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为了给乡镇企业粉尘治理正确地设计选用除尘器,对确定其适用除尘器的主要因素,如排放粉尘的粒径分级组成等,在淄博市乡镇耐火、陶瓷、建材等行业中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乡镇耐火、陶瓷、建筑陶瓷等行业的原料破碎和水泥厂各工序的粉尘大颗粒占一定比例;砖瓦厂锤式破碎则以细小颗粒为主。该调查结果给今后粉尘治理正确选用除尘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2.
283.
采用"HAZOP+LOPA+风险矩阵"复合式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对2005年3月23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Texas)的炼油厂异构化装置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找出事故场景中的有效的独立保护层,进而判断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84.
常压和真空下CS2的光氧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原位FTIR、XPS 和GC-MS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常温紫外光辐照下常压及真空状态中,CS2的光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常压及真空状态下CS2光氧化反应的产物均为COS、SO2、CO 和 CO2,反应均遵循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但中间产物COS的浓度变化有较大的差异.常压下COS浓度先迅速增大,然后减少; 真空条件下COS浓度增加到常压下COS浓度的 1/10后基本持平,然后逐渐减小,整个变化趋势缓慢; 2种条件下CS2的半衰期分别为31.6 s和39.8 s, 中间产物COS降解 98% 所需时间分别为 55 min和22 min.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O2浓度的增加有助于CS2光氧化反应的进行.以CS2光氧化中间产物COS为初始物的光氧化反应主要产物为CO2和SO2,后者可以进一步被氧化为SO2-4.适量增加O2的浓度可以促进COS光氧化反应的进行,但O2的浓度增加至一定程度后反应速率基本保持恒定.以上结论对揭示CS2和COS的源和汇以及全球S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85.
为揭示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碳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与碳组分的响应关系,研究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碳库组分、碳降解酶活性、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特征,探讨土壤微生物碳降解酶的变化及与碳库组分的关系.结果 表明,微生物呼吸(MR)随刺槐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微生物代谢熵(qCO2)随刺槐林龄增加...  相似文献   
286.
我国饮食结构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  齐晔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0):1876-1883
从食物消费端入手,研究饮食结构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食物消费呈现出动物性食物替代粮食消费的趋势,动物性食物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是植物性食物的7倍以上.1990~2010年人均食物消费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了39%,肉类消费已成为食物消费中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且还将持续增长.当我国人均收入达到2010年美国水平时,世界平均肉类消费水平、高肉类消费水平、低肉类消费水平和营养均衡消费水平四种情景下,人均肉类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10年分别增长47.8%、119.9%、4.8%、-29.6%.我国食物消费应当提倡在保障均衡营养摄入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肉类消费,达到温室气体减排、资源节约、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87.
利用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和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 IR)等技术研究了Pd-K/MgAlO催化剂上的NOx存储、脱附和还原过程.结果表明,NOx在Pd-K/MgAlO上主要以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形式存储.在Pd的催化作用下,部分亚硝酸根被氧化为强酸性的硝酸根,变得更容易存储.由NOx-TPD计算得到Pd-K/MgAlO的NOx存储容量高达890.4μmol.g-1.此外,在NOx脱附及H2还原的实验中均发现了Pd催化的亚硝酸盐歧化分解反应,该反应通过亚硝酸盐溢流至Pd位实现.亚硝酸盐的溢流产生了两个作用:促进NOx低温脱附及促进H2对存储NOx的还原.此发现为NOx存储物种的溢流机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88.
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儿滩湿地植被特征,将其由湿地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通过2012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其植被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条样地带的植被群落稳定性交点坐标分别为(18.39,81.61)、(24.75,75.25)、(22.85,77.15),即湿生带植被群落稳定性最高(欧氏平方距离为5.1802),旱生带次之(欧氏平方距离为16.2677),可见水分对植被群落稳定性有着正相关作用;而由于交错带位于湿生带和旱生带之间,同时湿地面积不断缩减,因而交错带处于不断演替的阶段,其植被群落稳定性最低。(2)3条样带的植被种类数量表现为,交错带数量最多(23种),旱生带次之(21种),湿生带的种类最少(12种),主要与旱生带土壤含水量低,湿生带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现象密切相关,而交错带由于处于旱生带和湿生带之间,同时具备了土壤含水量适中,土壤盐碱化较弱的优点,故植被种类最多。整体上,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趋于稳定,且植被种类较多。这与近年来盐池县实施的草场封育措施密切相关,大大降低了放牧对湿地植被的破坏,利于植被生长和恢复。此外,今年雨水较往年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9.
泾河流域枯水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水复杂性作为枯水的重要特征,在枯水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泾河流域张家山水文站1933—2010年的月径流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距平法和均值标准差法对比确定月枯水序列,基于近似熵(ApEn)分析枯水的复杂性。结果表明:1)年径流在0.01水平下呈现极显著的递减趋势,流域1997年以来发生枯水的频率越来越大。张家山水文站月枯水量上界为 9 369.67×104 m3,1、2和12月径流量小于月枯水量上界的月份比例远大于其他月份的比例,故以这3个月的月枯水组成枯水序列;2)枯水序列的ApEn值为1.059 1,与同期整个月径流序列的ApEn值(1.059 7)接近,说明发生于1、2和12月的15个非枯水月份径流对枯水序列的复杂度影响不大;3)月枯水复杂度在0.05水平下呈现显著的波动递增趋势,与月枯水径流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月降水量不显著相关,表明降水不是枯水径流系统的主要输入,降水量的变化对枯水复杂度的变化不起关键作用,而径流惯性可能是引起枯水复杂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0.
植物组织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造成的重金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社会对良好环境的需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的方法因其具有治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原位修复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热点。对植物修复而言,植物组织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修复研究是植物修复研究的基础。目前愈伤组织、细胞悬液、毛状根、畸状茎等多种植物组织类型已被作为植物系统的模型应用于植物修复的研究中。利用体外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作为植物修复的研究工具有很多优势:可将所需植物离体大量繁殖且不受季节限制、培育周期短、不携带病毒、易于诱导分化成所需器官如根或芽等。文章综述了目前植物组织在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组织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