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李兵  董志颖  王英 《环境工程》2012,30(5):86-90
为了探索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物料保持高温的方式,分别设置壁管式和水浴式供能好氧堆肥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堆肥5 d后水浴式供能堆肥装置堆体内部的温度高于壁管式装置,且维持45℃以上范围长达8 d;两者堆肥周期都为13 d;实验结束时,水浴式供能堆肥装置内物料pH为8.7,高于壁管式装置的8.3。水浴式供能堆肥装置内物料的C/N值、BDM分别为9.2和18.1%,低于壁管式装置的9.2和30.0%。两种供能方式均能使厨余垃圾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化。  相似文献   
32.
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吸附法是研究与应用最为广泛的VOCs治理技术。主要介绍了吸附净化VOCs原理和几种常见的VOCs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新型多孔炭材料、沸石分子筛、黏土基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和介孔硅。详述了各吸附材料的VOCs吸附能力和优缺点,判断了其应用价值,并指出了为提升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潜力,后续研发的VOCs吸附材料应满足高吸附量、高疏水性、高热稳定性和再生能力强4个特征。  相似文献   
33.
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交通工具”,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电梯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对电梯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行业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考虑大数据发展的优势,结合风险评价的方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风险监管模式。根据监管工作需求,划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消除措施,提高监察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34.
王磊  李兵 《四川环境》2009,28(4):69-73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成都市2003年至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1.1221hm2增长到2007年的1.191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3年的0.2902hm2减少到2007年的0.2580hm2.根据在改进模型下的指标计算结果,近5年来成都市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而且生态压力大,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性差,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35.
热脱附-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周围空气中氯代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脱附-冷阱捕集-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周围空气中24种氯代烃,通过试验优化并确定热脱附质谱的最佳处理条件。方法在5.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24种氯代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060μg/m~3~0.200μg/m~3,测定下限为0.240μg/m~3~0.800μg/m~3。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1.8%~110%,6次测定结果的RSD均5%。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为0.112 mg/m~3~0.412 mg/m~3,表明离垃圾填埋场最近的居民区环境中氯代烃为未检出或痕量分布,对生命体危害极低。  相似文献   
36.
随着最严环保标准的出台及监管力度加大,对脱硫等环保设施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当前脱硫系统关键指标-脱硫效率,系统剖析了脱硫输入、运行参数、关键设备及仪表等诸方面影响脱硫效率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38.
39.
城市臭氧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将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利用卫星OMITO3e数据产品,解译和分析了天水市2006~2014年臭氧柱浓度的时空动态信息。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呈现东北、西北高,中部、南部低的倒"V"字形;(2)年变化呈单峰曲线,从2006年至2010年为上升期,每年的增长率为3.98%,2010年至2014年为下降期,年均下降率为2.52%;(3)四季变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后六年以夏、春季变化为主,冬、秋季为辅,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夏、春两季在第二阶段明显升高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4)9年间臭氧柱浓度平均值为301.177 DU,最大值为325.829 DU,最小值为279.093 DU,臭氧柱浓度指示的多年空气质量等级为良好。  相似文献   
40.
现年28岁的四川省泸县太伏镇双石村农民向春曾在广东、贵州等地打工,有了部分积蓄,回到老家后发现从事驾驶工作赚钱容易,于是在驾校学习驾驶,取得驾驶资格后购买了一辆中型货车从事营运,汽车挂靠在泸县七星庵汽车队。2006年4月2日9时许,向春驾驶货车行驶在四川叙永至云南威信的公路上,准备从威信拉煤炭回泸州。当车行至威信境内一个叫树坪的地方时,由于疲劳驾驶,刹车又突然失灵,致使货车侧翻于公路边,向春的右大腿被轧断,落下了残疾。他在泸州医学院治疗一个多月,花了两万多元的医疗费,修车还花了一万多元,使他并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