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7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针对甲烷和恶臭物质产生潜势与垃圾填埋龄的关系,利用全自动甲烷潜能测试系统进行厌氧发酵实验,监测累积产甲烷量和速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恶臭物质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填埋龄较短的垃圾产气量高于填埋龄较长的垃圾,填埋龄3a的垃圾产气量最大,单位质量垃圾甲烷累计产生量为29.81mL/g,填埋龄7a的垃圾产气量最小,为6.16mL/g,填埋龄3a的垃圾产甲烷速率最大,最高值达112.3mL/d;共检出40种恶臭物质,芳香族和脂肪烃种类最多、浓度最高,芳香族、卤代烃和含硫化合物浓度比例随垃圾填埋龄增加而增加;脂肪烃浓度比例随垃圾填埋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2.
水敏感性行业的识别对于行业整治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识别太湖流域的水敏感性重点行业,为进一步开展行业整治提供参考,基于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的企业排污数据,运用灰水足迹及其熵值法改进的核算方法,对太湖流域苏州、无锡、常州(苏锡常)三市主要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方法产生的排序结果中,纺织业的水敏感性始终占据第一位;②除纺织业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水敏感性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以及造纸和纸制品业;③常州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其特色行业.对比于其他文献对于太湖流域重点行业的定义,本研究的排序结果比较相近,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3.
填埋场作业面NMOCs臭氧生成潜势及高贡献物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非甲烷有机物(NMOCs)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程的主要前体物,填埋场作业面是其重要无组织释放源.为控制对流层臭氧污染,必须控制NMOCs浓度,而识别高臭氧生成贡献物质是前提.本研究采集填埋场作业面气体样品,分析其组分特征,并以等效丙烯浓度法和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填埋场作业面共检出符合检出频率与浓度条件的36种5大类物质,NMOCs年均总浓度约为10 000μg·m~(-3),夏季总浓度最高,各类物质浓度呈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卤代烃苯系物碳氢化合物的规律;综合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全年范围内高臭氧生成贡献物质为乙醇、间二甲苯、丙烯、乙酸乙酯和正戊烷;春季与全年类似,夏秋两季高贡献物质为乙醇、1-丁烯、甲苯、环己烷和苯乙烯,冬季乙醇贡献极高.通过比较,等效丙烯浓度法更适合估算作业面臭氧生成潜势.  相似文献   
154.
福州市区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福州市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灾害区划、建筑物和生命线易损性分析及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在设定地震、历史地震、盲估地震和实时地震等4种不同地震参数输入下福州市区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成果,提出了依据地面数据精度和设施类型划分的大城市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城市核心区、城乡结合部和乡村三个层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灾害损失的预测评估单元,即在城市核心区,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单元可以是建筑物、居委会或区;在城乡结合部,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以居委会或区为单元;在乡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以乡镇和自然村为单元。根据系统模块,本文预测了8度地震烈度下福州市区地震灾害的总损失及其空间分布,其中全市区人员死亡约123人,重伤约654人,无家可归者约417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56.1亿元,并分析了地震灾害损失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5.
我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在不断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和员工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也在逐步升级,社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中石油苏丹项目处在一个高风险的作业环境,苏丹南北之间关系长期紧张,2011年的公投举行为双方原本紧张的关系又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中石油苏丹项目带来很大的社会风险。以中石油集团公司应对"苏丹公投"事件为例,主要介绍中石油集团为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安全风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要做好提前准备,全面部署,组织在苏所有单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资源,广泛开展演练,以平稳应对南苏丹公投和过渡期的应急预案与应急实践,探讨了海外项目应对社会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6.
杨洁  王洪涛  周君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9):1029-103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生命周期模型,包含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运行、基础设施建设、上游能源和原料生产等主要过程;采用我国2010年铁路货运统计数据、中国生命周期核心数据库(CLCD)等数据源,通过eBalance软件对铁路运输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归一化分析表明,铁路运输生命周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富营养化、酸化和可吸入无机物,三者分别占全国相应环境影响类型总量的0.92%、0.70%和0.62%. 对大理—保山段铁路实际建设数据的研究表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原材料生产的各项环境影响类型对铁路运输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在9.45%(富营养化)~73.55%(非能源资源消耗)之间,影响十分显著. 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综合评价表明,铁路运输节能减排综合指标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初级能耗、NOx和CO2,三者分别占ECER(节能减排综合指标值)的30.90%、27.50%和21.60%. 电力机车运输的节能减排效果优于内燃机车运输,其节能减排综合影响比内燃机车低41.91%.   相似文献   
157.
中国资源能源稀缺度因子及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中,利用资源稀缺度因子,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总体的资源消耗水平。论文基于广泛采用的CML方法中的非生物资源消耗(Abiotic Depletion Potential, ADP)因子,通过引入中国的资源自给率修正,得出了中国非生物资源消耗因子(Chinese Abiotic Depletion Potential,CADP)及其指标。CADP因子可支持国内LCA研究和相关政策研究中的资源、能源消耗综合评价,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案例研究表明,1 kWh电网电力的生命周期CADP指标为1.02 kg coal-R eq.,60.46%的贡献都来自于原煤资源的消耗,其次来自石油的消耗(11.63%),此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中铜、镍等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58.
在通货膨胀持续不断的今天,采购在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采购结果,因此提高供应商的管理水平也日益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然而供应商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许多管理难点,因此本期企业论坛栏目邀请到了在采购岗位有着多年经验的管理者,与之深入讨论了供应商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希望可以给企业管理者在供应商管理中提供一些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9.
为验证绿化废物低比例补充的市政污泥好氧堆肥工艺可行性,以回流污泥堆肥产品替代绿化废物为骨料,采用静态翻堆好氧堆肥工艺处理脱水市政污泥,分析一次发酵过程及产品的主要性质。结果表明:以回流污泥堆肥产品部分替代绿化废物时,堆体的高温期(≥55 ℃)均可持续超过3 d,产品含水率低于40%,挥发性固体含量(VS)超过45%,pH值稳定在6.0~7.0,种子发芽指数(GI)超过70%,满足园林绿化用途要求。其中,脱水市政污泥、绿化废物、回流污泥堆肥产品质量比为5:1.5:1的试验组一次发酵周期可控制为27 d,一次发酵产品总氮、总磷、总钾、腐植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肥效更优,适合于工程规模的园林绿化用途。在回流污泥堆肥产品完全替代绿化废物的试验组中,脱水市政污泥和回流污泥堆肥产品质量比为5:6和5:8的堆体可达到高温要求(≥55 ℃保持至少3 d),VS、pH、营养物质、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均符合园林绿化用泥质和有机肥料的要求,且一次发酵周期可控制在16 d内。当回流污泥堆肥产品与脱水市政污泥质量比≤6/5时,GI超过90%,满足腐熟要求。污泥堆肥产品回流替代绿化废物作为市政污泥堆肥的骨料,可有效调节脱水市政污泥堆体性质,缩短堆肥周期,提高产品肥效。  相似文献   
160.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白冬锐  张涛  包峻松  陈坦  王洪涛  金曦  金军  杨婷 《环境科学》2021,42(7):3206-3214
本文分析了苏州古城区域20个代表性断面中8种重金属(Cd、Cu、Cr、As、Mn、Ni、Pb和Zn)的含量,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甄别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域河道底泥中Cd、Cu、Cr、As、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42.6、90.2、17.2、800.1、63.3、199.1和384.2 mg·kg-1,超过江苏省土壤背景值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100%、100%、65%、95%、70%、100%、95%和100%.利用地累积指数评价发现,8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为Pb > Cd > Cu > Zn > Cr > Ni > As > Mn,总体上Pb处于强度污染水平,Cd、Cu、Zn和Cr处于中强度污染水平,Ni和As处于轻度污染水平,Mn处于无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8种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 > Pb > Cu > As > Ni > Zn > Cr > Mn,总体上Cd、Pb和Cu处于中风险水平,其余5种重金属处于低风险水平.古城区域内北部河道和南部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地累积指数值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大于干将河和环城河,水环境重金属治理应重点关注古城区域内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d、Cu、Cr、As、Ni、Pb和Zn元素可能源于化肥、路面老化、轮胎磨损和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Mn则主要源于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