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文章提出一种针对油田采油系统由于井筒原生和地面集输系统次生造成硫化氢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形成了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外源微生物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技术,实现对次生硫化氢的生物抑制。该技术能使油井硫化氢降至5mg/m3,集输系统次生硫化氢降至25mg/m3以下,改善了原油集输系统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消除了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2.
基于局部电场控制微弧氧化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弧氧化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传统微弧氧化处理设备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局部放电、化整为零的思路基础上,通过屏蔽阳极(待处理工件),创新了大面积微弧氧化处理的局部电场控制新方法,设计研制了一种带有移动阴极的局部电场控制微弧氧化设备.实现了对大尺寸工件表面微孤氧化处理以及装备腐蚀损伤关键部位的原位绿色维修,操作简单,使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主要对动态转盘过滤器对城市污水中SS及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4.
文章基于废铅蓄电池的环境健康风险和收集利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打击非法犯罪行为、完善法规制度、推进再生铅行业升级换代、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污染防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张海玲  杨琴  赵敏 《环境工程》2013,(Z1):649-651
本实验通过初步有序组合方法将筛选得到的原油降解菌株A5、A6、YA5、YA6,十六烷降解菌株B3、YB3,萘降解菌株C3、YC3,石蜡降解菌株及产表面活性剂菌株D4共9株优良菌株进行组合后分别做液态原油降解实验,排除拮抗效应,优化互生效应,结果发现A5、YB3、YC3、D4配伍组合为最佳组合方案,此时的原油降解率达到58.6%,然后再通过正交法确定这四种菌株的配比,结果发现当A5:YB3:YC3:D4为0.5:1:0.1:0.5时对原油的降解效率最高为61.3%。  相似文献   
76.
针对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探究了添加过磷酸钙(SP)和糠醛渣(FR)对户外条垛式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和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磷酸钙降低了堆体的pH,减少了19.65%的氨气排放量,但是其N2O排放量增加了20.8%;添加糠醛渣后堆肥的高温期延长了7 d,增加了69.59%的氨气排放量,但是其N2O排放量减少了68.79%.添加过磷酸钙后,NH4+-N增加了40%~80%,这可能是在升温期和高温期该处理的N2O排放高于对照的主要原因;酸解总氮降低了2.21%~13.71%,这说明添加过磷酸钙促进了有机态氮向无机氮的转化.添加糠醛渣降低了NH4+-N质量分数,增加了总氮的质量分数.添加过磷酸钙通过降低pH减少NH3排放;添加糠醛渣有利于提高总氮质量分数和减少N2o的排放.本研究结果可为好氧堆肥中氨气和氧化亚氮的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该文针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以及堆肥产品质量问题,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材料,采用密闭式强制通风系统进行好氧堆肥试验,探究了添加过磷酸钙(SP)和硫酸(AS,20%V/V)对牛粪-小麦秸秆好氧堆肥时期温室气体排放和碳素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的添加对堆肥升温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延长了堆体进入高温期所需的时间;添加过磷酸钙和硫酸实现了堆肥温室气体的减排,其中以硫酸添加剂减排效果最佳。加入添加剂后显著减少了好氧堆肥碳素的损失,不同的是相较于过磷酸钙的添加,硫酸添加剂能够显著减少好氧堆肥以气体形式损失的碳素量;添加剂的加入促进了堆肥可溶性碳以及胡敏酸的生成与积累。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富里酸与胡敏酸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而相较于硫酸的添加,添加过磷酸钙更有利于富里酸向胡敏酸的转化;与对照相比,添加过磷酸钙能够显著促进好氧堆肥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而硫酸添加剂显著抑制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添加过磷酸钙和硫酸均能提高堆肥产品腐熟度,并且其中以添加过磷酸钙后的堆肥产品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78.
增蓝剂溶水后降低水下光照度,减弱入射光中370~440nm和530~680nm波段透射光.分析增蓝剂在0.1,1,5mg/L浓度及0.4,0.7,1m水深条件下,对自然水体原生藻类生长抑制效果,并测定其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在增蓝剂作用下水下光照度衰减明显,衰减系数(k)从0.25m-1增至0.7m-1.水深为0.4,0.7m时,增蓝剂抑藻效果显著(P<0.05),0.1,1,5mg/L浓度对藻类抑制率在第6d后迅速上升,在15d后稳定在65%以上,增蓝剂在0.4m水深抑藻效果较好.当水深至1m时,21d抑藻效果较差.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增蓝剂对斑马鱼96hLC50为442.8 mg/L.  相似文献   
79.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城市的迅速扩张以及大量宝贵农田的流失,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探讨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的演变规律对于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空间分析因其能有效揭示隐藏在区域数据之后的规律信息以及提供直观的可视化信息表达,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引入空间整体统计参数中的平均中心、标准距离和标准偏移椭圆,探讨珠江三角洲耕地和建设用地两种典型地物1990—2005年间空间整体特征变化规律。通过对研究区及研究区各市(区)空间中心转移、空间分布扩散和空间分布偏移的计算,表明珠江三角洲耕地空间特征在1990—2005整个阶段均呈现扩散状态,而建设用地空间特征在1990—2000阶段和2000—2005阶段呈现收缩和扩散两种特征。两类地物空间特征变化强度2000—2005阶段均大于1990—2000阶段。典型地物空间特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通过对比发现,耕地与建设用地空间中心迁移呈现反向变化,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大量的耕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更高的建设用地。研究区中各市(区)典型地物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发展也存在空间差异性。空间统计指标能直观有效地揭示地物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规律,有利于深入探讨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相似文献   
80.
3种人工草地不同植被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域面积百分比;理想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耗时短,工具简单,结果准确,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照相法测量值为参考,比较样线法、目估法、样针法、点框架法、网格法1×1、网格法5×5、网格点法1×1和网格点法5×5等8种方法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样线法误差小于5%,耗时短,工具简单.目估法误差大于样线法,适用于植被高度低且覆盖度较低或较高样方.样针法误差大于样线法和目估法,误差受植被高度和茎叶硬度影响,适用于植被高度低且硬度较小样方.点框架法、网格法和网格点法误差均较大,一般大于10%.网格法误差受覆盖度和小网格边长影响,误差峰值出现在覆盖度接近65%的样方,误差随着小网格边长增加而增加.8种方法测量值与照相法测量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因此对于类似人工草地,这些方法测量值可通过本文提供的拟合公式转化为真实值.随着样方数量增加,8种方法误差均呈现出先降低后稳定趋势.本研究推荐样线法作为类似人工草地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未来应根据覆盖度、植被高度和硬度等特征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图4表2参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