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近90%的安全事故是由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因此,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改进其安全行为,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建筑业安全现状出发,介绍了安全行为的概念和特点,并运用"4M1E"法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从而得出农民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基于SEM的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验证。结果表明,个人因素、管理因素和方法因素对农民工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治理效果有限.文章基于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针对自然禀赋、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及生态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提出了纳管模式、生态治理模式、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模式...  相似文献   
63.
挥发性有机物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的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以挥发性有机物代表物质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种实验参数对苯降解特性的影响。在高频电源条件下,对于施加电压、电源频率及反应器参数(包括管径、有效长度、电极材料和电极直径)与苯去除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施加电压、高电源频率有利于苯的降解。管径较小、有效长度较长、内电极直径较大、内电极材料为钨的反应器对于苯的去除效果明显。反应器参数与电源的匹配问题对于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及节能降耗方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4.
溶质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水动力弥散系数不仅反映多孔介质的介质特性,同时也是描述溶质浓度随时空变化规律的重要参数。以颗粒状活性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动力条件下的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溶质运移过程描述,并采用土柱扩散实验对其水动力弥散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可快速准确测定多孔介质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同时,变流速条件下D不为常量,且分子扩散的影响可忽略,其与渗流速度v之间满足D=9.328v1.796函数关系。由此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和D-v函数关系可为描述溶质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体系构成与布局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体系主要由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护滩林、道路防护林及四旁植树等林种构成。多功能防护林布局一是要遵循不同地貌部位的立地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功能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二是根据防护对象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因地制宜、因害设施布设不同的防护林林种;三是以保障库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使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最有效、最合理地得以利用;四是在多功能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五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六是在树种选择上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林种配置上,网、带、片相结合;七是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协调发展,使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结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66.
中国现阶段大气污染呈现以细颗粒物(PM2.5)及臭氧(O3)为代表的复合型污染,PM2.5的二次生成及区域性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笔者分析了中国开展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简称组分网) 监测工作的紧迫需求,梳理了组分监测的工作目标,提出组分网与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背景站监测网、区域站监测网和光化学网等的联合运用,为污染防治提供精准支撑。研究了 组分网的业务组织:分析了目前技术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亟需开展的技术体系建设内容; 梳理了组分网工作内容、各方职责,提出了形成国家、地方及社会化服务机构联合参与的工作机制; 借鉴美国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监测网等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科研与业务化的合作发展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培训等工作的重要性。总结了 组分网建设面临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监测网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方便面6种真菌毒素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并了解方便面中6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样品经乙腈甲酸水溶液提取,采用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判断.6种真菌毒素在0.2—400μg·L~(-1)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回收率为87.6%—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1.1%—3.7%.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及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分别为27.3%、51.5%及90.9%,超标率分别为3.0%、12.1%及3.0%,其余3种毒素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68.
长江流域重庆段水体和沉积物中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江干流重庆段、乌江和嘉陵江支流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研究区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农药的种类分布及污染状况;并对水体和沉积物中农药污染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水体中共检出13种农药,总浓度范围为18.02~167.18 ng·L~(-1),主要污染物为敌敌畏、多菌灵和阿特拉津;沉积物中共检出12种农药,总浓度范围为7.08~38.35 ng·g~(-1),主要污染物为敌敌畏和多菌灵;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农药污染浓度相比,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水体中农药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敌敌畏和毒死蜱在大部分检测位点0.1≤RQ<1;在S7和S18监测位点中,敌敌畏、避蚊胺、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均0.1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职业健康与安全(OHS)风险认知的研究进展,检索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国工程索引(EI)、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认知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国外OHS风险认知研究较成熟,相关研究成果涉及各行各业;我国OHS风险认知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仅涉及建筑、采矿、化工等行业领域。进一步对956篇文献开展深入分析,总结OHS风险认知的测量、OHS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OHS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OHS风险认知的差异4个主题研究进展。在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对今后OHS风险认知发展提出4点建议,并进一步讨论OHS风险认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比对了恶臭国标测定方法《GB/T 14675—1993》和便携式恶臭测定仪对厂界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臭气浓度的测定结果。结果显示,恶臭国标测定方法和便携式恶臭测定仪的测定值基本在同一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2种方法在嗅辨方式、工作地点、结果计算方式、配气方法、样品原始性和测定范围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