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水中甲苯、对二甲苯磁化-光解耦合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甲苯、对二甲苯两种典型苯系污染物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水中的紫外光解(UV)、磁化 紫外光解 (PM UV)进行了过程动力学比较研究 ,结果证实高强度永久磁场 ( >0 1T)有促进光解的效应 ,并阐述了磁场通过影响污染物光解时 ,自由基对系间跃迁速度的变化而影响反应速度的作用机理 .  相似文献   
22.
城市富营养化河道复合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复合酶类生物激活物质对河道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定河道中微生物的生化呼吸线、细菌数、脱氢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磷酸酶的酶活性来表征生物激活物质对河道自净过程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污水净化剂对微生物活性具有激活作用,累积耗氧量明显增加,酶激活率达到14%~136%,有效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复合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上海、北京和福州等多条受严重污染的富营养化河道的工程应用表明,复合酶污水净化剂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均可发挥良好的作用,具有安全、高效和适用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3.
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处理模拟PVA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流活性污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处理模拟聚乙烯醇(PVA)废水,对比了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的加药系统与对照系统对PVA降解效果的差异,讨论了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作用的原因,并通过动力学角度深入分析了PVA降解过程.结果表明,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可以有效提高PVA的去除率.加药系统平均PVA去除率为94.4%,平均COD去除率为92.8%,较对照系统分别提高了2.1%和2.6%.模拟PVA废水在系统内的降解过程符合Monod模型,胞外聚合物降解PVA模拟废水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加药系统PVA半饱和常数和最大比降解速率为112.4 mg/L和0.589 h-1,对照系统PVA半饱和常数和最大比降解速率分别为142.6 mg/L和0.509 h-1.投加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可以减少胞外聚合物糖类含量,强化PVA降解酶等胞外蛋白质的分泌.胞外聚合物构成的改变是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强化生物降解模拟废水中PVA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4.
考察了初始浓度、紫外光(UV)功率、超声波(US)频率和功率、催化剂TiO2加入量、溶液的pH值、H2O2的加入量等各种因素,对紫外光-超声波耦合降解邻硝基苯酚(ONP)水溶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NP的紫外光-超声波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ONP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均减小.紫外光-超声波耦合降解效果明显好于紫外光、超声波分别单独降解的效果,两者存在着协同效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UV/US=0.005 2 min-1、KUV=0.002 9 min-1、KUS=0.002 2 min-1.提高紫外光功率、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可促进ONP的降解.当紫外光功率为150 W,超声波频率为165 kHz、功率为100 W时.ONP的降解效果达到最佳,240 min的去除率达到72.41%.催化剂TiO2的加入促进ONP降解.本实验中优化投加量为0.15g/L,ONP的去除率达到90.43%.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溶液pH值的降低可提高降解速率;H2O2的投加则显著提高了ONP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考察,研究了在土壤中施用城市污泥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污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复杂的,且对不同的植物影响有异;通过对植物株高、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的分析可得,当污泥施用量不超过10%(质量分数,下同)时,在2种草本植物的生长前期都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这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对污泥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适应期过后,其生长逐渐加快,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污泥施用量达到15%时,污泥对2种草本植物生长表现为抑制和毒害作用,当施用量为30%时,黑麦草种植20d左右出现死亡现象,高羊茅则生长矮小、长势缓慢。总之,对于黑麦草最优的污泥施用量为5%~10%,高羊茅最优为5%。  相似文献   
26.
针对农村无序排放污水的特性,采用地埋式融生物接触氧化过程和水生植物净化为一体的“生物包”技术进行原位处理,并利用酶类生物促进剂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其降解能力。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酶类生物促进剂的作用下,当“生物包”驯化挂膜成熟后,对无序排入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着相当高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COD90.2%、BOD93.9%、氨氮97.2%、总磷89.7%。在适度引入10%的水生植物时,可进一步增强水体中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7.
杨娜  陈秀荣  林逢凯  黄华  章斐  赵骏  丁毅 《环境科学》2014,35(4):1414-1420
在处理双酚A(BPA)模拟废水的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SBR)反应器中,保持进水COD含量均为300 mg·L-1左右,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HRT从12~8 h,污泥龄SRT从20~10 d,考察污泥有机毒性和其他水质指标的变化.试验分析了空白组和40 mg·L-1初始浓度BPA对照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周期末出水COD值、污泥有机毒性分布规律以及稳定期单周期内COD值和污泥有机毒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有利于活性污泥降解BPA,并消减稳定期污泥的有机毒性;出水COD稳定在50 mg·L-1左右,且水相和泥相均无BPA残留.在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SBR系统内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不同样品间的相似性过程中,得出污泥总毒性抑制率与微生物多样性呈负相关性关系,进水成分的不同和运行参数改变是导致污泥总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水中微量1-庚烯的负载型TiO_2光催化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中微量1-庚烯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表明,在初始浓度为5.26~8.96mg/L时,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反应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溶液pH分别为5.2和8.9时,1-庚烯的光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与pH=7.0时相近,表明在弱酸和弱碱溶液中,pH对1-庚烯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不大。溶液中无机阴离子如SO42-的存在,能抑制1-庚烯的光催化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9.
用邻甲苯氧乙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酚废水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代替邻甲苯氧乙酸生产中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 ,使脱酚废水消失于生产中 ,实行零排放 ,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对脱酚废水回用的工艺条件做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不增加设备的条件下 ,可以实现脱酚废水的回用 ,对产品的质和量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0.
国内某污水回用工程采用混凝工艺作为生产再生水的重要步骤,通过大量的试验来选择适合的混凝剂,并绘制出最佳投药量曲线来指导生产;同时分析了影响混凝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