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229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427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一、前言 工厂排放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利用何种处理装置系根据工厂的条件、占地面积、高负荷运行、臭气、噪声和运行管理等条件而定,下面介绍处理造纸废水所用的生物流化床装置,本装置业已在(日本)高崎制纸厂投入运转使用.  相似文献   
822.
前言 以铁屑再生为企业的名古屋市内某电炉炼钢厂的周围地区,就围绕着炼钢烟尘污染环境的题引起的纠纷,从1955年中期就一直存在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的增加,斗争的激烈化也经常见报。约在10年前,由主管部门体的研究机关就对烟尘进行了分析,当其中的部分结果被居民知道后,一举暴发了怒潮,进而发展成规模巨大的斗争。  相似文献   
823.
昆虫食品     
10年前,全国有80余位昆虫学者提出了中国第一个“昆虫宴”,蝗虫、蚂蚁、黄粉虫、红铃虫、蝇蛆等10多种以前令人生畏的昆虫搬上了餐桌,成为美味佳肴。昆虫食品到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前景,昆虫专家、某大学教授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4.
本文根据半封闭硅铁电炉的烟尘特性,通过对除尘器型式,结构的设计以及滤料的选用,设置火花捕集器,冷却器的必要性及型式的选定,主排风机的控制等有关问题的讨论,说明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25.
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膜分离工程联合公司研制的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的性能、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26.
827.
用双指示剂滴定法和磷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水杨醛生产废水中盐酸和磷酸的含量,试验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准确度符合分析要求;且以双指示剂滴定法显得较为方便;同时提出了用石灰乳中和废水并制取磷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828.
面向21世纪的农业生产技术─“植物工场”日本塔巴依爱斯佩克公司:小仓东一,中村谦治前言1993年日本受连续阴雨天气和台风的影响,造成水稻产量大幅度减少,不得不考虑紧急进口大米,以应付国内的需求。从世界上来看,由于受反常气候的影响等,粮食的供给问题仍旧...  相似文献   
829.
吐鲁番的气候资源及其对种植业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研究吐鲁番气候资源的基础上,与北京、上海、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五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吐鲁番传统种植业的历史经验,归纳出了气候资源对吐鲁番种植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就合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30.
试析洪水灾害增长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自然灾害的本质属性是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以至防洪工程的兴建都影响以至增大灾害的损失。因此,减轻洪水灾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尽可能控制自然态洪水的泛滥,另一方面则应调整社会的发展布局、有关的对策和实践活动以适应洪水。我国的防洪方针应进一步从单纯注重调动工程手段去控制洪水,向工程与非工程防洪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动员全社会投入,从而有效地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