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为了评价废电路板非金属材料再生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问题,本文针对非金属材料再生产品的特性,参考相关评价标准,结合目前现有的环境危害评价方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构建了再生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环境安全性评价模型.收集A、B两种再生木塑产品进行评价试验,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水体稀释作用情况下,两种再生木塑产品对I类地表水均存在极度或重度污染的可能,对于其他类地表水环境风险较小,应避免在源头水等区域使用;对于地下水,产品B污染指数大于1,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但是考虑在稀释情况下(5%),两种再生产品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两种再生木塑产品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0.03和0.41,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用不明显.本文可为非金属材料再生木塑产品环境安全性管理提供评价标准和参考,有利于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基于电网企业的废铅蓄电池产生和处置现状,结合我国废铅蓄电池回收工作进展,以华北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域,提出委托回收、联合回收和自主回收3种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对于具有废铅蓄电池资质单位较多的地区,优先考虑全部委托回收模式,有助于降低法律风险,并节约人力、物力.对于环保管理相对创新和管理理念先进的地区,考虑依托地市公司建设收集网点,由省公司统一管理和转移,并联合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开展回收.对于以营利为目的,期望扩大回收业务的地区,建议考虑自主回收模式.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国家电网及其电网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废铅蓄电池的信息化系统,将电池采购、维护及产废信息、台账记录、管理计划、转移联单等信息纳入系统进行管理,并实现与政府部门危险废物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43.
选择废印刷电路板和废CRT玻壳玻璃的资源化过程作为承载实体,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电子废物资源化技术过程的物质能量转化模型;分析了废印刷电路板和废CRT玻壳玻璃的资源化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废物流以及污染物的释放与迁移;核算了物质、能量转化清单.分析结果表明,废印刷电路板资源化过程中的分选环节能耗较高,达100kW×h/t,而拆解和非金属材料的热压成型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环节;废CRT玻壳玻璃资源化过程中屏玻璃和锥玻璃的再利用环节能耗较高,利用屏玻璃制造泡沫玻璃和锥玻璃冶炼铅的能耗分别为600, 250kW×h/t,破碎、研磨、锥玻璃冶炼铅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44.
以加热改性处理前后的废线路板非金属物料为对象,对其再生利用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硅烷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改性剂等助剂改性共混,基于挤出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可制备废线路板非金属物料填充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该工艺同时可适合一定温度条件下加热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物料,其主要力学性能符合相关制品产品质量标准.确定的优化参数为:非金属物料添加质量分数30%,添加助剂包括硅烷偶联剂(1%)、润滑剂(1%)、抗氧化剂(1%)和改性剂(5%).  相似文献   
45.
废电路板非金属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电路板金属成分分离回收过程中产生了占其质量近50%~80%的非金属材料废物,其已成为电子废物处理的难题。文章首先对废电路板非金属材料的产生特性、处理和处置、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方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非金属材料的来源特征、成分组成和界面微观特性等各方面分析研究,提出了非金属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再生利用的技术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6.
生活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飞灰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被我国列为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以固化填埋为主。但由于安全填埋容量有限、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资源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其合理处置和监管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存隐忧1896年,德国人在汉堡建设了世界第一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直到现在,焚烧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垃圾处  相似文献   
47.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非法越境转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与之相伴而生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与旧电器电子产品的鉴别问题也成为国际环境公约的热点议题.在此背景下,针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越境转移的管理制度和鉴别标准,对相关国际公约以及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出口方与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典型进口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越境转移的政策存在对立性,尽管《巴塞尔公约》在努力减少这种对立性,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环境利益,但电子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的风险仍然存在.结合中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进口管理现状,提出了完善中国现有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调查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化工行业危险废物调查实践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化工行业危险废物调查的快速浏览法.该法通过对化工企业工业流程的每一工序的物料投入与产出分析,得到产品整个生产工艺的物料平衡图,据此可分析物料转化率、危险废物产生环节、产生量、产废系数等.介绍了该方法的建立过程、主要调查步骤及其在化学农药厂的实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9.
识别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风险源,建立了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危险废物填埋的环境风险评价分为健康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评价2个部分.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总结了安全填埋场造成渗滤液泄露的原因,提出了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组假定的填埋场的数据,进行了具体的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事故情况下的健康风险分析方法和故障树安全性分析可以满足环境风险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未来十年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影响因素.202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达到拐点,达到43.9亿吨,此后进入高位波动期,保持在43亿吨左右.2019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规模已达7038亿元,预计将在2030年达8117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