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286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715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根系形态对土体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原状与重塑狗牙根根土的强度对应关系,应用激光扫描仪及根系图像分析软件研究狗牙根根系形态,分析根长密度、根系密度、根体积三项根系指标,用室内三轴试验分析原状与重塑狗牙根根土强度特性。结果显示:狗牙根根系多呈交错状分布,部分竖直、倾斜状分布;三项根系指标在0.0~30.0 cm段土体内占总根量的比例依次为93.6%、85.2%、93.8%;狗牙根根系显著提高了原状根土的粘聚力,倾斜状根系分布形态不能稳定体现根系对土体强度的提高,各根系分布形态下土体强度均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对土体强度增长的贡献表现为交错竖直倾斜。根系倾斜角度与单位体积内根系形态指标是影响根土复合体强度增长差异的主因,狗牙根根系呈交错、竖直、倾斜分布的重塑根土试样破坏强度依次是原状根土试样破坏强度的0.68~1.11倍、0.56~0.95倍、0.38~0.74倍。  相似文献   
202.
华西雨屏区不同密度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2008-03至2009-02,采用闭合动态法(LI-6400-09)对华西雨屏区不同密度中龄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林分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各密度林分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最低出现在1月,且密度为883株·hm-2(1.5 m×8 m)的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2 222株·hm-2(1.5 m×3 m)的最小;②2008年4、7、10月土壤呼吸速率24 h平均值均表现为883株·hm-2> 1 333株·hm-2> 2 222株·hm-2,且7月>4月>10月;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10 cm根系生物量都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林分密度越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越高,草本植物越多,根系生物量越大,有机质含量越多;④温度是巨桉林土壤呼吸变异的主导因子,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双因素模型优于单因素模型,两者共同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月动态的78.3%~91.5%;⑤各密度林分土壤呼吸Q10值随巨桉林分密度增大而降低,大小顺序为3.65(883株·hm-2)>2.60(1 333株·hm-2)>2.55(2 222株·hm-2)。  相似文献   
203.
以盐城海滨湿地这一脆弱生态系统为对象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针对其生态环境的特点,通过对盐城海滨湿地的环境问题的描述,分析了它的风险源、风险受体和评价终点,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4.
了解不同油类对虾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曝油处理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定时间的超声波乳化等操作,模拟溢油在海洋中风浪、涡动、湍流的乳化过程;设置阶梯浓度组,并在多个平行组急性试验的基础上,估算出8种油品对2种虾类和2种蟹类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MPC,并运用程序编制溢油质量浓度与虾蟹类死亡率相关性的估算模型。经过分析,结果得到:各MPC值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燃料油普遍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相同生长阶段,蟹类比虾类抗油毒害性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比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抗油毒害性强、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比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抗油毒害性强。编制的溢油质量浓度与死亡率相关性的评估模型,简易方便直观,为渔业污染事故理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亦为海域的生态经济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5.
植被覆盖度与沙尘暴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刚  周坚华 《生态环境》2010,19(4):870-876
以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为指标分析了我国1981年到1998年期间植被覆盖变化情况,给出了植被急剧减少产生新沙源的实例。通过对1998年4月强沙尘暴的分析,指出影响沙尘暴产生和运移的因素除了地形、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外,当地植被覆盖和土壤因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并通过对植被覆盖度(NDVI)与浮尘指数(Aerosol Index)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植被的存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抑制浮尘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沙尘运移路径上,采取封山封荒,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度以固结当地土壤和泥沙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沙尘暴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6.
长江口浮游植物分布情况及与径流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峰华  伍玉梅  樊伟  沈新强  王云龙 《生态环境》2010,19(12):2934-2940
利用2004—2008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共10个季度月航次调查资料,结合同时期长江口径流量的数据,研究了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受长江径流影响的关系。分布情况的结果显示:同一年中,夏季调查航次鉴定的浮游植物种类数明显多于春季的种类数;浮游植物数量的基本趋势逐年增加,其中2008年调查航次的浮游植物数量急剧暴发;同时生物多样性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海域水质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对浮游植物与长江口径流量的关系分析得到:拟合长江口5、8月平均径流量与对应调查航次的浮游植物数量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径流量与浮游植物多样度呈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径流量与浮游植物优势种数量百分比呈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关系都明显显著。其中长江口径流量的输入对优势种尤其是近岸低盐性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长江径流把大量的N、P等无机营养物质携带入海,导致长江口水域严重富营养化,造成长江口海域的局部区域频发赤潮。  相似文献   
207.
我国多数高校学生宿舍仍呈新老并用的格局,相当多的学生仍住在20世纪30~50年代修建的宿舍中。由于这些早年建筑的防火措施在设计中存在缺陷,火灾危险性很大。武汉大学樱园宿舍建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仍在使用中。通过分析樱园宿舍楼的特点,提出在走廊上设置挡烟垂壁的方法划分防烟分区。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大涡模拟软件FDS,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对防烟分区划分前后温度分布和烟气扩散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证实,挡烟垂壁配合建筑端墙上已有的天窗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扩散,减小烟气危害区域,降低了宿舍楼火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8.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安监人员要敢于说“狠话”,说“重话”,对事不对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只有把规章制度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才能有效地推动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9.
长期以来,建筑结构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疏散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对保障人们的安全疏散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溃乏,高层、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的主战场。而这些高楼特别是超高楼发生火灾时,如不能利用电梯进行快速疏散,无论是从时间考虑,还是从人们的体能考虑,都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路径问题亟需研解。  相似文献   
210.
电焊机触电事故主要是在使用电焊机进行电焊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焊接环境、非正常防护、不正确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触电.每一起触电事故都伴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现场也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