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利用真空瓶现场采样并结合单颗粒气溶胶质谱(SPAMS)技术,对主流品牌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细颗粒物进行组分分析和源谱构建。结果表明:汽、柴油车尾气源谱特征整体较为相似,相似度均值达到0.88,均以碳和钙为主要特征组分;部分柴油车特征源谱中硫酸盐特征较为明显,碳组分中OC特征突出;汽油车源谱特征中磷酸盐特征相对突出,且碳组分中短链元素碳占比较高。根据建立的源谱进行实际道路观测,结合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分析,2021年2月1日—24日观测点位对应的移动源占比为33.5%,其中汽油车贡献21.0%,柴油车贡献12.5%。  相似文献   
162.
水稻中硅元素的分布及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X线分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水稻不同器官中硅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存在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水稻中硅酸的化学性质,为水稻硅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稻以可溶性原硅酸的形式吸收土壤中的硅酸,同样以可溶性原硅酸的形式输送到各器官中.不同的生长期,水稻导管液内的可溶性原硅酸的含量不同,成熟期最高可达到912 mg/L(以SiO2表示).通过比较导管汁液和土壤溶液的硅酸浓度可知,水稻选择性地吸收和浓缩硅酸,最高浓缩率可达85倍.X线分析显微镜观察发现,硅酸普遍存在于水稻各器官中,越是坚硬的部位硅酸分布得越多.SEM图像表明,沉积在水稻各器官中的硅胶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且不溶于强酸.对水稻干燥组分中硅酸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稻壳中硅酸含量最高,达到13.3%,是生产硅单质及碳化硅材料的最有效的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3.
为解决工作区域搜索待操作目标的不确定性以及单一策略无法解决障碍物区域多搜索目标遍历与避障的问题,提出1种随机与固定搜索相结合的协同巡检策略。该策略在重点监测点通过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及动态权重策略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遍历多任务点进行固定路线搜索;在非重点监测区域为差速转向移动机器人赋予三视野扫描线,并运用其灵活转动的特点进行随机路线搜索;通过交互式人工标记的方法定位搜索目标点并对其进行标记,运用改进灰狼优化算法对标记出的多目标点进行遍历顺序规划及D*算法避障到达;通过5个国际通用工程函数仿真测试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能加快收敛速度,增强模型的求解精度,加强算法的稳定性,同时验证随机与固定相结合的区域协同搜索避障巡检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4.
采用全玻璃针筒取样/保存、双通道双毛细管柱测定非甲烷总烃分析方法,以甲烷标准气体样品、标准气体样品(TO-14、TO-15),以及3种实际环境空气样品为例,考察了全玻璃针筒注射器取样保存影响检测结果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样品的保存时间取决于以下因素:(1)样品性质,不同类型样品的保存时间差异大,化学反应活性强的样品,其总烃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甲烷则相对稳定;(2)样品浓度水平,相同条件下相同类型样品,浓度高的保存时间短于低浓度样品,如与环境空气浓度相仿的样品保存时间可超过60 h;(3)保存环境的避光程度,对于同一种VOCs标准气体样品,避光、半避光、非避光保存样品回收率迥异,趋势差别极大,对于部分样品即便是避光保存仍发现回收率变化极大;(4)全玻璃材质注射器的气密性,需对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相似文献   
165.
厨余垃圾堆肥间歇通风方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好氧堆肥成熟的通风方式连续通风为参考,研究了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采用间歇通风方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好氧堆肥采用间歇通风方式的温度和O2体积分数变化规律与连续通风方式基本一致。腐熟度指标pH、电导率(EC)和发芽率指数(GI)均能达到厨余垃圾好氧堆肥的要求。但是间歇通风不但可以减少鼓风时间,节约成本,而且能够显著降低NH3、N2O的排放,提高总碳(TC)、总氮(TN)的积累,从而提高堆肥产品品质。因此,建议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采用间歇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166.
郝庆  杨帆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3033-3036
<正>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治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有效贯彻落实国家的执政理念、发展目标、战略部署等,确保国家意志的空间落地和有效实施;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更好地供给土地、能源、水资源、交通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城乡人居环境等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67.
牛雪琪  杨帆 《环境保护》2021,49(10):47-51
本文从生态恢复性司法概念入手,对恢复性司法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展开论述,并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存在的必要性展开论述,论证其有利价值.进一步讨论现阶段我国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的理论渊源、立法现状,结合环境犯罪的现实背景,观察恢复性司法模式在我国运用过程中的实践现状,提出弥补法律缺位、统一资金管理、试点先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8.
<正>策划人语: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总体安排,2022年是普查工作的收官之年,将完成主体工作。由应急管理部牵头,17个部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参与开展的六大类、22种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目前已进入风险评估和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9.
齐冉  张灵  杨帆  颜昌宙 《环境科学》2021,42(9):4296-4303
利用连续进水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比较分析了4种水力停留时间对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下探究了两种湿地内部各基质层硝化、反硝化和氨氧化功能基因丰度以及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强度;通过对两种湿地脱氮影响因素的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影响湿地氮去除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时,两种湿地系统对常规污染物(COD、TP、TN和NH4+-N)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大于70%,此时湿地内部对NH4+-N和TN的去除率以及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皆表现出沿水流方向逐级递减的趋势;3种功能基因中,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丰度远高于硝化功能基因(nxrA)和氨氧化功能基因(AOB-amoA).在本研究中,两种潜流人工湿地氮去除能力均受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微生物因素对脱氮贡献率最高(55%和48%).除此之外,TN和NH4+-N的去除率均与DO、基质比表面积、COD浓度和硝化功能基因及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呈正比,与pH值成反比.因此,为提高两种系统氮去除效果,均可通过提高基质层溶解氧和碳源含量以及适当地降低pH值来实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还可通过更换比表面积较大的基质层来显著提高系统脱氮效果.本研究为人工湿地的设计以及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脱氮途径的定量化解析对深入理解人工湿地氮去除机制以及提高氮素去除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某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试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中5个节点废水的急性毒性.地下调节池水样EC50为3.44%,TUa为29,LID为625,为极强/高毒废水;地上调节池水样EC50为2.46%,TUa为41,LID为244,为极强/高毒废水;中间沉淀池水样EC50大于100%,LID=10,毒性较弱;二级沉淀池和总排放出口的废水EC50均大于100%,且LID均为1,无毒性.结果表明,现有处理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总排出口废水对发光细菌已经没有可见的生物毒性,达到相关制药废水排放标准.同时发现,低浓度废水对发光细菌的发光度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