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淀(MICP)作为一种新兴的重金属生物治理技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脲酶作为MICP反应的核心驱动力,本研究筛选获得1株拥有致密胞外聚合物,且产脲酶活性和菌体Zeta电位强于产脲酶代表性菌株Sporosarcina pasteurii的MICP功能菌株Sporosarcina ureilytica ML-2.在生物矿化50 mg·L-1 Pb(II)、Cd(II)和Cr(VI)离子实验中,Cd(II)较Pb(II)和Cr(VI)对菌株ML-2产脲酶代谢活性存在显著性抑制(p<0.01),实验组仅24 h和48 h即可去除全部的Pb(II)和Cd(II),而96 h时仅能去除约12.14%的Cr(VI).生物沉淀SEM形貌显示不同类型重金属可通过影响生物矿化过程无机晶体成核生长方向,从而改变沉淀形貌;EDS表征证实菌株ML-2可通过诱导方解石沉淀有效固定Pb(II)和Cd(II),而对Cr(VI)无法实现有效固定;FTIR表征则证实羧基、羟基、胺基和烷基等功能基团共同参与重金属的矿化固定.结合天然方解石吸附初始浓度为200 mg·L-1的Pb(II)、Cd(II)和Cr(VI)离子实验及对应沉淀的XRD图谱,再一次证实Pb(II)以方解石钙位点替代形式被矿化成白铅矿(PbCO3),Cd(II)的目标矿化产物菱镉矿(CdCO3)可能因质量分数过低等原因虽未被检出,但依然实现了高效固定,并再次确认MICP无法有效固定Cr(VI).最后,MICP矿化固定Pb(II)和Cd(II)污染的过程模型被构建,将为后续的扩大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2.
光催化燃料电池(PFC)以太阳光为能源,利用半导体激发产生的活性物种降解污染物,同时将催化过程产生的电子导出获得电能,可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 . 本文采用热蒸汽冷凝和旋转涂膜法制备了以网状氮化碳(g-C3N4)为基底,其上负载 WO3纳米片的电极材料 .在双腔室 H型电解池中,以制备的 g-C3N4/WO3为光阳极、Pt片为阴极,盐酸四环素(TCH)和 Cr(VI)分别为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目标污染物,构建g-C3N4/WO3-Pt PFC 体系 . 光照 240 min 后,TCH 和 Cr(VI)的去除率分别为 79.1% 和 91.3%,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 6.70 μW·cm-2.高活性来源于 3 个方面:(1)g-C3N4和 WO3两种窄带半导体的同时激发,光能利用率增加;(2)g-C...  相似文献   
203.
204.
西湖龙泓涧流域暴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掌握西湖入湖溪流龙泓涧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研究了一年内3场暴雨径流过程中营养盐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长历时暴雨事件一般会形成多个径流峰值,而其滞后于雨强峰值的时间取决于当次强降雨的分布.降雨的初期冲刷效应与前期降雨量有关,前期降雨量越少,总磷和氨氮的初期冲刷效应越明显,在退水阶段滞缓的壤中流会使总氮和硝态氮再产生一个浓度峰值.径流中各形态氮素的平均浓度(EMC)与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雨强和平均雨强均表现为负相关,与前5 d的降雨量表现为正相关,而总磷的EMC值与氮素有相反的变化规律.径流营养盐迁移通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上升,Pearson分析表明总氮、硝态氮与径流水深(流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总磷、总氮、硝态氮和氨氮的平均迁移通量分别为34.10、1 195.55、1 006.62和52.38 g·hm~(-2),硝态氮为主要的氮素迁移类型(占总氮的84%).  相似文献   
205.
为探索低浓度生化尾水生物深度处理的快速挂膜方法,采用4种方法(投加壳聚糖法、投加铁离子法、接种排泥法和自然挂膜法)进行挂膜,考察其对生物膜主要特性(生物膜量MLSS、胞外聚合物(EPS))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挂膜期间,投加壳聚糖法有利于生物膜量、EPS迅速增加,两者平均含量达到4种方法中的最大值,分别为(9.26 ±3.30) mg/cm3和(42.51 ±33.49) mg/(gSS),但其生物膜活性f值最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是最佳;投加铁离子成膜时,生物膜特性稳定,活性高,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CODCr、NH4+-N、TP去除率分别较快稳定在(66.13 ±2.30)%、(92.03 ±7.72)%和(62.75 ±4.41)%;接种排泥法的生物膜量、EPS均含量、污染物去除效果比投加壳聚糖、铁离子法稍低;自然挂膜法前期对污染物去除率低,稳定时间较长,除TP外,CODCr、NH4+-N去除率在挂膜后期与投加壳聚糖法、接种排泥法相差不大.综合地看,投加铁离子法,虽然生物膜量、EPS含量略低于投加壳聚糖法,但生物膜活性高、污染去除效果好,是低浓度尾水挂膜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6.
本文采用新型电-多相臭氧催化(E-catazone)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二级出水,开展工艺可行性研究.通过与O3/TiO2纳米花(TiO2-NF)与O3/TiO2-NF/H2O2及单独电化学氧化工艺相比较,对E-catazone工艺技术优势及氧化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O3浓度84mg/L),电-多相臭氧催化获得的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7.9%,50.0%)显著优于O3/TiO2-NF获得的去除率(25.8%,20.9%),即便在O3/TiO2-NF体系中投加5g/L的H2O2以促进臭氧均相催化效果,但COD和TOC去除率也仅分别提高到63.6%,43.6%.  相似文献   
207.
为使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提升避难转移安置的效率,以武昌区内35个潜在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从适宜性和服务范围双重角度探究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首先,从公众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评价结果,最后采用双变量Moran’s I进行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与服务范围的空间关联分析,得到两者耦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武昌区避难场所适宜性与服务范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空间集聚现象,避难场所的适宜性受服务范围影响,但仍有部分避难场所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因地而异。除此之外,提高避难场所的适宜性不能局限于增加有效面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8.
为探究空难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分析其对民众认知、情绪和行为波动的影响,本文以“3.21”东航空难事故为背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设计《空难事故对民众心理影响调查问卷》,利用网络平台共采集有效问卷429份;利用SPSS26.0中文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民众的心理认知、情绪与行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民众对空难关注度差异显著;突发灾难信息的传播会给民众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可以为突发性安全事故后社会心理变化分析、民众信息获取方式以及相关信息传播渠道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