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通过对锅炉房的设备噪声分析,提出了对其进行综合治理,达到节能、降噪的双重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环境因子对香溪河库湾淹没土壤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工程建成后大量的耕地良田被淹没,淹没土壤对水体环境的影响问题受到各方关注,该研究针对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磷释放研究,评价淹没土壤的营养释放对三峡支流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采集香溪河库湾的3种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通过静态淹水模拟实验,研究3种土壤的磷释放特点,结果表明:施肥次数多且土质松软的菜地土对上覆水TP含量影响最大,柑橘园土其次。菜地土的磷释放量为柑橘园土的1.7倍。林地土其自身磷含量较小,上覆水无明显影响。TP累积释放量为:不同pH下,TP累积释放量之间的大致关系为:pH=11.02时,TP累积释放量最大,为4.710 mg/kg;pH=3.98时次之,为3.645 mg/kg;pH=7.01时最小,为2.235 mg/kg。水温的升高能够有效加速受淹土壤内源磷的释放,在30℃条件下,土壤的TP最大释放量分别约为10℃,20℃时的1.7倍、4.2倍。因此冬季淹没土壤的释放对水体TP的影响较小;而夏季库区水温升高,引起淹没土壤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3.
臭氧-活性炭(O3-AC)技术可以通过吸附和氧化协同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而AC粒径是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制备了5种48~1700 μm的不同粒径AC用于苯酚废水的O3-AC处理,通过吸附和氧化动力学考察了AC粒径对污染物的吸附、氧化以及O3传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AC粒径<150 μm时,AC表面出现更多微观孔道,吸附和氧化速率较粒径>150 μm的AC分别提高了189%和166%;粒径在48~150 μm的AC在O3中的传质和分解速率分别达到0.57,0.51 min-1,显著高于其他大粒径AC;在O3-AC中加入叔丁醇(TBA)后,40 min内COD去除率降低了20%,O3的分解作用与催化氧化反应有关;使用48~150 μm粒径的AC连续进行6次O3-AC实验,COD去除速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具有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提高传统BP神经网络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精度,避免BP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将BP神经网络和Adaboost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BP-Adaboost强预测器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实际瓦斯涌出量预测,并进行了40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且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预测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瓦斯涌出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水体氮素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严重的威胁,因此,探索高效的污水脱氮方法成为水处理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厌氧活性污泥原位合成零价钯(Bio-Pd0),探究了钯负载量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负载适量的钯可以加快反硝化酶对电子的利用速率,从而减少亚硝酸盐和N2O的积累,使硝酸盐的去除率提高了38.54%,而过量的钯负载会抑制生物反硝化效率。从微生物代谢和群体感应两方面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负载适量的钯能够促进微生物的代谢,从而提高对有机物的利用效率。并且添加0.2 g·L-1群感抑制剂(QSI)猪肾酰化酶能进一步强化生物反硝化效果。本研究结果对改善污水脱氮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是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发展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探测技术、获取海洋大气边界层内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的高精度垂直探测信息,对于提高陆地、海洋和大气中的污染来源、化学机制和传输过程认识、提高沿海地区大气环境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综合立体探测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在近海海洋大气探测设备研发、关键技术发展和近海大气污染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当前我国已发展了包括海洋大气廓线激光雷达、湍流交换测量、海气通量观测、海洋气溶胶探测设备等一系列近海海洋边界层探测技术,解决了沿海海洋地区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技术瓶颈,并基于这些探测设备与技术开展了大量近海海洋大气污染研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我国近海海洋地区边界层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与能力,对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有积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对某厂丙烯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为降低丙烯腈污水预处理池出水氨氮的浓度,在原有池体即生物倍增池末端增加反硝化工艺去除氨氮,节省了投资成本、减少了改造时间。污水池改造,氨氮、COD去除率分别为87%,77%,TN、CN去除率分别为66%,93%,达到了去除出水大部分氨氮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增溶,并将其用于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去除。结果表明:石油烃溶解度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石油烃溶解度达10 077.7mg/L;界面张力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mg/L时,界面张力为34.3mN/m,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界面张力为5.2 mN/m。采用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含水层进行清洗处理,在固液比(质量体积比)为1g∶2mL的体系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3 000mg/L,120r/min、10℃下振荡12h,石油烃去除率达70.82%。污染含水层柱冲洗结果表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3 000mg/L时,10倍孔隙体积的表面活性剂冲洗后,分别从污染砂样中去除41.81%和63.30%的石油烃。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铁盐溶液,通过气体超微细分散式吸收反应器和电化学再生系统结合的反应器,对中高浓度含硫恶臭气体进行吸收及电化学再生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液位高度为55 cm、温度为20 ℃和H+浓度小于1.5 mol/L时,进气浓度小于1 000 mg/m3时,含硫恶臭气体处理效率可到达96%以上.当液位高度为55 c...  相似文献   
110.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黑白瓶法调查了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探讨了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光照强度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及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河口、峡口、吴家湾和平邑口总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为6.33、3.89、6.51和4.67 gO2/(m2.d);平邑口、吴家湾、峡口、河口0~5 m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6.95、6.78、5.17和4.65 gO2/(m2.d)。除平邑口的最大生产力出现在水下0.5 m以外,其余3个样点的生产力垂直变化均表现为表层最高,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吴家湾、峡口、河口三位点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与相对应水层的平均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平邑口位点相关性不明显。香溪河库湾1 m水深以内的群落代谢率平均值为4.0,推测夏季水华期间该水体1 m水深以内的浮游植物群落为自养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