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306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一种创新工艺最近被提议应用于城市污水净化处理。这个创新工艺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大大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该工艺的研究人员称 ,一座服务于 1 0万人的城市污水处理场采用本工艺后可以减少剩余污泥生成 5 t/ d。这个被称为“活性磁污泥处理法”的新工艺是科学家在全美化学学会第 2 2 5次年会上首次向外界发布的。按照成果发布人日本都宫大学教授 Yasuzo Sakai的说法 ,本工艺的技术核心是磁分离技术。当前全世界污水处理工艺普遍采用的是常规活性污泥法 ,其工艺原理是利用生化细菌消耗、分解污水中的有机…  相似文献   
162.
163.
164.
最近,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Richand先生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壳层反应器及一种化学破坏方法,能够净化含有有毒、爆炸性的污染物——二硝基甲苯(DNT)的废水。这项被称做NitRem的反应转化系统采用高温高压反应条件,在反应器内,将污水中的DNT转化为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这套系统同样适用于含有硝酸盐、氨、亚硝酸盐等化合物的废水。这种新的处理方法最近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军用弹药厂得到实验证实。对装置运行的测试表明:NitRem系统能将污水中的DNT含量由120ppm降到5ppb以下,远…  相似文献   
165.
以重庆市典型岩溶槽谷为研究区,采集其地下河流域内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分析了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致癌、非致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和地下水在不同样点间的PAHs含量及健康风险差异明显,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青木关和南山流域内土壤和地下水PAHs的污染水平较低,两地下河流域内土壤PAHs的组成以高环为主,地下水中则以低环为主,土壤PAHs的健康风险值为5.53×10-8~4.57×10-7,整体处于低致癌风险水平,其中,二苯并[a,h]蒽(DahA)的致癌风险最高,贡献率达80%以上;地下水PAHs的健康风险值为5.83×10-8~1.32×10-6,经口摄入途径的致癌风险水平较高.南山地下水样点间健康风险值波动比较大,受点源污染影响明显,其地下水的健康风险已超过可接受水平(1.0×10-6).  相似文献   
166.
该研究从污水环境中筛选获得1株以二噁烷(二氧六烷或1,4-二氧六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D21,结合生理生化与16S rDNA鉴定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申氏杆菌(Shinella sp.)。在pH 7.0、30℃的条件下,35 h的时间内,该菌株可将500 mg/L二噁烷完全降解。通过GC-MS研究D21代谢二噁烷的中间产物主要为1,4-二氧六环-2-酮和甲基乙基酮。  相似文献   
167.
生物滞留系统的基质组成与填料层的深度对污染物去除有重要影响。利用给水厂污泥改良砂土作用生物滞留系统基质,研究了污染物在生物滞留系统内不同深度的去除情况,以确定改良填料层的最优设计深度。结果显示:进水ρ(SS)平均为198.14 mg/L,下渗通过20 cm改良基质后出水为15.96 mg/L,平均去除率高达92.34%;进水ρ(COD)平均为178.29 mg/L时,40与60 cm深度改良基质区间对溶解性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3%、78.7%;进水ρ(NH~+_4-N)平均为3.67 mg/L,经过40 cm改良基质后出水为0.12 mg/L;进水ρ(NO~-_3-N)与ρ(TN)平均分别为7.78,11.54 mg/L,通过15 cm种植土层和20,40,60 cm改良基质后,对NO~-_3-N平均去除率依次为5.0%、6.8%、15.1%、24.9%,对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6.6%、24.8%、32.8%;进水ρ(PO~(3-)_4-P)平均为5.31 mg/L时,经过40 cm改良基质后出水平均为0.09 mg/L。对实测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和形态进行分析表明,给水厂污泥改良砂土基质填料层深度为40 cm时,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出水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可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8.
绿色财富     
正一听要交环保税,牛树根的心里生出一丝不悦。"费"和"税"一字之差,却是不同的境地,一个可以讨价还价,一个没有半分商量余地。"能不能做些文章,少交点儿?"牛树根随口问了女会计一句。"咱那大烟囱、排污管道可都在明处摆着,少报个排污口都不行。"女会计三十多岁,已经有七八年的办税经验,牛树根非常信任她。"税务局的人贼精,  相似文献   
169.
目前国产的 2 4 h恒温恒流大气自动连续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 )是利用阻力管来达到恒流的目的 ,但由于受制造技术条件和水平的限制 ,各阻力管的阻力很难达到一致 ,生产厂家只能在整机上来标定正确流量 (标态 )值 ,标定方法是用皂膜流量计来标定。由于阻力管的恒流作用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减弱 ,如采样器启动时间长短、恒流管恒温性能、采样泵的稳定性等。因此实际上采样器的流量是在变化的 ,这样 ,用某瞬时流量表示其恒流流量是不科学、不准确的 ,使所得到的最终数据产生较大的误差。经实验探索 ,认为用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流量表示采样器…  相似文献   
170.
去年12月2日,是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泉州市公安交警支队隆重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122交通安全宣传日”活动,向广大交通参与者深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交通安全大整治、“三大生命防护工程”等,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掀起交通安全宣传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