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0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19篇 |
综合类 | 202篇 |
基础理论 | 38篇 |
污染及防治 | 41篇 |
评价与监测 | 8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基于水质矩阵的石油压裂废水处理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石油川裂废水水质特征与评价指标及其污染物范围因子,建立了石油压裂废水的水质评价矩陈,表明石油压裂废水中的COD和黏度是影响其处理的主要污染因子.以混凝为预处理工艺,分别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吸附和Fe/C微电解等对压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钍浮性染物和石油类物质,臭氧催化氧化和Fe/C微电解工艺不仅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且能降低压裂废水的黏度.以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污水反应处理时间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石油压裂废水处理性评价矩陈,指出压袋废水可采用的基本工艺为混凝、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12.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里,承担了我们的工作、居家、休闲娱乐的功能。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步增强,高层建筑的电磁环境现状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成都市区的高层建筑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13.
选取马鞍山市范围内在行政区域、作物种类和土壤质量上有明显不同的3个基本农田区作为监测评价对象,监测项目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共15项.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3块基本农田所测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含量,全部达标;按污染指数综合平均值评价,3块基本农田均为清洁(安全)等级.最后分析了污染成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14.
我国多地的地表水受到成土母质或背景值的影响,氟离子浓度均超过1.0 mg/L,即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为了实现地表水的快速降氟和吸附材料的便捷回收,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磁性Al-MOF@Fe3O4吸附材料,使用扫描电极(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孔隙度分析仪(BET)对材料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①Al-MOF@Fe3O4具有不规则的晶体形状和直径更小的介孔结构,能够提供更高的比表面积吸附氟离子.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Al-MOF/Fe3O4的吸附量达到了75.2 mg/g,吸附过程更加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证明了化学吸附是该除氟过程的主要机理.③增加吸附剂投加和降低氟离子初始浓度,有助于提高除氟效率,但却难以得到较高的吸附量,同时碱性条件不利于氟离子的吸附,阴离子对除氟性能的影响程度表现为CO32- > HCO3- > SO42- > PO43- > Cl-.④对吸附机理的研究表明,氟离子是通过取代Al-OH实现稳定和快速地脱离水体,使用NaOH溶液淋洗可以实现吸附剂的高效再生.⑤5次循环吸附试验后,复合材料依然保留了71.4 mg/g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磁性.在实际地表水中进行除氟试验,该吸附剂可以将氟化物浓度从1.17 mg/L降至0.2 mg/L以下.研究显示,Al-MOF@Fe3O4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地表水除氟材料,实现对低浓度氟离子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215.
216.
217.
华北平原农田硝态氮淋溶率和淋溶负荷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化肥过度施用且强度逐渐增加,华北平原氮淋溶问题日趋严重且造成了地下水污染风险.利用1991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290 组农田NO3--N 淋溶试验样本(淋溶率和10个影响因素),基于Bayesian递归回归树模型初步建立了华北平原农田NO3--N淋溶迁移过程统计模型.以2008年为例,基于华北平原县域合成氮肥、复合肥施用量和1 km×1 km的影响因素和土地利用(耕地)数据,最终得到1 km×1 km的华北平原农田NO3--N淋溶率和淋溶负荷及其不确定性水平.初步结果表明:①模型校准和验证R2分别达到0.832和0.829,模拟结果相对可靠;②华北平原耕地NO3--N的淋溶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其中位值为15.4%(R50为12.6%~18.2%),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TN量、施N量、灌溉比例与降雨量的比值等;相应地,2008年淋溶负荷和淋溶量分别为995.1 Gg·a-1(833.4~1156.7 Gg·a-1);③NO3--N淋溶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太行山脉以东、黄河附近以及苏北的县(区、市),淋溶负荷贡献最大为河南(~37.7%)、江苏(~24.8%)和河北(~21.6%). 相似文献
218.
为解决管道补口热收缩带剥离强度人工抽检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采用水浸法开展基于超声检测的补口热收缩带粘接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回波信号、时域等效强度It和频域等效强度If,分析了2.25 MHz、5 MHz时接收信号与粘接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检测频率为2.25 MHz时,随着粘接质量的下降,回波信号R1-2呈增强趋势;当检测频率为5 MHz时,随着粘接质量的下降,有R1减弱、R2增强的趋势,发生脱粘时,R1异常增强,R2几乎减弱到零;同时,两种频率检测结果均表明时域等效强度It和频域等效强度If与粘接质量呈反比:粘接质量下降,It、If增强,可作为管道补口粘接质量定量评价的两项指标。此外,与2.25 MHz相比,5 MHz对于粘接质量的判别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219.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前掺杂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这与Au/OMS-2-DP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和负载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制备溶液pH、Au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明显影响Au/OMS-2-DP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各种不同的沉淀剂,以KOH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无钝化作用,而且形成的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溶液的为最佳,当pH值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Au颗粒的聚集和Au沉淀量较少;XRD结果表明,当Au负载量为5wt%催化剂和催化剂焙烧为30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颗粒最小,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最佳条件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较好,CO完全转化(100%)的温度为67℃. 相似文献
220.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B-P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实例评价和环境质量排序结果与灰色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相比较,表明B-P网络法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合理,客观,并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