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温度及特征尺度对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人手来研究污泥干燥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在自制实验台上测得的圆柱污泥的干燥失重曲线,采用等温热分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得出了污泥干燥失水率与时间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说明污泥干燥时间与包含失水率的多项式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作为研究污泥表观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与干燥温度及污泥特征尺度有关.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描述斜率与干燥温度及污泥直径3者关系的表达式,验证实验表明,拟合斜率值与实验值接近.拟合斜率值可估计污泥干燥所需时间,这是一种定量描述污泥干燥速率的方法,对进一步研究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2.
一种纳米级不定形碳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纳米级不定形碳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在Li-Na-K碳酸盐的共熔体系中生成的碳粉对四环素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性能.在298K下,碳粉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27.76 mg·g-1.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p H依赖性,当溶液的起始p H在2~11,p H为4时碳粉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最大.溶液中的阳离子对吸附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随着阳离子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减小.离子交换作用可能是吸附的原理之一,还可能同时存在静电引力、氢键等作用.分别使用0.25 mol·L-1的Ca Cl2和Na Cl溶液进行解吸实验,解吸效率在7.42%~25%,解吸效率较低,说明吸附的化学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43.
ABR反应器预处理综合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ABR反应器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中试研究。结果表明,ABR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ABR反应器稳定运行4个月,当进水COD平均值为769.4 mg/L(最高1 060 mg/L,最低590.6 mg/L),色度平均值为351倍时,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424.2 mg/L和83倍,去除率分别为44.5%和76.1%。印染废水B/C由0.27提高到0.42,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常用固相萃取剂的类型与适用范围,综述了近年来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富集检测中获得应用的新型固相萃取剂,包括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亲水表面的聚合物萃取剂,以及利用分子印迹和免疫亲和技术制备的新型萃取剂。  相似文献   
145.
以湖北某含砷金矿污染场地为例,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对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中砷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金矿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中砷分别通过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和吸入土壤颗粒物、饮用地下水4种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对周边居民造成潜在危害。计算得到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和吸入途径基于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分别为1.6 mg/kg、9.3 mg/kg和12.1 mg/kg,应予以重视,并建议对矿山进行综合治理和目标值修复。  相似文献   
146.
以二氯甲烷-丙酮(体积比1∶1)为混合溶剂,用加速溶剂萃取仪萃取土壤样品中的阿特拉津,提取液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20 nm波长下测定,试验表明,在0.05 mg/L~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22μg/kg,对空白土壤进行加标回收,平行测定6次,平均回收率为88.2%~102%,RSD为4.5%~7.6%,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7.
综述了采用常规氧化、光强化氧化以及超声波辅助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降解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降解机理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MTBE与醚类、苯系物以及可吸附卤化物共存的复合污染物的氧化降解研究进展。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利用光、声、电能量的摄入来降低氧化剂加入量,提高矿化程度以减少毒性较大的叔丁基团的含量,研发更易于固液分离、稳定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高效催化剂及共存体系将是持续热点。  相似文献   
148.
概述了改性聚合物膜在重金属去除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表面改性、共混改性以及支撑层改性等改性方法。分析了改性聚合物膜表面或基体内部的官能团与功能材料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及主要作用机理。指出:支撑层改性可以有效提高膜基体孔内负载吸附剂的分散性进而提高重金属吸附量,但改性聚合物膜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实验考察了干污泥在固定床焚烧炉中停留20 min,温度分别为500 ℃、700 ℃和900 ℃的焚烧残渣中重金属(Cr、Cu、Ni、Zn、Pb、Cd)的残留特性及形态分布规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重金属的残留率因元素和焚烧温度而异,Cu的残留率最高在80%以上,Cd的最低,900 ℃时仅为3.4%;焚烧残渣中各重金属在稳定态的分布比例均较干污泥中有显著提高.提出了用于重金属毒性定量分析的指标--重金属综合毒性指数,并采用该指数对污泥和残渣中重金属的综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单位质量污泥焚烧后的各残渣中重金属综合毒性均较干污泥小且随焚烧温度升高而降低,焚烧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无害化; 并且,单位质量残渣中重金属的综合毒性也随焚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0.
树脂吸附法处理对氨基苯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自制的NDA-99特种复合功能树脂处理对氨基苯酚(PAP)生产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吸附和脱附效果的影响。小试实验结果得出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量2.0BV/h,吸附温度15℃,单柱吸附量10BV;脱附剂为2BV盐酸(质量分数1.5%)+2BV水。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工艺条件下,NDA-99树脂处理PAP废水的吸附性能和脱附性能稳定,平均COD去除率约为93%,平均PAP脱附率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