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制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EIA)既是一项制度又是一门技术,其有效性的研究也存在双重特征——制度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制度是技术有效性的基础,技术又制约着制度有效性的发挥。本文分析了削弱EIA的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制度有效性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经济、文化等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各种产业和人为活动密集,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城市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也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负载无机铵盐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甲醛去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热处理温度(60℃、160℃)和热处理时间(2h、12h)条件下,通过负载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铵、氟化铵、草酸铵、硫酸铵、过硫酸铵等无机铵盐溶液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表征改性后的ACF,研究其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铵盐对ACF的改性效果良好,甲醛去除率均大于50%.其中,经草酸铵改性后的ACF对甲醛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7.7%.SEM观察发现,无机铵盐大多堆积在ACF表面,不能进入其孔径内部,减小了ACF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但对其吸附面积影响不大.因此,利用无机铵盐改性ACF来提高甲醛去除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深圳市大气细粒子(PM_(2.5))中汞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系统地采集了深圳市学院区和工业区的大气PM2.5样品,应用冷原子荧光法分析颗粒态总汞的含量〔以(ρ(汞)计〕.结果表明:深圳市大气PM2.5中ρ(汞)为1.93~249.27 pg/m3,平均值为72.11 pg/m3,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比,其处于中等污染水平.PM2.5中ρ(汞)存在较大的季节和功能区差异,且季节差异更为显著,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次之,秋季最轻.夏季PM2.5中汞污染水平较高的原因:①受局地燃煤电厂排放量增加的影响;②由于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导致污染物在局地累积.从功能区差异来看,受局地燃煤电厂排放的影响,工业区PM2.5中汞的污染水平显著高于学院区.但在秋季,由于受集中的生物质燃烧排放的影响,学院区PM2.5中ρ(汞)约为工业区的1.51倍.此外,利用TEOM同步测定了学院区PM2.5中的w(汞),范围为0.19~3.43μg/g,平均值为1.11μg/g,冬季明显高于夏、秋季.PM2.5中w(汞)和温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温度是影响颗粒态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栾胜基 《绿叶》2010,(5):68-73
既有环境管理模式运行的关键在于自上而下的宏观政令信息贯彻,对于以非点源污染为主要表征的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来说,这一模式并不适用。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民的基本需求,环境经营模式旨在通过激励性的政策设计,由政府购买农户环境服务,将农村环境保护内化为农民的切身利益,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农村环境管理,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和生态保护激励相容的“三生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1993-2006年中国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其对中国农业产生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农作物和鱼塘受害面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环境突发事件总体呈减少趋势,环境突发事件总数与其造成的农作物、鱼塘受害面积总体呈现正相关关系.(2)1993-1997、1998-2002、2003-2006年这3个阶段,环境突发事件造成农作物年均受害面积较多的地区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作物年均受害面积较多的地区逐渐减少;绝大多数的地区农作物年均受害面积呈减少趋势或持平,少数地区呈现持续高危害和危害加重的趋势.(3)1993-1997、1998-2002、2003-2006年这3个阶段,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鱼塘年均受害面积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鱼塘年均受害面积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南部、新疆和黑龙江.环境突发事件对中国渔业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还波及到东北甚至是气候较为干旱的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37.
多环芳烃(PAHs)是导致大气二次污染严重和臭氧浓度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对深圳市3家商业性餐馆和1家食品加工厂的采样调查,分析对比了我国主要中式餐饮源排放的PAHs在气相和颗粒相之间的差异,也重点关注了餐饮源烷基PAHs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食品加工厂排放的颗粒相和气相ρ(总PAHs)为(1 381.6±140.5)ng...  相似文献   
38.
西部企业环境行为现状及改善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部四城市和地区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了分类界定,然后从企业自愿环境行为、企业环境组织行为、协议收费行为以及企业环境投资行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西部企业环境行为现状,并从企业自身与环境政策的角度分析西部企业环境行为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就改善西部企业环境行为的途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9.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对EIA制度的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新体系,它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及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并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EIA有效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0.
龚巍巍  栾胜基 《环境科学》2012,33(11):4006-4011
气溶胶NH3和气体NOx是大气颗粒物和降水的主要成分,是形成气溶胶的关键物种.田间集约化氮肥施用是气溶胶NH3和气体NOx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鲜有报道.2010年5月~2010年10月,在线监测了稻田施用尿素后气溶胶NH3和气体NOx的排放情况.监测系统的时间分辨率设置为1 h.在4次稻田施肥试验中,施肥后对气溶胶NH3排放和相应的气象因子连续采样20 d.在第4次施肥试验中,施肥后连续采样47 d,进而研究气体NOx的排放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溶胶NH3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6%、5.5%、4.0%和1.6%,相应的排放通量分别为3.97、2.08、1.52和1.22 kg·hm-2.温度(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是影响稻田施肥气溶胶NH3排放的主要因子,而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对其排放的影响却不明确.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知,稻田施肥后NO2-N排放量与NO-N排放量的比值为9/4,气体NOx的排放因子和排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30 kg·hm-2.气象因子与气体NOx排放通量的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