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近年来,火灾事故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突出事故,不断给城市规划单位和建设单位敲响警钟。一方面,我国城市结构愈发复杂,城市建筑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高层建筑设计难度加大,用火用电需求却只增不减。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传统的消防救援模式无法及时完成救援任务,很容易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随后简要说明建筑防火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最后详细阐释建筑防火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户的关系对于退耕还林后续问题解决,完善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准格尔旗多年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旗退耕还林工程初期(2002年)和后期(2010年)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禁牧圈养态度变化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最后分析了农户返耕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平均年龄由2002年的35.02岁上升为2010年的45.32岁,年轻农户比重明显下降;户均人口从2002年的3.75人下降到2010年的2.8人.农户人均毛收入由2002年的1 332.03元增长为2010年的5447.77元;收入结构也由牧业为主转为外出务工为主;养羊农户比重明显减小,但户均规模有增大的趋势.农户依然高度支持退耕还林,但对退耕补贴的满意度下降,大部分依然赞成禁牧和圈养,但支持力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户将退耕地返耕可能性较小,且大部分受访农户还支持进一步退耕.  相似文献   
173.
城市典型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城市土壤既直接影响密集的城市人群,涉及众多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还通过水体、大气间接地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因此对城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对其所在地周围住宅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其污染现状,选择南京梅山炼焦厂、南化磷肥厂、南京炼油厂、扬子芳烃厂、南京钢铁厂等5个典型工业区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典型工业区厂区土壤中Cu、Zn、Pb、Cd、Hg和As元素的含量都明显高于附近住宅区土壤中含量,Cr和Ni两种元素含量与其附近住宅区土壤中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分析各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发现,炼焦厂主要异常元素为锌;磷肥厂主要为铜、铅、镉、汞、砷;炼油厂主要为镍;扬子芳烃厂主要为铅;南京钢铁厂主要为铅、镉、汞。本次调查发现,对照南京市土壤背景值,典型工业用地土壤中除Cr元素外,其他7个重金属元素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74.
为了解白龙江上游沙滩林场退化人工云杉林次生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组成与生存现状,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优势种群结构图,编制静态生命表,拟合并分析存活曲线,运用数量化方法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种群动态,预测种群发展趋势,为该林区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次生林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13种,人工云杉林大量死亡,红桦、糙皮桦和岷江冷杉的重要值之和占所有种的80%以上,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岷江冷杉种群结构完整,生命期望值与死亡率相对稳定,幼龄个体存活率高,为增长型种群,桦木林幼龄个体比例低,生命期望值波动较大,种群结构不稳定;3个优势种群存活曲线均符合Deevey-Ⅱ型,但又有所区别,其它小规模种群结构多不完整;数量化动态分析表明3个优势种群均为增长型,冷杉种群稳定性最高,红桦次之,糙皮桦种群易受外界干扰。本研究表明,现存群落为桦木—岷江冷杉林群落,各种群尚处于相互适应的变化阶段,群落结构不稳定;岷江冷杉种群更新良好,具有进一步增长趋势,桦木种群逐渐趋于衰退,人工云杉林必会完全淘汰。该群落最终演替成为冷杉林群落的趋势明显,即演替过程为人工云杉林—次生林—岷江冷杉林群落,后期经营应多为冷...  相似文献   
175.
以苜蓿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以200mg/L的NaN3诱变苜蓿愈伤组织,以20%PEG溶液处理,对苜蓿愈伤组织的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aN 3处理后的苜蓿愈伤组织在PEG胁迫下,其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未处理的,NaN3诱变处理后能明显提高苜蓿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6.
分析了某些制造单位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性能问题,并就压力容器产品监检的方法、内容、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7.
为了经济高效地治理高速公路下覆采空区,实现路面行车安全,建立某段高速公路下覆采空巷道的物理力学模型,确立正交试验方案,从充填体、充填率、充填数量三个因素及各因素三个水平出发,利用FLAC3D进行9次试验,借助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出各因素显著性影响顺序和最优化充填方案。结果表明:最优化充填后路面沉降值和水平变形值是所有试验中最小的,充填治理效果显著,验证了最优化充填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8.
通过对一体化深度脱水工艺工程应用实例的研究,检测工艺出泥泥质的各项指标,试验分析工艺的处理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工艺产出的污泥泥质达到污泥土地利用标准、填埋标准中的泥质要求,单台压滤机(过滤面积40 m3)处理量为40~42 t/d,工艺直接运营成本约为86.2元/t。在我国面临面广、量大的污泥处理处置形势下,一体化深度脱水工艺无论在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9.
选取苯系物中的代表性组分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合物,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及方法学考察,建立了热脱附进样-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测定苯系物单体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进样量在0.3μg以上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与直接进样方式相比,热脱附进样对单体碳同位素比值测定无分馏影响;标准溶液和苯系物土壤样品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1.0%~1.7%和0.3%~2.6%。  相似文献   
180.
土壤中铜和镍的植物毒性预测模型的种间外推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土壤金属生态阈值过程中,利用毒性预测模型对来源于不同土壤的毒理学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可消除土壤性质差异的影响,但目前建立的毒性预测模型仅限于少数物种。本研究通过比较土壤中小白菜、西红柿和大麦的铜和镍的毒性预测模型应用于其他高等植物的预测效果,以及归一化前后各物种毒性阈值的种内变异程度,考察了土壤中铜和镍的植物毒性预测模型种间外推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解决了铜和镍土壤生态阈值导出过程中的方法学问题。土壤中镍对小白菜的毒性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芥菜和青椒的镍毒性阈值,利用该模型对芥菜和青椒在不同土壤中的镍毒性阈值进行归一化后亦能显著降低其种内变异,其种内变异系数分别从1.18和1.25降至0.31和0.06;但将镍对小白菜、西红柿和大麦的毒性预测模型应用于莴笋和莴苣的毒性阈值预测时,在pH<6.0的酸性土壤中其预测值均小于实测值,其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在3.2到6.8之间。对小麦、黄瓜和青椒的铜毒性阈值而言,小白菜模型预测效果优于西红柿和大麦模型。利用西红柿模型归一化黄瓜铜毒性阈值,其毒性阈值的种内变异系数从0.83降至0.14。大麦的铜毒性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水稻、洋葱、芥菜、包菜和萝卜的毒性阈值,且这5个物种的铜毒性阈值经大麦模型归一化后其种内变异均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土壤中铜和镍的植物毒性预测模型的种间外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