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基于GIS的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其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国内外流域生态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流域生态敏感性概念,针对流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及其敏感性,结合流域特点,建立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运用GIS技术对流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流域生态敏感性区划。  相似文献   
12.
河岸缓冲区氮素截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缓冲区对氮素的有效截留以阻止其进入河流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是美国资源局所认可的一种最佳管理措施。总结河岸缓冲区中氮素截留的主要机制、影响因素及缓冲区的管理原则。最主要截留机制为反硝化作用与植物吸收,相应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缓冲区的水文特征。为达到较好的氮素截留效率,必须重建退化的缓冲区、保护缓冲区的完整性与不受干扰,并与其他流域管理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2002年-2013年间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CALPUFF模型研究相关的185篇文献,以期为CALPUFF模型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共有65种期刊刊登过CALPUFF模型研究相关文献,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有17种,另有73.8%的期刊每刊只发表l篇这类文章;共有署名作者358位,这些作者隶属于134个机构,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为最多。近几年国内对CALPUFF模型研究的关注度正在提高,与其它软件的耦合将是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序言     
正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鱼类学家和淡水生态学家、我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和鱼类实验生物学主要开创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和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建康先生于2017年秋天离开了我们。为深切缅怀刘建康先生对我国鱼类学和淡水生态学的卓越贡献,同时呼吁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我们应《生态毒理学报》编辑委员会的邀请一起策划组织了主题为"水生生物完整  相似文献   
15.
山仔水库富营养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仔水库库区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水体透明度、叶绿素、总磷含量,应用卡尔森TSI营养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往年监测数据对山仔水库营养化程度进行分析,此外还运用Arc/Info的克里格插值法进行富营养化空间格局分析,最后提出防治对策。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上升,随季节和降雨的变化出现较大的波动,在空间分布上也出现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海湾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计算中,陆域内空间属性接近的中小流域产生的污染物贡献具有一定的共性.为了解决无监测数据流域污染物负荷计算,以实现对整个区域陆源污染物科学测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和坡度三类空间数据的中小流域聚类分析的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福建省环罗源湾区域,将区域内19个流域分为5个大类.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收集、整理了关于QUAL系列模型的108篇中文文献,从文献统计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综述。在近20年中,关于QUAL系列模型的文献数量有着一定的增长趋势。参与文献研究的作者隶属于76个机构,其中以高等院校为主。这些文献分布在60种不同的期刊上,共有244人参与文献研究。随着QUAL系列模型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越来越流行,介于模型的诸多优势,QUAL系列模型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大学为例,选取3种绿色基础措施(绿色屋顶、植被浅沟、渗透铺装)与2种灰色基础设施(增大管径、蓄水池)组合,设计了9种雨水系统改造措施方案,并根据3场不同历时极端天气降雨的实测数据,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分析不同雨水系统改造措施方案对径流深、节点和管道的雨洪控制效果.情景模拟结果表明:3场强降雨下,绿色基础措施组合(SS7)在所有用地布局情景中对径流深的控制效果均为最优,其中中长历时强降雨下的削减比最高,达到了78%;在节点控制方面,由于3种绿色基础措施与增大管径组合措施(SS8)具备下渗、滞留和快排等特性,在3场降雨中,对节点的洪流流量和洪流时间的控制效果均为最优,接近100%;在管道控制方面,3种含绿色基础措施的组合方案(SS7,8,9)对管道满流时间与峰值流量发生时间的控制较好.通过对比这3种组合措施方案发现,在短历时强降雨中,3种绿色基础措施与蓄水池组合措施方案下(SS9)管道满流时间最短,峰值流量发生时间最迟;中长历时强降雨中3者差别不大;长历时强降雨中3种绿色基础措施组合下(SS7)管道满流时间最短,峰值流量发生时间最迟.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琅岐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选取2006年和2010年覆盖琅岐岛的遥感影像,利用3S技术,提取研究区两个时期的景观类型。然后选取斑块大小、斑块数量、斑块密度、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等景观生态指标,从景观的基本构成、景观水平的破碎化与多样性、不同景观斑块的空间格局特征等方面分析琅岐岛的景观格局,并提出对研究区合理规划土地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柏木林降雨的再分配及养分循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三峡库区柏木林为对象,定量研究了雨季(7月)林分中降雨的再分配及N、P两种养分元素的循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9.70%,树干茎流占总降雨量的1.17%,树冠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19.13%,地表径流系数平均为198%;2)由于淋溶作用,实际进入林地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总N和总P的含量均升高了较大的幅度。降雨时总N和总P含量的相对平衡值分别为0461 mg/L和0.075 mg/L,淋溶系数为1.86和2.94,迁移系数为0.57和0.29;3)柏木林生态系统中,N的总贮量为36. 00 x103kg/hm2,P的总贮量为2.512 X 103kg/hm2,其绝大部分(N为 99. 5%, P为 98. 8%)贮藏在土壤库中; 4)在有燃料输出的情况下,系统中的 N和 P循环效率分别为0.43和0.41。燃料的输出导致系统N和P循环效率降低,土壤中养分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养分的缺乏,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