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杜晴  宋荻  唐宇农  魏华  李爱民  杨琥 《环境化学》2019,38(9):2081-2092
发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一般首先通过混凝/絮凝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胶体颗粒及少量可溶性物质.本研究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含有强阳离子季铵盐基团的淀粉改性絮凝剂,分别是基团位于主链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淀粉(St-CTA-DQ)和基团位于侧链的淀粉接枝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St-g-PDMC-DQ).将它们分别在小试和中试规模下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絮凝发制品废水,重点考察了复合絮凝中无机混凝剂与高分子絮凝剂的投加顺序与投加量等因素影响.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先加PAC再加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絮凝工艺效果明显优于先加高分子絮凝剂再加PAC及两者同时加入的絮凝工艺;当与两种淀粉改性絮凝剂分别复合使用时,St-CTA-DQ与St-g-PDMC-DQ投加量分别为:10 mg·L~(-1)和20 mg·L~(-1),PAC的最佳投加量(90 mg·L~(-1))相比其单独使用(190 mg·L~(-1))下降一半以上;且复合絮凝对于浊度和UV_(254)的去除效果明显增强;形成的絮体尺寸更大,结构也更为密实;中试实验结果基本与小试一致.这是因为除了PAC电中和作用外,加入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同时具有混凝和絮凝双重功能,能够进一步通过电中和与黏结架桥作用去除废水中污染物与初级絮体.同时还比较了上述两种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不同结构对其絮凝性能影响,阳离子基团位于主链的St-CTA-DQ具有更佳的絮凝性能.淀粉改性絮凝剂与PAC复合使用在发制品废水处理中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通过计算赤泥中所含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论证了两步盐酸酸浸提钪工艺的可行性。为使钪离子有高浸出率,同时与其他金属有较高的分离率,在二次酸浸中采用2.5 mol/L左右的低浓度盐酸开展了正交实验。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温度、时间、液固比、盐酸浓度对赤泥中各主要金属离子浸出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多项式关联模型。确定的二次酸浸的最佳操作条件组合为: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70 min,液固比为6,盐酸浓度为2.5 mol/L,在此条件下钪浸出率超过80%,铁、锆、钛等主要杂质离子浸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3.
ZH-02树脂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吸附树脂ZH 0 0、ZH 0 1、ZH 0 2、ZH 0 3、颗粒活性炭 (GAC)和AmberliteXAD 4对腐殖酸的静态吸附试验的筛选结果 ,发现大孔树脂ZH 0 2对腐殖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利用颗粒活性炭作为参照 ,探讨了ZH 0 2的动态吸附去除效果和脱附再生条件 ,发现常温下醇碱溶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4.
常用木质家具材料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对几种常用木质家具材料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热分解和燃烧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TGA曲线,DTG曲线以及DTA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氧气浓度对各种样品热分析结果的影响。求出了各样品的动力学参数,提出了相应的燃烧动力学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75.
76.
新型高效氟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共沉淀法和负载法制备的两类高效氟吸附剂,分别介绍了氟吸附剂的制备路线、吸附原理及结构性能,重点阐述了具有高效氟吸附能力的载体结构、修饰基团,并据此展望了新型高效除氟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废弃农药厂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了某废弃农药厂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OPPs)的含量,并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该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OPPs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地下水中∑OPPs的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1.3~1 129μg/kg和48.0~149.2 ng/L,点位检出率分别为73%、100%。土壤和地下水中OPPs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均小于1,致癌总风险指数均在10-4以下。根据USEPA的建议值,初步认为该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OPPs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78.
吸附法去除水体中腐殖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殖酸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成为饮用水微污染的控制对象.介绍了吸附法在去除水体中的腐殖酸的研究应用,阐述了炭质吸附剂、树脂吸附剂和无机矿物质吸附剂去除腐殖酸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复合功能树脂在控制水体微污染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有害固体废物热解焦油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几种有害固体废物(皮橡胶,废电路板,医疗废物,废油漆,污泥)的热解实验,考察了不同工况下有害固体废弃物热解焦油的特性。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焦油产率的影响因素。物料特性、热解终温及加热方式,对有害固体废物热解焦油的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热解焦油密度和热值进行了测定,热解焦油密度在0.75—0.95g/m1范围内,焦油热值在6.306—9.112kal/g之间,高于原始物料的热值。对不同工况下的热解焦油进行了族分分析,焦油中一般饱和烃和极性物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0.
蔡建国  石洪雁  李爱民 《环境科技》2003,16(4):39-41,44
对Fenton试剂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及其它催化氧化法的研究现状和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并且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