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南京台数字水准仪往返观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初,省局给台站更换了DiNi12数字化水准仪,通过近几个月观测,观测数据测线观测数据上午往测观测高差偏大,下午返测观测高差偏小的现象,经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仪器受温度、太阳光照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2.
南京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因南京地铁的建设和运行受到干扰,故在距南京100km左右的高淳重新选址建设,现已投入正式观测。在正式观测后,观测点周围先后发生了江宁ML3.0、句容ML3.6等地震,经对电阻率资料的分析,发现震前存在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33.
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中,城镇化可能是最根本、潜在影响最大的因素。文章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城镇化作用于碳排放的效应及其空间尺度差异、基于空间关联效应的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等问题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作用效应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总效应、城镇化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城镇化通过中介变量对碳排放产生的间接效应。但现有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总效应以及城镇化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对城镇化对碳排放产生的间接影响的研究重视不够;现有研究将研究单元视为相互独立且均质的个体空间,普遍忽略了地区间的空间效应问题。另外,现有研究结果具有尺度依赖性,且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是分层嵌套结构,但现有研究普遍忽略了空间尺度差异、缺乏多尺度空间的对比研究,对研究区域所具有的分层嵌套结构特征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最后提出应加强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扩展城市群与县域尺度的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作用全效应的系统研究以及空间效应视角下城镇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多尺度空间对比与多尺度空间关联效应研究的建议与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4.
针对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过程中锅炉可能存在的低负荷稳燃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运行的问题,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甘肃、宁夏分公司所辖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可研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种改造方案,最终确定富氧燃烧和省煤器水旁路的改造方案,可为同类型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5.
在综合化航电系统架构采用动态重构技术,通过开关矩阵进行任务切换,显然传统的并联模型已不能满足分析其任务可靠性的要求。选取通用激励模块进行研究,采用“旁联”模型进行任务可靠性建模。运用马尔科夫过程建立系统任务可靠度(Rs)和平均严重故障间隔时间(MTBCF)的可靠性模型,建立了带开关矩阵的状态转移矩阵。引入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拉普拉斯变换,使得求解微分方程更加简便。本文探索在开关矩阵与通道的失效率满足一定线性比例时,旁联模型在任务可靠度上才优于并联模型。最后对求解的比例门限(■+1)/2进行验证,一方面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在任务时间从零到十万小时内进行了图像拟合,另一方面通过洛必达法则及二阶求导数的方式对构造函数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本文进行了考虑开关矩阵失效的旁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量化分析,为系统设计方案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6.
城镇化与碳排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特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实现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统一,还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因此,从不同维度城镇化视角探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的碳排放量,运用熵权法对表征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整组变量压缩,然后运用ESDA方法分析了省域间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基于STIRPAT模型分别构建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三个维度下的碳排放影响因子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的碳排放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且经济因素助长了这种空间相关性。在各城镇化维度下,人口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碳强度对本省份及相邻省份的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人口规模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在经济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各省份间的碳排放具有"逐顶竞争"的特征。不同城镇化维度下,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从直接效应来看,经济城镇化维度下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最大,土地城镇化维度下的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小;从反馈效应来看,在人口城镇化维度下省份间碳排放的"逐顶竞争"特征最为明显;从间接效应来看,经济城镇化维度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相邻省份的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7.
为了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到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排放峰值目标的设定,必然会对经济转型产生一种倒逼机制。倒逼机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成功实施的一种逆向运作的经济治理机制。探索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倒逼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何在实践中完善和运用这种新型倒逼机制,对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按照从"碳排放历史研究"到"碳排放趋势预测",从"峰值实现路径研究"到"峰值约束研究"的逻辑顺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碳排放及其峰值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回顾了有关倒逼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特定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现有研究都以顺向思维方式,预测碳排放峰值和研究实现峰值的路径,但没有文献以逆向思维方式,揭示峰值目标的倒逼机制;其次,现有研究虽然也提出了碳排放峰值的倒逼机制,但该倒逼机制目前在理论上仍处于一个黑箱之中,还没有文献曾试图打开这个黑箱,以揭示该机制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最后,现有研究也模拟了碳排放峰值目标约束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没有系统性地研究在碳排放峰值目标倒逼机制下的经济转型路径,也没有深入探索在转型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减排绩效和经济影响。基于该领域的现有成果和发展动态,本文提出了可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要以逆向思维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视角,在理论上解析和构建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倒逼机制,系统性地研究在这种倒逼机制下的经济转型路径,并通过构建大型政策评估模型,量化评估在转型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减排绩效和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38.
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属于难降解废水,直接生物处理效果不佳。用微电解法预处理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后,结果表明,其COD、NH3-N和色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74%、79%和97.5%,可生化性也有很大提高,BOD5/CODcr从0.04提高到0.29,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9.
由于桃浦工业区混合污水成分复杂,变化大,且B/C的比值较低,有时还有较高含量的抑制物质,直接生物处理运行不稳定。用内电解法处理混合污水后,结果表明:其CODCr、TP、NH3-N的去除率能达到较高水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解决地电台站受电磁干扰的一种有效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南京地铁1号线的建成,南京地铁也相继运行,而地铁运行对南京台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造成了干扰.南京台距离地铁线路的垂直距离约为7 km.通过计算分析用南京台地电阻率观测的00时~05时的6个整点值的均值数据来代替由24个整点值数据计算出的日均值,能够满足地电阻率手段的日常分析预报.目前磁电观测的环境干扰越来越严重,搬迁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而通过改进数据处理的办法,避开干扰,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