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700米~3,不到世界人均的1/4,而地处沂、沭、泗流域中下游的江苏省徐、淮、连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00~600米~3。中国缺水,黄淮平原更是到处闹水荒,同时,有限的水资源还被大量的“三废”所污染,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1 “水荒”的症结 1.1 污染最重要的因素——水体污染 鲁南地区每年有2000多万吨工业废水自然进入邳州境内。自1983年以来,仅污染事故监测、污染调查监测,邳县环境监测站就先后进行了30多次,氰化物、酚、化学耗氧量、氨氮等监测项目分别超标3~740倍,出现了“盼水又怕水,有水不能用”的怪现象。1984年以来由于工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京杭运河邳州段及骆马湖发生了几起死鱼数万千克的污染事件。受其影响,邳州境内8万亩水面严重污染的占14.7%,中度污染的占30.7%,轻度污染的占49.6%,而良好的仅7.3%,水资源利用受到极大限制。 河流水系突发性污染的影响 沂、沭、泗流域气候干燥,河水自然补给少、污径比很大。有的河流旱季几乎全由工业废水补充,废水蓄积时间长、污染物量大,自然降解缓慢,遇大雨、上游污染事故或山洪暴发,闸坝突然开放,下游地区易造成突发性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82.
以COD代替罗丹明-B在汉江武汉段作了二次验证水质模型实验,误差在8.6%至—20.9%之间,属允许范围,费用仅为罗丹明-B法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83.
介绍电子部五所研制的温度变化试验箱及其技术条件和工作原理、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4.
为了考察曝气生物滤池中穿孔管曝气性能及风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同一风机供给不同实际生物滤池单元、不同风机供给同一滤池单元,进行曝气充氧试验,分析充氧能力、氧转移效率、动力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滤池单元,大风量风机的充氧能力比小风量风机高,动力效率和氧转移效率比小风量风机低;同一风机对于大体积滤池单元的氧转移效率、动力效率比小体积滤池单元的高。  相似文献   
85.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水力特性直接影响其污染物处理效果,这种影响主要由停留时间不同造成。现阶段,在示踪试验的基础上,从填料层高度、流向、进水方式、出水方式四个因素人手,运用正交法进行土地处理系统工艺优化,最终达到提高系统处理效率的目的,为系统的设计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数。研究发现流向和填料层高度是土地处理系统水力...  相似文献   
86.
藏北高原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于1997-07-09期间,在藏北高原不同地点分别建立了自动气象站和埋设了土壤温度、湿度观测系统,土壤温度观测数据表明,在60cm以上土壤温度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变化,其变化为正弦曲线,与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一致,但存在关不同的时间滞后。地表状况、土壤干湿程度及土壤组分等的差异对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振幅及热通量有影响。在藏北高原,由于挖坑埋设探测食品等对土壤温度场的优动可在5  相似文献   
87.
石化空气污染区树木叶片内的蛋白质、核酸、游离氨基酸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含量较对照区有明显的变化,变化 幅度小的树木的抗污染能力强,变化幅度大的抗污能力弱。其中蛋白质、核酸含量表现出降低,游离氨基酸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含量升高。供试的几种绿化树木抗污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云杉、旱垂柳、中东杨、白榆、丁香、白蜡槭。  相似文献   
88.
以含AlCl3的酰基化反应工业废水为原料,采用聚芳醚砜酮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反应介质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碱浓度、碱化度、碱类型和加碱速率对PAC絮凝性能的影响。经优化后的试制参数用于PAC的放大实验,并将试制产品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考察了PAC对一定浓度的染料废水(达旦黄、活性红、甲基橙和食品黄)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浓度0.5mol/L、渗透压0.2MPa、碱化度2.0时制备的PAC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大于96%。  相似文献   
89.
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反应器模型中进行流态实验,使用正交分析理论及停留时间分布(RTD)分析理论,探索管网、集水层和承托层对反应器体积效率及推流的影响,并对反应器构造进行优化。使用正交实验分析发现,各因素对体积效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承托层>集水层>管网,管网与承托层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集水层对推流有影响,并且管网与集水层有很显著的交互作用。使用RTD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发现,采用全网布水与集水时,集水层及承托层对流态的影响都不大。管网布设为过水断面的一半(半网)时,集水层的集水作用及承托层的布水作用可以增加反应器体积效率。"半网-有集水层-有承托层"的体积效率最高,流态最接近推流形式,其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为1.093,轴向扩散系数为0.037,属于低扩散程度。  相似文献   
90.
针对小城镇污泥的处理问题,提出了蚯蚓生物滤池解决方案,为此在实验中设置了无蚯蚓对照组,并对污泥的稳定性、污泥性状、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污泥含有的各种元素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后污泥有机质含量平均相对减少量为11.1%,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增加,滤液中氨氮(NH3-N)含量由20.6~23.9 mg/L降至1.9~4.6 mg/L、滤液中硝态氮(NO3--N)含量由0.2~9.5 mg/L升高到42.0~50.8 mg/L,因此,实验结果表明,蚯蚓生物滤池能显著提高污泥的稳定性,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有利于污泥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