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秋思     
走出小屋,融入自然,彻彻底底地感觉着这个秋天带给我的惊喜,还有美丽的伤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及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本文指出必须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问题。比较了各种污泥处置方式和国内外的应用状况,考虑到污泥富含营养物质,结合我国耕地缺乏有机质的国情,认为污泥的根本出路应是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天然浮石对高砷地下水中As(Ⅴ)的吸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浮石投加量,As(Ⅴ)的去除率随之逐渐升高,但当浮石投加量超过10 g/L时,继续增加浮石投加量,As(Ⅴ)的去除率趋于平稳.随吸附时间延长,As(Ⅴ)的去除率逐渐升高,9h后吸附达到平衡.浮石对As(Ⅴ)的吸附量随As(Ⅴ)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升高,而As(Ⅴ)的去除率则随之降低.酸性条件下(pH=2~6),浮石对As(Ⅴ)的去除效果较好,当pH=4时,浮石对As(Ⅴ)的去除率最高;在碱性条件下(pH>7),浮石去除As(Ⅴ)的效果较差,并且,随pH值增大,As(Ⅴ)的去除率降低.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浮石对As(Ⅴ)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其饱和吸附量为2.53 mg/g.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平衡前的数据进行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浮石吸附As(Ⅴ)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天然浮石是一种能够有效吸附高砷地下水中As(Ⅴ)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硫化氢和羰基硫排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生长季(5~10月)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H2S和COS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H2S、COS的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在生长季,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是H2S和COS的释放源,其中H2S的平均释放通量为4.97μg·(m2·h)-1,COS的平均释放通量为0.92μg·(m2·h)-1.在探讨的环境因子中,不同环境因子对翅碱篷湿地H2S和COS释放通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土壤SO2-4含量是影响H2S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量是影响COS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含硫气体的排放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如植物、潮汐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有着独特的地貌环境、繁多的生物种类、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它们构成了无与伦比的生态旅游空间.论述了云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提出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生态旅游逐步走向辉煌,是实现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对沙尘暴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新思路,讨论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云南省铅锌冶炼典型工艺SO2排放系数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放清单估算一般采用排放系数法.然而我国目前排放系数研究主要有《乡镇工业污染源排放系数手册》(试行)和1996年《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以下简称96版《手册》),2007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以下简称07版《手册》)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核算细则》(试行)中给出的总量核算系数.无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州、兰州和昆明等城市排水系统中H2S的溢出浓度、管网参数与水质指标等进行实地监测,考察不同区域城市排水系统中H2S溢出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排水系统中H2S的溢出浓度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相关,并具有明显的时段特征;在相同监测时段内,不同区域H2S溢出浓度与溶解氧浓度(DO)、有机物浓度、硫化物浓度、硫酸盐浓度以及污水流量有关.单样本K-S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城市排水系统H2S的溢出浓度具有相同分布规律,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广州与兰州H2S的溢出浓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与昆明的H2S溢出浓度则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太湖和辽河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湖、辽河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平衡分配法(EqP)初步探讨了两流域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Pb,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推荐值,并对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 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基于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理水平的淡水水质基准,制定了太湖及辽河4种重金属(Cd,Cu,Pb和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分别为6.42,55.3,20.6和201.5 mg/kg及5.42,52.8,18.9和177.7 mg/kg. 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制定的CSQC值进行比较,推算出4种重金属的CSQC值大都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 从沉积物固相和间隙水相2个不同的角度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两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差值大于0,而i[CTi]/[CSQC,i]值与i[CIW,i]/[CCCi]值均大于1,说明在整体上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存一定的生态风险. 由于未考虑各金属元素之间的拮抗或协同等作用以及底栖生物敏感性的问题,所使用的生态风险方法在评价生态风险方面可能会相对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