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针对环境保护理念的医院废弃物管理研究,介绍了环境保护理念的对象与方法,主要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医院人员管理和废弃物管理,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探讨,讨论了医务管理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认知原因,探讨了不同岗位的认知情况、不同年龄的认知情况和不同科室的认知情况,最后提出建议,主要是提高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组织系统、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加大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促进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最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青藏高原高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研究、盐湖环境演化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盐湖沉积反映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现代盐湖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今后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更为精准的测年方法及盐湖沉积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古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运用与新指标探究、代用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的区域对比及驱动机制研究、青藏高原盐湖信息数据库平台与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3.
限量曝气进水时间对硝化颗粒污泥的影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氧-好氧环境的交替循环对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逐渐增加限量曝气进水时间(从10 min至120 min)延长缺氧时段,考察柱形SBR中硝化颗粒污泥对不同缺氧-好氧环境交替循环的响应特性.整个研究过程中,硝化颗粒污泥保持着稳定的颗粒特征,粒径大于0.8 mm的颗粒污泥占总污泥量的质量分数始终在95%以上,颗粒平均沉降速率维持在125~130 m·h-1之间.尽管缺氧时段不断延长,但NH+4-N去除率和NO-2-N累积率分别稳定在(60±5)%、(85±5)%;此外,在每个周期的曝气反应时段,NH+4-N的去除速率以及NO-2-N和NO-3-N的累积速率分别保持在90mg·(L·h)-1、70 mg·(L·h)-1和15 mg·(L·h)-1左右.以上结果表明,限量进水时间的延长及其所造成的不同时间跨度的缺氧环境对硝化颗粒污泥没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针对进水氨氮浓度变化会影响CANON颗粒污泥功能微生物间的协同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接种常温下贮存2个月的自养颗粒污泥,并采用3种调控策略(维持HRT不变,快速提升氨氮浓度(R1);维持HRT不变,逐级提升氨氮浓度(R2);逐级提升进水氨氮浓度同时调整HRT,以125 mg·L~(-1)为进水氨氮增幅(R3)),分别考察各种调控策略对系统适应275 mg·L~(-1)和400 mg·L~(-1)氨氮浓度的效能影响,探讨调控策略与污泥性能的关系及游离氨(FA)、溶解氧(DO)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性能提升期,负荷变化最为平稳的策略R3率先适应进水氨氮浓度的提升,仅44 d内总氮去除负荷可达到3.5 kg·(m~3·d)~(-1);污泥性能成熟期,快速提升负荷的策略R1可缩短适应时间至25 d,总氮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去除负荷达到5.3 kg·(m~3·d)~(-1)。FA会影响功能微生物活性,策略R1在污泥性能提升期,FA浓度高达16.6~26.7 mg·L~(-1),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好氧氨氧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MX)的活性,导致系统适应期延长。在污泥适应高氨氮负荷过程中,比氨氧化速率(SAOR)和比总氮去除速率(SNRR)逐渐提高,污泥浓度和颗粒粒径逐渐增大。f值(ΔN O3--N/ΔTN)可作为DO调节的重要依据,DO与氨氮去除负荷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树木年轮宽度指标在气候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利用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古气候遇到了困难。因此寻找其他代用指标就成为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些研究发现,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所有的树种的树轮碳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都同样的敏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来验证。为了了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δ13C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选取了南京紫金山的两个马尾松树盘,进行了树轮δ13C的分析,建立了1939~2002和1955~2002年两个树轮δ13C变化序列。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风速等气候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轮δ13C对于气候的响应是敏感的,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2)坡向对于马尾松树轮δ13C对气候的响应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树轮δ13C平均值西南坡比东南坡高,西南坡比东南坡对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的响应更敏感;(3)紫金山马尾松树轮δ13C与该地区生长季(尤其是夏、秋季)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月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6.
王建 《绿叶》2010,(5):33-38
先天自然不足,后天发展过速,科技过重,人文偏弱,综合之下,水资源的持续产出功能逐步消失.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一一北京和它所依托的海河流域,已经出现生态崩溃现象。海河流域24座城市,在这一旷日持久的灾害面前几乎无动于衷.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广泛的危机意识,特别是每座城市都在规划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城市在不断扩大.人口规模在持续增长,海河流域不堪重负,这很可能酿成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47.
王建 《绿叶》2010,(5):74-78
中国人口多、石油资源少,无法依赖世界资源完成能源结构从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转变。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生产的产品要供各国消费,因而对能源的需求量比其他国家大得多。这种全球分工结构导致中国在开发新能源方面有更强烈的迫切性。大国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们要把能源问题纳入国家未来总体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做好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安排,从现在开始为长远铺路。  相似文献   
48.
在氰基硼氢化钠存在的弱酸性条件下将6-去氧-6-甲酰基-α-环糊精接枝到壳聚糖纤维上,制备了α-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纤维.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时间下,α-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纤维对对硝基酚(PNP)的包合吸附与释放性能,及其包合稳定性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α-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纤维是一种高效的PNP分离剂,对PNP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包合吸附和释放性能,其PNP包合吸附容量可达到2.93 mg/g,318 K时PNP释放度可达到70%左右,并可反复包合吸附与释放;该包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起主导作用;包合物的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大,低于298 K时较稳定,318 K时PNP释放达到平衡;在同一温度下,PNP释放度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氨氮污染对宁夏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水环境中氨氮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了氨氮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氨氮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为公正评价汽车代用燃料的能耗与环境效益,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在燃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乙醇和甲酯2种生物质,带来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变化,并对含氧生物质燃料的未来情景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代用燃料未降低化石燃料消耗,甲酯代用燃料可降低约20%的化石燃料消耗;几种配比的代用燃料均可降低石油消耗,甲酯代用燃料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各种代用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比较严重;乙醇代用燃料增加了NOx排放,而甲酯代用燃料可降低约50%的NOx排放;乙醇和甲酯的加入均能降低车用阶段的PM10排放;燃料生产阶段的SO2排放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约占80%,必须严格控制;甲酯代用燃料可降低VOC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