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谁对他们的健康和生命负责──双城市私营鞋厂苯中毒事件的观察与思考何国有,杨慧娟,姜保国1994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初暖乍寒的双城堡笼罩着一层阴翳。两个月来,双城市私营鞋厂连续发生的重大苯中毒事故,先后5人死亡,12人住院,59人需定期复查。使这里的几十...  相似文献   
22.
陈德勇  贺小轩  杨慧  唐佳  陈治邦 《安全》2021,42(11):39-44
为解决人员密集旅游区事故频发问题,本文采用风险矩阵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风险影响因素的辨识确定人员密集旅游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风险矩阵评估方法进行改进,加入风险扩大因素——敏感性和风险控制减缓因素,再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形成一个人员密集旅游区的综合性定量评估体系.以北京市八达岭长城人员密集旅游区为例验证本文改进的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人员密集旅游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应急能力比较强,但是在游客安全意识和技能、游客容量、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安全管理需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此评估方法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耐锰菌Fusarium sp.浸出锰离子的作用机制,对比分析了用Fusarium sp.与外加有机酸浸取后电解锰废渣的表征及锰离子浸出率的变化,重点考察了在Fusarium sp.浸取条件下锰离子浸出率、pH以及部分有机酸含量变化的关系.在锰离子的浸出过程中,当加入Fusarium sp.后,浸取后的电解锰废渣...  相似文献   
24.
酸雨对广西典型碳酸盐岩地区碳源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广西两个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桂林(代表灰岩地区)与柳州(代表白云岩地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酸雨与岩石表面反应,并计算出由酸雨对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中形成CO2成为碳源的量。利用溶蚀试片溶蚀速率以及GIS技术得到研究区由酸雨产生的CO2源为41.066×108 g/a,其中桂林市区速率为33.349×108 g/a,柳州市区速率为7.717×108 g/a。单位面积源桂林与柳州分别为66.967×105 g/a.km2和42.777×105 g/a.km2,虽然低于两地的单位面积汇分别为273.891×105 g/a.km2与43.660×105 g/a.km2,但已不容忽略。柳州市区CO2源的释放速率比桂林市区慢的原因主要有二:桂林市区碳酸盐岩的代表面积为柳州市区2.77倍;由于柳州酸雨总体强度比桂林低,导致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5.
探讨纳米TiO2颗粒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用了平均粒径为15nm左右的纳米TiO2制备颗粒悬液,设立6个剂量组(0、2、20、60、100、200μg·ml-1)分别对小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进行24、48h染毒培养,利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噻唑蓝试验(MTT比色法)检测纳米TiO2颗粒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均能明显影响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生长形态,染毒24h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巨噬细胞内颗粒物随纳米TiO2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纳米TiO2颗粒在24h内对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淋巴细胞却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在48h内都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纳米TiO2浓度的升高,其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也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6.
以某电厂桩基础为工程依托,进行了两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探讨了砂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在极限荷载作用达到稳定的情况下,荷载由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表现出很强的摩擦桩特征,桩侧阻力的发挥取决于桩土相对位移,对于不同的土层,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时所对应的桩土之间相对位移不尽相同。针对试验结果,根据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的要求,以桩顶沉降量来控制桩的竖向承载力,并提出了简化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桩土相对位移对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矿业的迅猛发展,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安全生产。笔者对韶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现状作了概述,并针对污染状况及其当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治理和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28.
目前国内煤堆场所采用的防尘措施主要是以洒水为主,但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设置挡风网的防尘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本文对这个问题在风洞中做了试验研究,给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果,为煤码头采用挡风网作为防尘措施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29.
以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的能源审计为例,通过统计核算该厂的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分析了该厂的能源利用状况,讨论了其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节能潜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节能建议.研究成果对促进企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污水处理厂节能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特征与碳汇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酸盐岩是岩溶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而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对大气CO2浓度的降低产生重要的作用,目前地球上99.5%的碳被封存在碳酸盐岩中;岩溶生态系统具有富钙、偏碱性的地球化学背景,制约其碳循环特征:碳酸盐岩是在清洁海洋环境中、以生物化学沉积为特征形成的沉积岩,其酸不溶物含量低,通常小于10%,意味着岩溶区土壤资源短缺,土壤总碳库量偏小,同时石灰土的富钙性导致石灰土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大,土壤碳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资源短缺,植被生长发育受到养分、水分的胁迫,使植被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发生变化,岩溶区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可占30%~50%,高于非岩溶区的;岩溶水中的高HCO3-浓度,刺激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提高碳迁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文的目的是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揭示岩溶生态系统中碳酸盐岩-土壤-植被-水中碳赋存的状态和转化过程,提出促进岩溶碳汇效应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