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由于现行油码头的围油栏围系方法存在着弊端,围油效果不佳,起不到防止油扩散的作用,所以提出将其改成全封闭围系方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2.
1984年夏季及冬季在燕山石油化工的几个重要恶臭物质污染源、前进污水泵房、向阳污水处理车间、东炼装油站台、东炼污水处理车间含硫污水储存池、东炼污水处理车间晒泥场、东炼加氢车间,分别采集了污水样品和空气样品。用气相色谱法,色谱—质  相似文献   
103.
突发事件中应急资源动态调度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处于动态性、不确定性、时效性和复杂性的环境中,这使资源优化调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到最优解.在分析应急资源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将该类问题描述为存在瓶颈环节的动态FJSP问题,提出了基于DBR理论的方法进行优化调度.首先建立反映应急资源特征的数学模型;接着运用DBR理论对应急资源系统进行简化,分解为瓶颈和非瓶颈资源,并利用混合重调度策略和启发式算法对问题求解;然后设置缓冲区域,协调瓶颈与非瓶颈资源的调度,使任务的完成时间损失最小化,从而实现应急资源的动态调度.最后通过实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初步有序组合方法将筛选得到的原油降解菌株A5、A6、YA5、YA6,十六烷降解菌株B3、YB3,萘降解菌株C3、YC3,石蜡降解菌株及表面活性剂菌株D4共9株优良菌株进行组合后分别做液态原油降解实验,排除拮抗效应,优化互生效应。结果发现:A5、YB3、YC3、D4配伍组合为最佳方案,此时的原油降解率达到58.6%,再通过正交法确定这四种菌株的配比,结果发现:当A5∶YB3∶YC3∶D4为0.5∶1∶0.1∶0.5时,对原油的降解效率最高为61.3%。  相似文献   
105.
反硝化细菌抑制石油集输系统硫化氢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采用DNB(反硝化细菌)抑制硫酸盐还原工艺,降低石油集输系统中H2S浓度的本源微生物治理H2S模式。该工艺在实验中采用两级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串联来实现。实验表明:在一级反应器成功启动后,其水中的S2-浓度达到120mg/L,SO42-的浓度为200mg/L,硫酸盐转化率可达75%以上;二级UASB启动以后,出水S2-降低至20mg/L以下,去除率约83%。进一步实验表明SO42-/NO2-质量浓度比、ORP(氧化还原电位)均会对SRB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石油集输系统中H2S气体的控制具有参考价值,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现场实验,能使油井H2S浓度平均降幅达到87%,有效降低了长庆油田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6.
依据山东省多年来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价了酸雨污染现状,研究了酸雨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主要酸雨前体物的排放强度与降水酸度的关系,土壤酸碱性与降水酸度的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酸雨影响的分析,探讨了山东省酸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化学助剂的使用量加大,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含油污泥乳化现象严重,油水分离不充分,导致后续处理难度大,环境风险加大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含油污泥破乳剂筛选实验,从11种破乳剂中筛选出DS02(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破乳剂)破乳效果最好。同时,利用正交优化法对其破乳过程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5℃、加药浓度85mg/L、离心时间16min、转速3 000r/min。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南京霾天气中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粒径分布的特征,使用β射线测尘仪、安德森9级撞击式采样器、离子色谱分析仪和热光碳分析仪对南京冬、春季节的颗粒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霾日中3种主要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在细粒径段中占比最高(77.4%),霾日中除F-和Cl-外其余离子均呈三峰型分布,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与二次反应是粗、细粒径段中水溶性离子最重要来源.OC、EC均主要富集于细粒子中,PM2.1~10中OC与EC相关性较好(R2=0.76),说明存在共同来源.通过OC/EC特征物比值的方法得到霾日期间碳质颗粒物的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109.
基于GIS的某训练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中国西南地区某训练场的坦克射击区为研究对象,监测并分析了土壤中Pb、Cu、Zn、Co和Ni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制定出了采样区的污染指数分布图.评价结果表明,坦克射击区Pb、Cu、Zn、Co和Ni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64;Co的单因子指数最高达到了3.84,是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中优先关注的元素;污染指数分布图显示,落弹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Cu和Pb污染分布特征较相似,Zn、Co、Ni特征较相似.分析认为,在射击场各种条件综合作用下,Ni和Pb扩散性较强,Cu扩散性较弱;重金属污染源来自于炮弹残片、子弹弹头、火炸药等;残留在土壤中的炮弹残片和子弹弹头会给土壤带来持久性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处理渗滤液,研究了投加铁屑、电极间距和放电电压对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BOD5的影响。在电极形式为尖一尖式、电极间距4—6mm、放电电压36kV-46kV、废水体积71条件下对渗滤液进行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铁屑和升高电压可提高COD和BOD5的去除量;在放电电压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佳的电极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