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正煤炭是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新型煤化工产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煤化工产业耗水和排水量大,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零排放"方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绪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决定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  相似文献   
72.
为合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以李氏禾修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为主要论点,对不同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特性、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的共富集特性、李氏禾对铬富集的耐性机制、李氏禾生物炭研究及末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为李氏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分析绿洲人工灌排技术发展和耕地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干旱区灌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RS和GIS技术,对玛纳斯河流域1960年地形图,1976、1989、1997、2006、2013年Landsat遥感影像和历史水利工程建设分布图等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5期人工灌排渠系矢量图和6期土地利用分类矢量图,并计算人工灌排渠系长度指数和表征耕地格局的绿洲垦殖率、净耕地系数、周长面积比;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干旱区绿洲人工灌排技术对耕地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应用前,玛纳斯河流域耕地分布格局由灌排渠系的空间分布决定,尤其是农渠的分布格局和长度,其与耕地面积的回归方程为y=0.43x+7.38(R~2=0.90,n=33,P=0);滴灌技术应用后,耕地分布格局的变化取决于滴灌系统管网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干管和支管的分布格局与长度,导致流域灌溉水利用系数从1960年的0.38增长到2010年的0.65。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和里下河段pH、COD、DO、BOD、氨氮及石油类指标监测,分析2007年水质变化及主要污染物。得出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主要为有机污染,里下河水质优于市区。大运河春秋季水质相对较差,夏、冬季相对好转。市区比里下河pH低0.5左右,COD含量高0.5~0.3mg·L^-1,DO含量高0.8mg·L^-1,春季BOD,含量高2.3mg·L^-1,氨氮含量高0.44mg·L^-1。因此,市区段春、秋季应重点针对削减BOD5、COD、氨氮进行水污染治理。里下河段春季针对降低COD进行治理,秋季针对降低COD、BOD5氨氮进行水污染治理。两区在夏季重点应针对提高水体中DO含量进行治理。提出的植物治理技术及管理对策措施,不仅为扬州到2010年建成生态市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也为如何提高具有跨流域、区域和内城河多重功能的水体水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5.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有机废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催化剂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废气治理的净化效果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进一步降低能耗。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有机废气的协同作用机理,阐述了反应器结构、催化剂参数、电参数以及工艺参数等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
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安防科技》2010,(8):64-66,5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里也如雨后春笋拨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高,层数多,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加之各种管道竖井纵横交错,以及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困难,势必酿成损失大、伤亡大,政治影响大的恶果。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7.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氨气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模拟氨气恶臭气体,考察了输入功率、初始浓度、气体湿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降解效果和能量效率的影响,同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研究表明,输入功率以及停留时间对氨气降解的影响是积极的,但能量效率随着两者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氨气的降解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能量效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氨气降解率和能量效率均随着气体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气体湿度为45%时达到最大值,然而随着气体湿度的进一步增加,其降解率和能量效率反而降低。反应尾气中臭氧浓度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不断升高,而氨气的存在却使臭氧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NH3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得到NH3的反应速率常数为kNH3=0.0707 m3/(W·h)。  相似文献   
78.
光催化与生物技术联用工艺处理油漆废气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催化与生物技术联用工艺用于油漆生产、加工过程有机废气的现场处理,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油漆生产、加工过程现场的主要污染物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等苯系物,浓度在27~55 mg/m3之间。单独使用光催化和微生物技术现场处理这些苯系物,其去除效率都不很高。虽然在中试开始阶段光催化对苯系物的平均去除效率达到了86.2%,在中试稳定期,光催化技术对苯系物的平均去除效率却只有67.6%,而生物滴滤床在成功挂膜之后对现场有机废气的平均去除效率也仅为67.5%。但是将这两种工艺联合使用之后,在中试稳定期该组合工艺对苯系物的平均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9.2%。  相似文献   
79.
陕西市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修正了陕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农作物气候适应性域;利用Delphi、VC 、VB与SQL Server等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市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农业气象灾害数据管理、农业气象成灾条件分析、农作物全程气象适应性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组成.  相似文献   
80.
汽车涂料生产环节VOCs的排放特征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某汽车涂料的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根据汽车涂料生产工艺的不同环节,在3个生产车间选定了8个采样点,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汽车涂料车间内不同生产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种类及浓度水平,并通过比较各种VOC的浓度与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工作场所有毒物质职业接触限值中短时接触容许浓度,对车间工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汽车涂料生产车间内共检测出15种主要的VOCs,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三甲苯、乙二醇丁醚等,其浓度检出范围为0.51~593.14 mg·m-3.生产车间各生产环节处TVOCs浓度显著不同,同一生产环节不同批次的气体样品中VOCs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二甲苯和乙酸丁酯是生产车间室内空气的主要VOCs.在生产高峰期部分VOCs浓度超过了工作场所有毒物质职业接触限值,需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保障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