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为了综合评估区域风险可接受性,深度挖掘潜在风险,优化风险决策,从死亡及受伤风险2方面研究了化工行业的死亡及受伤风险可接受标准(以下简称“双标准”),提出基于“双标准”的新型区域定量风险评估模型。以1 000 m3柴油罐池火灾事故为对象,通过池火事故后果模型、概率模型及可接受风险模型的创新性使用,对其在油罐区域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初步运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池火事故下的个人死亡风险和社会受伤风险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综合评估结果为风险不可接受;“双标准”综合评估法在区域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一定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222.
为了寻找编制复杂事件事故树时中间事件的展开方式,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剖析事故原因,发现事故的发生均是事故致因理论中"人-机-环"三因素作用导致的。基于此,根据系统分割准则和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了一种事故树基本展开型式,提出事故树编制时的"二分法"原则,建立了通用的事故树简易展开模型。利用模型将事故的"人-机-环"三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高处坠落这一事件的事故树分析中,确定了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出包含7个中间事件和11个基本事件的高处坠落事故树。研究表明,模型可有效实现复杂事件事故树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论将传统的"因素分析"从定性向半定量方向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23.
为了分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防突风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寻求对现有防突风门材料和结构的替代方案,研究不同厚度的Q460钢制防突风门在突出冲击波载荷下的破坏情况。基于能量法得到不同厚度的风门最大挠度数学模型,再根据煤炭行业规定中的对应数据和安全要求,运用LS-DYNA软件对冲击载荷下的风门破坏进行数值模拟,得到Q460钢制防突风门的静力学特征并与能量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长宽分别为1.75 m和1.8 m,厚度为25 mm和30 mm的风门在0.6 MPa的冲击波超压作用下能满足安全要求,能量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误差在9%以内,基于安全设计余量可以接受;提出挠厚比概念,当挠厚比小于0.84时,风门不会被破坏,在使用Q460钢设计防突风门时,应尽量确保该值小于0.84。  相似文献   
224.
耕作土壤中钒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BCR法对不同类型、不同粒径耕作土壤中重金属钒(V)的含量及化学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中V达到264.9mg/kg,对环境及生物安全具有潜在风险;褐土和黑钙土中V含量相对较低,且褐土中V具有明显的粒级效应,即细颗粒中V含量较高。土壤中V(Ⅳ)占比明显高于V(Ⅴ),V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但环境条件改变时,V(Ⅳ)易氧化为毒性更高的V(Ⅴ),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能转化为弱酸提取态,导致生物有效性增强,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因此,针对耕作土壤应加强V的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和监控。  相似文献   
225.
土壤中硫化物可以与铅、镉、砷等亲硫元素生成难溶性的重金属硫化物,加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土壤中硫化物的定期、有效监测,对分析、控制、预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因具有适用范围广、检测设备常规、易引入较大人为误差的操作步骤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文章利用有证标准物质,通过加标物质固定方式、加酸方式、蒸馏速度的对比实验,进行蒸馏法测定土壤硫化物的最优实验条件探讨。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条件:固定方式为加入适量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用pH值为10~12的水定容,采用加酸分液漏斗加酸,蒸馏速度为3 mL/min。实际样品测试验证的加标回收率为90.6%~94.0%,且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226.
认知和应对漂流旅游事故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夏季旅游市场健康发展。采用质性分析、空间分析以及事故致因模型等方法,以2005—2022年中国发生的55例漂流旅游事故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漂流旅游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漂流游客与一线员工的不安全动作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漂流游客和一线员工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高、安全习惯不佳,根本原因是漂流景区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根源原因是漂流景区安全生产理念缺失;(2)伤亡人数与漂流旅游事故致因密切相关,其中因突遭强降雨和洪水致死的人数最多,而因景区管理不当导致的事故最多,但致死人数较低;(3)不同地区发生的漂流旅游事故类型存在差异,其中因气象环境恶劣导致的自然环境类特大事故主要发生在华南和西南地区,景区运营管理类事故主要发生在华中和华东地区;(4)大部分漂流游客因暴雨、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安全隐患而致伤致死,但根本原因是漂流安全生产观念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