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综合考虑,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定量化评价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期望为该区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当地生态环境重建工作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与农田相比,植被恢复对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pH、电导、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影响显著,对含水量、无机碳含量影响居中,对土壤粘粒、砂粒含量、全磷影响不显著。2)与农田相比,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值在0~10 cm和10~20 cm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0~10 cm比10~20 cm增幅更大。3)当地农田土壤质量处于低(V)水平,草地处于较低(Ⅳ)水平,灌木林和混交林处于中等(Ⅲ)水平,山杨和辽东栎林处于较高(Ⅱ)水平。草地恢复对于提高土壤质量的效果较差,林地恢复对提高土壤质量的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93.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时间、空间和构成要素上的含义的具体化。信息特征分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特征具有时空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总结前人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特征分类的原则和综合分类方法。依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系统理论(即区域系统在时间上/代际之间的公平,空闻上(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的平等和区域系统各要素闻的协调)。在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信息特征分为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要素构成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多维信息特征分类的框架及其编码。并给出具体应用实例。这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共事,区域可持续发展数据模型的研究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4.
共同努力:为受污染财产的治理和再开发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和投资商需共同努力,以鼓励和促进“褐色地带”场所的治理、再开发和充分利用。本文考虑了各种受污染财产的治理和再开发的融资方法。  相似文献   
195.
196.
长江流域交通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各种要素配置最具有潜力的地区,但在强烈的发展势头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长江流域交通运输业全面的分析,对长江流域地区交通运输所面临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剖析,认为交通运输就是长江流域地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东西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交通运输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流域内区域差异明显阻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7.
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震动强度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着重分析边坡加速度响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震动强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震动强度增加,模型边坡各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峰值不断增大,地震波频率和测点位置影响加速度响应峰值的增加方式;②震动强度对模型边坡各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因地震波频率、测点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同一频率地震波作用下,相同高程的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震动强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相同;③0.20g是边坡变形破坏的临界加速度值;④震动强度的变化并不改变加速度响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在边坡中的分布。该研究结果对高地震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8.
铝电解生产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氟化氢、含氟粉尘和沥青挥发物。这些有害物对人体危害较大,污染环境严重,必须予以治理。我厂铝电解车间采用双层厂房自然通风建筑,烟气净化系统包括地面局部排烟系统  相似文献   
199.
石灰喷雾干法脱硫的关键技术是石灰浆在喷雾干燥吸收塔中的雾化。雾化方法有旋转雾化,射流喷嘴雾化与超声波雾化等。旋转雾化需要高速旋转机械配合,转速高达12000转/分以上,才能得到良好的雾化效果。转轮和射流喷口材料必须高度耐磨,这就使投资费用增加.而超声波  相似文献   
200.
牛丽玲 《灾害学》1997,12(2):23-26
探讨了应用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判别冰雹云的3种方法。并以多次应用实例对该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该法在消雹防灾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