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鑫  乔琰  钟国祯 《环境科学》2015,36(11):4319-4324
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可以诱发癌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利用一种四环芳烃芘的衍生物作为半抗原,利用活泼酯法合成人工抗原免疫小鼠研制多环芳烃单克隆抗体.通过非竞争性ELISA与竞争性ELISA相结合的筛选方式得到一株单克隆抗体,命名为6A6.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芘和苯并芘,其IC50值分别为8.1μg·L-1和6.8μg·L-1,对其他多环芳烃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5%.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免疫传感器法对芘和苯并芘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2~10.0μg·L-1.利用该方法对添加在水样中的样品进行回收,并与传统ELISA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证明传感器法检测更加快速且灵敏度更高.该方法可以用于含有芘和苯并芘的环境样品的快速筛选,可以在10 min内初步获得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2.
以直接耐晒黑为目标污染物,以FeSO4浓度、KBH4浓度和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优化了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的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试验范围内,FeSO4浓度和KBH4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有显著影响,对其去除直接耐晒黑性能的影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且FeSO4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和KBH4浓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改性海泡石负载纳米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0.13 mol·L-1的FeSO4溶液50 mL,0.18 mol·L-1的KBH4溶液50mL,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为2.86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纳米铁材料,其XRD谱图在2θ =44.7°处出现了Fe0的特征衍射吸收峰;对直接耐晒黑处理3h后,直接耐晒黑的去除率可达98.9%,比仅采用改性海泡石的去除率提高了35.7%.  相似文献   
163.
1月14日,市应急局在市安科所召开城市运行安全的法治建设与实践探索交流研讨会.市应急局总工程师李彩云出席会议并致辞,市应急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丁立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4.
我国最早的著名医学家是战国时期的扁鹊。他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能,被世人尊称为“神医”。他所著的《难经》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由于他对我国医学有重大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被尊为“祖师”。  相似文献   
165.
4月8日,宝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内气氛格外紧张。区委常委、副区长王益群以及区应急局、区政府总值班室、区新闻办、区建管委、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卫健委、上海华宝车用气体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有关应急处置负责人围坐应急指挥大厅电子显示屏前,一边通过区应急指挥平台视频观察加气站槽车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场景.调取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及处置所需的相关情况和信息一边就“事故”如何处置紧急会商……  相似文献   
166.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在煤矿综合信息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综合信息系统及工业以太网,总结了工业以太网在煤矿综合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的逻辑拓扑结构,讨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中控制信号、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的接入方式,并分析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在煤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7.
空气喷射处理饱和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喷射(air sparging)被认为是修复由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饱和土壤和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新技术。介绍了空气喷射技术的现场应用与研究现状,讨论了空气喷射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影响因素,说明了其对于饱和土壤中有氧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空气喷射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8.
土壤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和空气喷射等3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的概念,简述了它们修复受污染土壤的适用范围和修复机理,并对影响3种修复方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展望了土壤气相抽提、生物通风和空气喷射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9.
地下水中铁,锰的危害及去除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地下水中铁和锰的危害,去除铁和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推荐最佳的去除铁和锰的工艺流程,更好地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70.
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eaus)-夏玉米(Zea mays Linneaus)轮作体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农田氨挥发和N2O排放。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氨挥发速率与N2O排放通量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化,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均在施肥后第2~3天出现峰值。玉米季氨挥发量和N2O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分别占整个轮作周期气态损失的53.5%~68.9%和54.7%~82.3%。轮作体系中氨挥发净损失量(以N计)为4.28~31.31 kg.hm-2,占施氮量的3.17%~5.80%;N2O净排放损失量(以N计)为50.95~1051.03 g.hm-2,占施氮量的比例为0.04%~0.23%。因此,施氮量是影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气态损失重要因素,且夏玉米季是控制控制气态损失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