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利用串联运行的阶式水生植物床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考察了不同形态的氮磷在处理前后的浓度变化,在此基础上阐述水生植物床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过程与机理.在水力负荷为74 cm/d的条件下,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73.1%和64.5%.植物根系对悬浮物的截留对去除河水中的氮磷起关键作用.采用多级串联的运行方式能有效克服一般湿地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沉积物释放作用而引起处理水溶解性营养盐浓度上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232.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运用于环境和领域的现代化手段,文章介绍了GIS在风险管理、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说明了GIS在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环境科学领域有着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3.
滴灌和生物质炭添加均可影响土壤氮的形态及转化.深入了解滴灌方式和生物质炭对土壤矿质态氮和参与矿质态氮转化关键功能基因及微生物种群的综合影响,对改善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提高水分和氮源利用效率,降低硝酸盐积累及其淋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日光温室设置地表滴灌(D)、插入式滴灌(ID,插入深度15 cm)、地表滴灌+10 t·hm~(-2)生物质炭(DB)和插入式滴灌+10 t·hm~(-2)生物质炭(IDB,插深15 cm)这4个处理,以收获期辣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不受滴灌方式和生物质炭的影响.与地表滴灌相比,插入式滴灌显著降低了非根际土壤硝态氮的含量(P0.05),但生物质炭削弱了这种差异.同种滴灌方式下,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根际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地表滴灌辣椒非根际土壤AOA、AOB和nirK基因拷贝数以及根际土壤AOA基因拷贝数(P0.05),提高了两种滴灌方式根际土壤AOB和nirK基因拷贝数(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根际和根际土壤中,pH和电导率分别是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AOB基因拷贝数是对硝态氮影响最大的生物因子.基于PICRUSt功能预测,γ-变形菌纲菌属对氨单加氧酶基因(K10945)表达的贡献高于其它菌属;α-变形菌纲,尤其是根瘤菌成员对参与含铜离子的亚硝酸还原酶基因(K00368)表达的贡献高于其他菌属.生物质炭对非根际土壤K10945和根际土壤K00368同源基因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相对于滴灌方式,生物质炭的添加对设施农业土壤硝态氮氮含量及其转化的关键微生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34.
日本环境事业团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日本控制污染的经验,特别介绍了日本环境事业团的发展过程和在环境治理中的工作和作用。  相似文献   
235.
在我国利用污泥改良土地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是既可解决污泥处置问题,又可使污泥回归于自然,利用其生物能源的好方法,用污泥改良矿区及其它严重扰动的土地是土地利用的方法之一,它可迅速恢复植被,植被有良好的生产响应,恰当地施用也不会污染植物及地下水,它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对动物营养及健康一般也无不良影响,我国有面积的扰动土地亟待改良,目前污泥产量还不多,今后必将大量增加,以之改良土地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6.
1、污泥处理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工业迅速地发展,人类的生活方法和农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废物量也增多,并且变成集中发生。当工业和生活的废水、废弃物的发生量超过自净能力时,人类的健康与环境安全上的种种问题就会发生,为此就需要进  相似文献   
237.
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vermifiltration)是近年来法国和智利发展起来的一项针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等生态学功能而设计。  相似文献   
238.
王羽  陆雍森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5):18-20,24
探讨了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主体范围问题,环境权利体系问题。与“人类中心论”认为道德只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同,“生态中心论”认为起码应把受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自然物与人的关系作为环境道德调整的直接客体,人类与这部分自然物构成社会的扩展体-“共同体”,环境权利体系则试图把环境权利内容扩展至生物多样性,赋予生物物种生存权利,主体范围和权利内容扩展的目的是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239.
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土壤采集地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种子库作为区域自然植被恢复的途径之一,在实际应用之前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土壤种子库出芽植物组成与土壤采集地自然植被的关系就是一个需要弄清的问题。文章从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意义出发,首次对森林表土作为城市自然植被恢复绿化手段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试验材料取自日本大阪府箕面市大阪国际文化公园都市建设地,选取面积为20m×20m的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群落,采集林下5cm厚森林表土;试验场地设在大阪府枚方市山田池公园的一隅荒地,共设置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7个试验处理,计28个试验小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表土采集地的植被关联性较低,但与种子散布型关系密切;表土的不同铺撒厚度在木本植物出现的种类、出芽个体数、生存个体数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40.
上海郊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郊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和确定取决于不同类型的乡镇,不同类型的环境标准以及各种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和匹配性分析,评价某一类治理技术的实用性可分为4个步骤:(1)市郊小城镇和乡村特征的识别;(2)分析、评价和判别市郊小城镇和乡村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状况;(3)各种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性能,费用和运行条件以及适用性分析;(4)处理技术实用性筛选,对不同类型的城镇和乡村推荐匹配技术,采用通过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