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管帏冲击式除尘器的结构及其捕尘机理。介绍了对该除尘器进行除尘和防淋雨性能测试的实验方法和装置。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移动通信信息系统的安全,制定有效的、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国内外移动通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结合其他行业诸如铁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经验,笔者首先从一个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系统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诸如风险、脆弱性、威胁、残余风险等一系列定义,提出了移动通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模型和方案,以及风险评估工作中应该考虑的要素和工作细节,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更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实践证明了模型和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刘章现  孙炳海 《化工环保》2005,25(2):151-151
平顶山市炭素厂以焦炭细末和中温煤沥青为主要原料生产炭素。由于炭素生坯块的主要原料是焦炭细末和作为粘结剂的沥青,所以,在炭素生坯块的焙烧过程中有沥青烟气产生。沥青烟气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必须对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4.
对高层住宅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住宅维修资金在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使用障碍,提出制定高层住宅消防设施使用维修资金的管理办法,为解决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配备不足和及时更新等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一、行业现状和需求平安城市建设到如今,已经走到破稳求新的地步,所以新型平安城市的建设必须用全新的思维,从两个角度进行变革:一是从空间部署角度,要做到立体式防控,枪、球联动,动静结合;自动化卡口监控与全面覆盖的全景监控相配合。并对全网资源整合,真正做到无死角、无盲区。二是从系统部署角度,要做到应用切合业务,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视频全面结构化,在海量视频中实现自动化快速挖掘所有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必须借助风险沟通这一工具。在总结国内外风险沟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主要议题: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分析、新媒体时代公众的风险认知研究、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信息表达分析和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全新模式探讨;指出在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中,公众是中心,政府是关键,专家是信息和信任的来源,媒体是桥梁,只有处理好四大主体的关系,以公众风险认知特征为依据,清晰地表达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并通过垂直沟通和平行沟通的结合,才能促进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开展;总结了影响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的九大因素,并从环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6种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在反应器运行中,出水VFA用作重要的控制指标。通过色谱条件探索将各种脂肪酸分离,同时研究了水样酸碱度,吸附等对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废水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在0.99~1.77 mg/L,回收率在90.9%~102.7%之间,相对标准差(n=5)在1.3%~3.8%之间。  相似文献   
18.
曝气冲刷是浸没式MBR工艺不同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关键特征,然而现行规范的曝气系统设计与运行比较粗放,缺乏气泡尺寸模拟优化方法。以可直接观测的工程规模(500 m3·d-1)膜生物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穿孔管角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并用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模型模拟污泥混合液不同粘度下的内部气泡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穿孔管角度垂直向下、60°、45°、30°、垂直向上在膜面产生的平均剪切力分别为1.74、1.46、1.19、1.38、1.67 Pa,这表明曝气角度最优为垂直向下。0.3%、0.5%和0.8%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下产生的平均剪切力分别是1.51、1.92、2.24 Pa,气泡直径逐渐增大。且气泡尺寸越大、流速越大,分布越均匀。基于0.3%、0.5%CMC的速度实验结果与PBM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为MBR技术的工艺优化和系统控制方法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颗粒流包括滑坡、泥石流、碎屑流、雪崩等,通常对桥梁、公路、居民区具有较大危害。分析了颗粒流的运动过程及其侵蚀、堆积和爬高等特性;此外,对颗粒流冲击力计算模型及其野外观测结果进行阐述。结果表明:现有冲击力计算模型认为冲击力在结构全断面呈均匀分布,忽略了颗粒流的运动特性对冲击力的影响;大块石冲击力计算忽略了颗粒破碎和浆体垫层效应对冲击力的影响,造成巨大的计算误差;由于传统传感器的缺陷,现有野外观测结果也存在较大误差。对此本文提出野外观测需要通过引入或开发新式压力传感器以得到更准确的颗粒流冲击力大小及其分布形式,从而更精确的修正理论模型;理论计算模型研究工作需要考虑颗粒流浆体的垫层效应、流体与基底的相互作用及块石冲击破碎等对流体冲击力的影响,从而推导出更准确的冲击力计算模型,指导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5—2019年PM2.5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NCEP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2.5区域污染时空分布、天气尺度环流和大气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圈污染以武汉为中心,多为轻度-中度污染,西部重于东部.造成武汉城市圈区域污染增长的天气形势包括4类,分别为冷高压底前部型、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和低压倒槽型.4类污染天气型均有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和地表通风系数,且边界层存在弱下沉运动和逆温,抑制污染垂直扩散.但气象要素影响PM2.5污染的机理各异:冷高压底前部型主要为大气压梯度引导偏北大风带来污染物远程输送,边界层冷平流导致低温、锋面逆温和浅薄高湿层(65%~80%),强输入性污染配合吸湿性累积增长造成严重污染,逆温厚度对PM2.5增幅作用明显;低压倒槽型东南风输入污染弱,但高温、低压引起气流辐合导致本地污染汇积,边界层暖平流带来平流逆温和深厚湿层(1000~750 hPa),逆温层底高偏低、厚度偏厚,促进污染物在近地面吸湿增长;高压后部和均压场型均为浅薄湿层(1000~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