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329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71.
广东某含铊硫酸冶炼堆渣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广东某硫酸厂工业堆渣周围土壤样品,重点研究了土壤剖面T1、cd、Pb、Zn四种重金属元素总量及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废渣在自然淋滤条件下已经对周围土壤产生了T1、Cd、Pb、Zn污染,并且T1、Pb、Cd较Zn污染严重.形态分析表明,堆渣场周围土壤中这些重金属主要是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结合态存在.外围土壤受到的这些重金属污染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大于废渣下伏土壤,其中在堆渣下伏土壤中主要以富集为主,而外围土壤中主要以迁移为主,且已经向土壤深处约30cm处进行了迁移.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在表层土壤中未达到饱和状态,将继续在下伏土壤表层发生累积作用并且使横向土壤受污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72.
南方丘陵坡地茶园水土流失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溪县感德镇坡耕地茶园为监控对象,小流域集水区为单元,分析茶园水土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在降雨的作用下,各养分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小流域集水区水质偏酸性,71.2%的水质pH小于6;氨氮含量都在Ⅰ类标准,但总氮含量较高,均超出V类标准限值;悬浮物和降雨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7,大到暴雨对悬浮物含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悬浮物含量对降雨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873.
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分析,无论是检测自来水的标准方法还是环境监测统一方法,都规定为顶端空间气相色谱法.新近文献报道测定硝基苯类化合物也采用顶端空间法.在这些方法中都使用50ml比色管作为气液平衡瓶,比色管用医用反口橡皮塞封口,本改进设计了玻璃球封口比色管作为气液平衡瓶,利用乳胶管中玻璃球的滚动来达到密封针孔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4.
详细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储气站的工艺流程,并对液化天然气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危险程度的专家评价系统能快速地跟踪和准确地预测液化天然气储气站危险程度,提高安全评价的效率和及时提出合理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75.
以太阳能固定膜光催化中试装置,研究了光解、初始浓度和平均光强等对双酚A(BPA)光催化去除的影响及BPA的矿化和在自来水中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BPA在日光照射下很难光解,其光催化降解呈表观一级反应,在平均光强介于5.7~23.5 W/m2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和平均光强呈线性关系.太阳能光催化对BPA具有良好的矿化作用,但其降解与以UV254为光源的降解有不同的机理.太阳能光催化对自来水中BPA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76.
为了快速和准确定位室内时变流场中的污染源,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多机器人源定位方法(URPSO),并综合利用机器人实验和数值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在风扇左右周期性摆动的实验环境中,利用3台机器人开展了15组独立性实验,其中14组实验成功定位源,成功率达到93.3%,说明URPSO方法在室内时变流场中具有强鲁棒性.其...  相似文献   
877.
微塑料是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针对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其中微塑料污染特征与来源有待研究。为此,该研究通过系统采集韩江下游不同功能区水体样品,基于光学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别查明水体中微塑料的丰度、颜色、形态和成分,评估韩江下游水体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探讨其来源。结果表明,韩江下游水体中微塑料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平均丰度为(283±176) n/m3。韩江不同河段微塑料残留水平和特征差别较大,说明来源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饮用水源地河段的微塑料丰度最低且形貌一致度较高,很可能是来源于上游输入和大气沉降。人口密集的城区、水上公园和郊区河段的微塑料丰度明显较高且形貌多样,很可能与周边居民区生活污水排放和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有关。总体而言,韩江水体微塑料污染较轻,但仍需做好防控管理,深入推进禁塑工作,限制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防人员密集区和工业企业等重点区域塑料污染物入河。  相似文献   
878.
土法炼锌区废渣重金属固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西北土法炼锌形成大量的废弃地,废渣重金属Zn、Pb和Cd全量分别为:7 521、5365和53.4mg·kg-1,废渣的pH值为8.53,当地的背景土壤的pH值为5.39.重金属污染是当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土地复垦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目前来说防止重金属的迁移扩散显得尤其必要.用优级纯硝酸调控废渣的pH值检验pH值降低时废渣重金属释放程度;用碱石灰、活性炭、粉煤灰和有机质对重金属进行吸附;野外用碱石灰、纯碱和烧碱在土法炼锌区对废渣释放的重金属进行吸附.结果发现废渣重金属Pb、Zn和Cd随pH值降低而释放,Cd和Zn的释放量较大,pH值是影响重金属迁移扩散的重要因子;碱石灰、活性炭、粉煤灰和有机质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得出碱石灰的吸附效果最好;野外实验进一步发现碱石灰固定重金属稳定性好、吸附性强.黔西北土法炼锌区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区分布,碱石灰来源广,用作废渣重金属释放的固定材料相对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79.
茄子植物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分离纯化不同来源地茄子健株和青枯病株内生细菌,利用细菌脂肪酸鉴定技术进行鉴定.共获得内生细菌18属28种,健株共分离到内生细菌15属23种,含量为5.96×105CFU·g-1.病株分离到内生细菌14属16种,含量为3.191×108CFU·g-,其中青枯雷尔氏菌含量为3.187×108CFU·g-.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细菌最多,其次为茎部,叶部最少.不同种植地来源的茄子健株内生细菌的种类数量有较大差异,来自晋江的健株分离到13属17种,来自东洋的健株分离到7属9种,而来自福清的健株仅分离到3属4种.来自晋江的植株内生细菌的SIMPSON(D)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H1)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63 2和3.572 5,均高于来自东洋植株(D:0.9444,H1:2.725 5)和福清植株(D:0.833 3,H1:1.5).而均匀度则以来自东洋植株最高(0.970 8),来自晋江和福清的植株分别为0.9654和0.9464.不同生长环境下不同生长状态的茄子植株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该研究对于通过微生物标记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验意义,对于科学说明生防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0.
土法炼锌区生态退化与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法炼锌致使冶炼区大量重金属的累积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研究以土法炼锌的集中点妈姑为例,探索了土法炼锌区的土壤和植被退化现状,以及重金属的分布规律,为废弃地的生态重建与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冶炼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成为裸地,停止冶炼后,植被自然恢复极为缓慢,特别是废渣堆放处.冶炼残渣具有较高的pH值和EC值、低CEC,有机质极为缺乏,含N量低.冶炼区污染土壤明显酸化,导致P有效性降低.冶炼废渣具有高的孔隙度和良好的通气性,但持水保水能力差.冶炼废渣的Pb、Zn、Cd含量分别为4 632 mg/kg、8 968 mg/kg、58 mg/kg.污染土壤的Pb、Zn、Cd含量分别为234 mg/kg、400 mg/kg、9.6 mg/kg.污染土壤中Pb、Zn、Cd的DTPA提取态百分比分别为6.8%、19.97%、29.72%.废渣中Pb、Zn、Cd的DTPA提取态百分比分别为0.44%、1.36%、4.80%,但其绝对含量接近于污染土壤,具有较大环境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