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膨胀石墨对甲基橙有极强的吸附脱色效果,但因其具有高分散、质轻等特点,在水体环境中存在难回收的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增强膨胀石墨的可回收性,对磁性膨胀石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并考察其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效果,探讨了影响因素。利用SEM、XRD和磁滞回线对其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色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佳制备条件下,磁性纳米粒子在膨胀石墨表面负载效果良好,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8.87 emu/g,在外加磁场下可被快速回收。  相似文献   
42.
超大型城市具有多样的城市化梯度,是研究人为干扰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典型"样地"。上海城市化进程形成了以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陆生鸟类群落格局,选择上海滨江、海湾和佘山3个典型森林公园以及崇明陈家镇、港西镇和庙镇3个典型农田样地,阐明人为干扰对陆生繁殖鸟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18年上海绿地和农田陆生繁殖鸟类群落结构稳定,密度呈稳定增长趋势,上海绿地陆生繁殖鸟类种群密度显著低于农田区域。上海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中9种鸟类集团呈现不同分布格局,繁殖鸟类群落变异性指数与人为干扰强度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杂食鸟类相比其他鸟类集团对人为干扰具有较高容忍度。通过改造城市公园局部生境和改变生产模式,可以有效增加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43.
MAP法处理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宇  伍钧  杨刚  唐微 《环境工程学报》2008,2(9):1169-1172
运用 MAP(磷酸铵镁)法处理高浓度饲料级磷酸氢钙母液,研究了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并分析了最优条件下所得产物成分.结果表明,母液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9.5,n(NH4 ):n(PO43-)=1:1,反应时间 10 min,反应温度40℃以下.该条件下,当温度为40℃时,PO43-、Mg2 和Ca2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8.46%、92.54%和98.48%,残留浓度分别为 15.91、70.25 和2.94 me/L.生成的沉淀产物中 P2O5、NH4 -N、CaO 和MgO 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29.08%、6.07%、2.83%和 15.91%,所含 MAP 可作为肥料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4.
为推进国际履约进程,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原针对水中石油类的分析方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随之失效,新分析方法则在2018年10月正式发布。随着新分析方法的发布实施,有必要考察实验室采用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通过汇总两次能力验证计划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实验室采用两种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结果显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和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测定水中石油类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分别为79.1%和86.6%,分别低于和高于新方法发布之前水中石油类检测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实验室在操作时的样品空白、正己烷透光率以及器皿污染控制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用于水质检测的石油类标准样品的来源较广泛,原料来源的不同可能导致标准量值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45.
调查了攀枝花市某钒钛矿区土壤中五种重金属(Pb、Zn、Cu、Cr、Cd)的污染特征,进而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及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Pb、Zn、Cu、Cr、Cd的含量与农用地土壤污染筛选值相比,Pb污染最为严重,含量超出筛选值70~155倍,Cd污染次之,...  相似文献   
46.
在江苏省洪泽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验收会上,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专家表示,生态比洪泽更好的有很多,但像洪泽这样把生态与经济调和取得双赢的,在全国都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47.
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刚  李燕  巫林  谢丽苹  伍钧 《环境化学》2014,(2):269-275
采样分析了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0—20 cm)中As、Cd、Cr、Hg、Pb、Cu、Zn含量,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土表层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As:9.69 mg·kg-1、Cd:0.12 mg·kg-1、Cr:79.5 mg·kg-1、Hg:0.04 mg·kg-1、Pb:47.5 mg·kg-1、Cu:29.3 mg·kg-1、Zn:81.7 mg·kg-1.与成都地区土壤背景值相比,As、Cr、Pb、Cu、Zn在表层水稻土中有明显积累,部分样区土壤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标准值的二级标准,存在外源污染输入,但污染程度较轻.人体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经土壤-口接触行为摄入是该区域人体重金属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重金属致癌风险AsCd,非致癌总风险CrCuHgPbZn,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重金属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风险阈值,风险值均在可接受水平内,但儿童健康风险值高于成人,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8.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关键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小.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脲酶在整个土壤刮面中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都较大,而过氧化氢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只限于0-3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与土壤剖面结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成都市某老旧工业园区六价铬的空间分布、迁移规律及风险评估,该研究采集研究区域25个土壤样品,基于GIS的克里金插值法对六价铬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吸附和土柱试验对其吸附及迁移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地累计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土壤六价铬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土壤六价铬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的电镀行业附近,最大浓度为49.3 mg/kg,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六价铬二类用地筛选值5.7 mg/kg的8.65倍。采用线性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曲线发现,其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0.955、0.987;线性等温吸附方程更符合六价铬的吸附动态,吸附系数Kd为0.006 3,表明土壤对六价铬具有良好吸附作用。以原状土按照1∶1填充,进行13 d浸出试验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出水中六价铬浓度较低,且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中六价铬的标准值0.05 mg/L,表明六价铬的迁移流动性较弱。研究区域最大地...  相似文献   
50.
含13种有机氯农药土壤标准样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级稀释混合法将来自不同采样点的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氯农药(OCPs)的样品进行混合制得含13种OCPs的土壤标准样品。根据GB/T 15000《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系列标准对土壤标准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并和16家实验室协作定值。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标准样品中13种OCPs指标均匀性良好,保证土壤标准样品足够均匀的最小取样量为0.50 g;在室温(不超过30℃)避光贮存条件下,在为期12个月的稳定性检验期间,该土壤标准样品中13种OCPs稳定性良好。该土壤标准样品中13种OCPs指标的含量范围为0.08~5.23μg/g,扩展不确定度为0.014~0.82μg/g,基本满足我国土壤、沉积物等环境样品中OCPs的质量控制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