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色谱-质谱法对长庆油田地区场站各生产区域环境空气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非甲烷总烃(NMHC)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组分与浓度,结果表明油田场站VOCs主要污染来源为敞开液面、储罐损失,其组分主要是正丁烷、丙烷等为主的烷烃类化合物,对后期开展收集治理技术研究、制定管控措施与方案,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对改善油区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2.
沙颍河流域是我国淮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为揭示流域非点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估其对水污染的贡献,以沙颍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区,采用流域水循环系统模型(HEQM模型)模拟了重点断面2012-2015年月径流和氨氮浓度过程,辨识了污染源类型及其贡献,揭示了非点源负荷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①径流和氨氮浓度的模拟效果较好,HEQM模型在沙颍河流域(河南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②非点源氨氮污染负荷占多年平均总负荷量的37.40%,在污染时期占比为29.32%.沙河和颍河上游污染时期的非点源负荷比例较高,分别为91.49%和90.45%.③非点源氨氮负荷对丰水期(6-9月)和平水期(3-5月、10-11月)污染的贡献较大,占总负荷的48.83%和51.92%;从年际变化来看,2012-2015年各年份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似,但2014-2015年单位面积非点源污染负荷较2012-2013年明显下降.研究显示,沙颍河流域(河南段)非点源对氨氮污染的贡献已不可忽视,丰水期和平水期是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3.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处理渗滤液,研究了投加铁屑、电极间距和放电电压对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BOD5的影响。在电极形式为尖一尖式、电极间距4—6mm、放电电压36kV-46kV、废水体积71条件下对渗滤液进行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铁屑和升高电压可提高COD和BOD5的去除量;在放电电压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佳的电极间距。  相似文献   
84.
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深化,企业生产行为方式从仅仅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逐渐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预防,并最终实现为环境设计(DfE).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市场、社会需求的作用大小及方式不尽相同,本文分析各种动力的相关性,并围绕着如何通过政策设计讨论促进企业再次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激励中国企业生产方式的良性转化.  相似文献   
85.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配电网线损管理的种种问题分析,并结合配电网结构,通过分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一种进行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功能设计方法,并针对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86.
沸石吸附处理低放射性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放射性废水,进行吸附动态实验,得出沸石吸附的影响因素和最佳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87.
长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姬塬油田井场石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细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结果显示3份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等24个门的细菌,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丰富,揭示了原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情况,对石油污染微生物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基于现实的基础上,考虑矿区污染治理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对污染治理最优投入的政策决策机制进行研究.根据污染治理投入成本的不可逆性及不确定性建立污染治理最优投入决策机制模型,求出了污染治理投入的临界点.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矿区污染治理投入决策机制,并可动态指导治理政策实施的最优时机.同时,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污染治理决策的影响,结合案例验证了此模型在污染治理决策问题上的分析结果.结果发现,考虑了不确定性的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决策模型的局限性,可以帮助政府和煤矿企业做出科学有效的污染治理投入决策和制度设计,能更有效地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施.本研究对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植物化感物质由于对藻类抑制的高效性和选择作用性,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有望成为具有应用价值的安全性生物抑藻技术。文章探究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的进展,从藻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超微结构及生长代谢、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分析了化感抑藻作用效果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陆生植物对水华藻、赤潮藻主要藻种的抑制作用,包括草本植物中一些农作物和药用植物以及木本植物中的常见树木,同时对这些陆生植物中所含抑藻物质开展了探索与分析,为开发新的抑藻制剂提供理论指导,深入讨论了陆生植物化感物质抑制丝状藻的潜在价值,实现了抑藻对象的多元化,提出了陆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0.
目的将石墨膜置于9×10^5~9×10^7 rad(Si)总剂量下获得辐射改性石墨膜材料,探讨空间粒子辐射作用下石墨膜拉伸强度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SEM、XRD、煅烧分析及XPS等手段分析石墨膜的结构及成分。结果石墨膜为有序堆积的层状结构,层间距为0.3355 nm,碳的质量分数高达99.75%,挥发分的质量分数为0.04%,灰分的质量分数为0.21%,XPS只检测到C1s及O1s峰。石墨膜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负值,且其峰值仅为-1.33×10^-6/℃,具备出色的结构稳定性。空间粒子辐射环境模拟试验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石墨膜的拉伸强度逐渐衰减,在更高剂量辐射下,石墨膜的拉伸强度趋向稳定。通过Raman光谱仪对辐射石墨膜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力学性能的演变机理。结论辐射石墨膜的拉伸强度与其缺陷含量有很大的相关性,未经过辐射的原始石墨膜的缺陷含量最低,其拉伸强度最大,随着石墨膜的缺陷含量逐渐增多,其拉伸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