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5篇
  免费   714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安全科学   954篇
废物处理   134篇
环保管理   428篇
综合类   2740篇
基础理论   529篇
污染及防治   408篇
评价与监测   218篇
社会与环境   152篇
灾害及防治   179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又名红柳,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野生于砂土、盐土、粘土荒漠和河滩砾石地段。对西北的干旱气候,有特殊适应能力。植株多呈灌木状丛生、小枝纤弱,呈红褐色,单总状花序,粉红至紫红色;花期较长,形成较特殊的丛姿,增添西北地区的特殊景观。枝条可作编织材料,亦可入药;地下有深生而膨大的直根,通常作薪柴。过去无栽培引种记载,近来,西北一些地区,有采用作绿篱灌丛树种,由于持续花期较长,有一定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52.
本文研究流动注射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应用.主要优点是,省去了以往常规分析方法的标准系列配制工作,提高了分析速度.一、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贮液瓶A浓度为C_0的溶液以速率u_0流入样品池B,被搅拌均匀后以速率U流出吸入原子吸收雾化器.在t时刻,样品池溶液浓度C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353.
模糊数学法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丹 《化工环保》1990,10(1):46-48,45
本文提出了用贴近度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该方法简单实用,评价结果比较可靠,是模糊数学方法中较为合理的一种评价方法。在两条河流的水质综合评价中实际应用了该方法,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54.
三种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优选旅游区发展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选旅游区发展影响因素为例,阐明3种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特点及选择数学模型的原则,同时介绍了如何加强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55.
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硅酸钠、硫酸铝、三氯化铁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复合型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并对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得到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最佳配方为:PH=2.0(Fe^3++Al^2)/SiO2(摩尔比)=1.5,Fe^3+/Al^3+(摩尔比)=1.0,与常用混凝剂相比,PFASSC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对除浊、脱色和去除CDDCr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356.
Heart rot is a common soil-borne disease in the pineapple industry, but the situation can be allevi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bio-fertilizers with beneficial microbiomes. Clarifying the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on the high incidence of heart rot is critical in monocultural pineapple cropping patterns. In our study, the soil of continuous cropping pineapple orchards was collected. Three types of carriers (rapeseed cake, peat soil, and coconut bran), biocontrol strains (Bacillus subtilis HL2 and Streptomyces strain HL3), and organic fertilizer (YJ) were composted into different bio-fertilizers (KC, KN, KY, LC, LN, and LY), which were used in pot experiments.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the bio-fertilizer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sponse of pineapple heart rot and bacterial communities to different fertilizing methods.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heart rot in bio-fertilizer KC was the lowest, which decreased by 20% and 13.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HF (chemical fertilizer, 16-16-16) and YJ (organic fertilizer).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all biofertilized treatments (KC, KN, KY, LC, LN, and 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F. However, the α-diversity indices of the bio-fertilizers (KC, KN, and K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C, LN, and LY,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bacteria GP4, GP6, Bacillus, and Azohydromonas were enriched in KC, KN, and KY, while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Streptomyc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LC, LN, and LY. Furthermore,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se bacterial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pineapple heart rot. In summary, the application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s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ineapple heart rot by altering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timulating beneficial soil microorganisms, which is important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continuous pineapple orchards. © 2022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357.
线性回归-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NO_3~-和NO_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选择195、200、205、210和215纳米作为测定波长,利用线性回归法进行数据处理,可同时测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精确度高,使用试剂少,操作简便。对照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58.
变更平衡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历年实地调查、汇总所得,精度高,目前的研究中对其深入的应用较少,基于变更平衡表的应用方法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提取与预测提供帮助。推导了由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求多年周期的平衡表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有序程度的思路,探讨了利用连续年份的变更平衡表预测任意年份土地利用结构的方法,并基于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矩阵开方法求预测概率矩阵。应用苏州市一定时期的连续年份的年度变更平衡表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信息提取方法有效,预测结果可信;在分析期内(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大量减少的去向是各类建设用地增加的来源,区域土地利用有序程度较高;预测显示至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仍将维持农用地、耕地不断减少和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但转化的速率将有所放缓;对变更平衡表的深入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9.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浮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速冻食品加工废水的实验、设计和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COD去除率能达到97%以上,使得最终出水的COD<100mg/l.该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60.
宁波东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动态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2010年1月,对东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季度调查,并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共记录底栖动物3门4纲28属30种,其中寡毛类5种、水生昆虫18种、软体动物7种.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周年次级生产量分别为1 233 m-2、8.0 g/m2(以湿质量计)和35.3 g/(m2.a)(P/B系数法估算),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秋、冬季显著高于春、夏季.东钱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红裸须摇蚊、长跗摇蚊、菱跗摇蚊和霍甫水丝蚓,红裸须摇蚊为冬季单一优势种.依据底栖动物密度的多维序列分析,可将东钱湖分为4个湖区.基于GIS平台,运用克里格插值法,构建动物参数及BI(Hilsenhoff生物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显示东钱湖底栖动物群落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摇蚊幼虫多分布在谷子湖及中部湖区,而软体动物主要聚集在中部偏西南及北部湖区.BI评价结果表明,东钱湖的整体水质为中度污染(BI为7.58),其在时空上有较大差异.其中,2009年4、7、9月为轻度污染(BI为6.66~7.33),2009年11月—2010年1月为中度污染(BI为8.32~8.39);在空间尺度上,中部及北湖偏东部湖区污染较轻,其次为谷子湖及五里塘湖区,南湖偏南部湖区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