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关于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其恢复调控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ABR系统中酸解过程的特征及调控措施 .在酸化初期 ,各隔室pH逐级升高 ,COD和VFA逐隔室降低 ,具有明显的两段厌氧消化的特点 .完全酸化期 ,各隔室pH降到 3 5— 4 5范围后就保持相对稳定 ,各隔室出水COD与进水COD接近 .酸化过程中污泥浓度逐渐降低 ,SVI增大 ,粘度增加 ,容易上浮 ;VFA累积 ,VFA中甲酸、丙酸、丁酸浓度升高 ,随时间延长 ,并无自然恢复迹象 .采用单独调控碱度或降低负荷的方式 ,系统都难以恢复正常 ,只有采用在碱度和负荷同时调控时 ,约 6 0d后系统恢复正常 .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ABR酸解过程中污泥的特性 :ABR各隔室酸化污泥外观呈黄褐色絮状污泥 ;污泥表面主要以水解产酸菌为主 ,污泥的沉降性变差 ,易于上浮 ;酸化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比正常的甲烷发酵低得多。碱度不足是引起酸化的直接原因 ,污泥内存在“死区”范围大 ,加剧酸化的进行。采用同时增加碱度和降低负荷的方式 ,连续调控 6 0d后 ,反应器恢复正常运行 ,恢复后污泥表面仍以产酸菌为主 ,但内部的产甲烷菌已恢复。  相似文献   
43.
采用SBR装置,针对高氨废水的特点,在高氨条件下,以高氨低氧为转化手段,实现高氨废水短程硝化过程中亚硝化菌的驯化与积累。控制温度为28~31℃,曝气量为15~60 L/h,pH控制在7.8~8.2的条件下连续运行78 d。实验结果表明,运行11 d后实现了短程硝化,从11 d至78 d属于系统氨氮负荷提高期。在运行过程中,氨氮污泥负荷从开始的0.023 kg/(kg·d)逐步上升为0.3 kg/(kg·d),最高时达到0.34 kg/(kg·d),此时氨氮去除率仍维持90%以上。为观察驯化后短程硝化菌的形态,取驯化好的污泥进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细菌形态主要以球状菌为主。  相似文献   
44.
制药废水经稳定塘处理用于农灌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厌氧塘为主体,以预沉池、二级厌氧塘、兼性塘组成的工艺,探讨了制药废水经过稳定塘处理后用于农灌的途径。在停留时间为7—11d时,COD去除率冬季为47%,夏季达到76.6%,夏季厌氧塘削减COD负荷达150g/m~3·d.其出水水质指标基本满足灌溉要求.还对气温、有机负荷、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实用分析方法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危害性严重的一类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含量极微,测定难度大。通过试验对比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富集技术和液相色谱、气质联机测定方法对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是实验室条件下,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优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