分子基团的疏水性、电负性和体积是影响顺-萘二氢二醇和顺-萘二氢二醇脱氢酶之间亲和力的主要因素;此外,对接构象显示,顺-萘二氢二醇脱氢酶的氨基酸残基与顺-萘二氢二醇分子及其衍生物之间的疏水作用、氢键和空间位阻效应也是影响顺-萘二氢二醇和顺-萘二氢二醇脱氢酶之间亲和力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均可影响萘降解关键步骤的酶促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7.
甲烷排放管控是国际石油公司推动低碳能源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达成净零碳排放愿景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油气生产活动水平、甲烷排放控制水平、甲烷排放核算方法等3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我国油井单井产量低,地面工程量大、工艺复杂,流程工艺中甲烷排放突出,油气系统甲烷排放水平较高,油气生产甲烷排放控制水平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与国外甲烷排放核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性。着眼于甲烷排放管控,我国石油公司应充分衡量甲烷排放现状、生产活动水平、甲烷排放控制措施经济性和适用性等多重因素,严格控制潜在甲烷排放节点,并进一步做好甲烷排放检测、监测和数据统计工作,持续完善甲烷排放报告和核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现甲烷减排是当前油气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工作,而甲烷排放的准确定量对于推动确定减排目标与对应技术手段至关重要。从目前油气行业采用的甲烷排放检测方法来看,车载甲烷检测方法具有不需要进入场站内部、检测覆盖范围较大、可以准确定位甲烷泄漏位置的优势,具备较强的推广应用潜力。文章详细介绍了示踪剂、下风向和走航式检测3类车载移动式甲烷排放检测方法的原理、移动实验平台搭建、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并结合国外油气行业生产过程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示踪剂法检测较易操作,甲烷排放量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但在现场实际应用时,示踪气体获取、场站安全许可(示踪气体扩散通过场站)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下风向检测法估算结果较为准确,但风向、风速等现场条件会影响方法的准确性,误差在30%;走航式检测法目前更多用于天然气管网泄漏点定位,对于甲烷排放的估算还需继续开展研究。在针对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排放检测的实践中,建议充分考虑现场道路、气象、源强特征、油气地面工程布置特点等因素,针对性地选择检测方法,并考虑同步开展多种方法的对比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油气生产中放空燃烧气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外放空气回收利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计算放空燃烧气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需同地面常规实测数据结合,改进反演算法,以减少不确定性;采用油气混输、天然气发电、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液态产品转化等回收利用手段将显著减少放空燃烧气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20.
水力压裂是提高页岩气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促进页岩气发展的同时可能带来一些环境影响。文章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介绍了水力压裂技术,分析了其在耗费水资源、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发地质灾害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利用、返排液排放以及压裂过程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