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浊度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国权  王国祥  李强  刘玉 《生态环境》2007,16(3):762-766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和90NTU的浑浊水体,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幼苗种植于上述水体中,测定幼苗的叶片长和叶片数,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幼苗的光合荧光特性,研究在不同浊度水体中水下光强对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水体浊度的增大,苦草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影响。第30天时,在60和90NTU水体中,水下光强不足自然光强的4.5%,幼苗叶片出现发黄、折断现象,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升高,表明幼苗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在对照水体中,水下的光强为水面光强的43.3%以上,苦草幼苗也受到抑制;而在水下光强≥7.1%的30NTU水体中,苦草幼苗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幼苗生长较好。这表明苦草幼苗有一定的低光适应能力,光强范围大约是7.1%~43.3%,为在浑浊水体中恢复、重建苦草种群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五部铅锌矿,是产于浙东沿海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大型矿床。矿区经几年的普查勘探和专题研究,对矿床的地质背景及其特征和成矿规律,均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本文是在此基础上拟成,以祈对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地区铅锌矿的普查,找矿和勘探工作,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3.
滇池疏浚底泥富含蔬菜需求的营养成分,农用可提高土壤保水肥能力,改良土壤的适耕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底泥试验及加入石灰钝化试验,对生菜、白菜、棒菜和萝卜4种蔬菜施用疏浚底泥作为有机肥进行种植,分析底泥农用后其重金属对蔬菜的影响,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底泥施用量控制在5%(0.05 kg/kg)内且加入石灰改良后,蔬菜中Cu和Cd含量显著降低,但对Pb、Zn效果不明显。叶菜类蔬菜(生菜、白菜、棒菜)重金属富集能力(BCF)从大到小均表现为Cd、Pb、Zn、Cu,而块茎类萝卜BCF表现为Cd、Zn、Pb、Cu。研究表明,化学致癌物Cd与非化学致癌物Pb、Zn、Cu引起的健康风险均在终身可接受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74.
防渗型生物滞留中试系统降雨径流水质与三维荧光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修咏  王书敏  李强  谢云成 《环境科学》2018,39(10):4539-4546
构建了两套防渗型生物滞留中试系统,在2017年3~4月期间,跟踪监测了系统在低温小强度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水质特点,并同步分析了降雨径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系统降雨径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经系统净化后,出水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小,对NH_4~+-N和TP均有相对稳定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78.38%~95.03%和72.04%~76.04%.荧光光谱特征分析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出水中的主要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s)为蛋白类物质和类腐殖质物质,主要来自生物或水生细菌代谢物;系统对于Ⅰ区、Ⅱ区蛋白类荧光有机物和类富里酸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7.33%~61.30%、29.82%~31.28%和35.55%~43.16%.径流水质与DOMs相关性分析表明,系统径流出水中的TN、TP和TOC均与芳香类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NO_3~--N和NH_4~+-N与芳香类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N浓度均与Ⅳ区DOMs(微生物代谢产物)和V区DOMs(类胡敏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5.
桂林五里峡水库丰水期溶解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更全面、准确把握岩溶碳循环特征,本文在获取桂林五里峡水库丰水期水化学及溶解有机碳(DOC)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还借助紫外吸收光谱技术对水体有机质分子量大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里峡水库丰水期水化学类型仍为HCO_3-Ca·Mg型,水体营养状态为中等营养型,未达到富营养状态;五里峡水库丰水期DOC质量浓度比枯水期低,DOC为TOC的主要组成部分,DOC质量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呈表层至底层降低的趋势,这是Chl-a、DIC等水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S_(275~295)、M、SUVA_(254)、E_(253)/E_(203)吸收光谱特征参数表征下的库区水体有机质以小分子量物质为主,富里酸所占比例高,腐殖酸所占比例低,芳香性较弱,苯环上脂肪族等非极性官能团含量较多,表明库区水体DOC内源特征较强,有机质生物活性较好,在水库碳循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相对湿度的研究对理解古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利用树轮资料重建的历史时期相对湿度变化十分有限。本文利用油松树轮宽度重建了河北青龙地区1890—2012年5—7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变化,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为39.1%(减少自由度后为38.0%)。重建序列显示出5个湿润期(1895—1899年,1906—1914年,1924—1926年,1950—1955年,1984—2000年)和5个干旱期(1900—1905年,1917—1921年,1927—1949年,1956—1973年,1975—1981年)。重建序列和观测数据均与邻近研究区的PDSI对应良好,表明该序列具有较强的空间代表性,可以反映河北北部地区的平均相对湿度变化情况。本研究表明研究区相对湿度变化不仅受局地气候控制,还可能受到ENSO影响。  相似文献   
77.
78.
双甘膦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总磷、有机磷、甲醛、氰化物、氨氮、COD,运用三效蒸发+强氧化+两级化学除磷+UASB+兼氧+好氧组合处理双甘膦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双甘膦废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9.
加卸载响应比是一个表征非线性系统失稳程度的量,在国内外的地震预报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选用江苏及邻区(N30°00′~36°00′,E117°00′~123°30′)1970 01~1998 09的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共12个)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地震趋势作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2个震例中有11个震前有明显的响应比异常;异常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5个月;异常的最大值绝大多数在10之内;异常最大值出现时间至发震时间多数是在1~2.5年之间。研究结果对今后在预报工作中认清该地区非线性失稳的特点,提高预报效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让全世界惊羡 三峡:不寻常的2003年6月,中华民族再次扬眉世界。 6月1日零点,长江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从而宣告这个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好女初长成”。 6月15日,巍峨大坝已托起海拔135米的高峡平湖。 6月16日,全球最大的内河船闸试航成功,万吨级船队首次畅行峡江。 8月1日,世界最大水电站将开始输送光明。 至此,被誉为“三朵花”的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已开始绽放夺目的光彩。 47年前,也是6月,伟人毛泽东写下著名词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