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化-氧化偶合絮凝法处理含季铵盐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氧化偶合絮凝工艺处理特种有机废水,研究了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0~3000mg/L范围内,经厌氧-二级好氧处理,COD总去除率可达95%,再通过氧化偶合絮凝处理,出水COD可降至8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可高达97%以上,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安全管理者肩负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任,因此,更要通过勤“照镜子”,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排隐患、防事故、保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任珊亭  陈蔷 《安全》2007,28(2):46-48
管理评审是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对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改进本组织QHSE管理体系运行的主动行为,是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Q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以及现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发现QHSE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4.
西安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物中13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表明,西安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PAHs污染严重,各采样点13种PAHs总浓度(∑PAHs)为121.61~302.25 ng/m3,平均浓度为188.44 ng/m3,其中强致癌的苯并[a]芘(BaP)平均浓度为12.63 ng/m3;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物中PAHs和BaP的浓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AHs浓度依次为:交通繁忙区>学生公寓(燃煤排放明显)>农业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区>商业区>校园,BaP浓度:交通稠密区>农业开发区>环工学院(学校教师的停车场)>商业区>学生公寓>高新产业开发区;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物中,中高环PAHs含量占优势,不同环数PAHs占总量的比例顺序为4环(38.64%)>5环(25.17%)>6环(18.83%)>3环(10.25%).  相似文献   
45.
木霉制剂对海州香薷生长和铜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里氏木霉FS10-C用苜蓿粉发酵制成固体木霉制剂.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在外源铜浓度为0,100,200,400mg/kg的土壤上,施加木霉制剂对海州香薷生长和铜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木霉制剂后,除400mg/kg外源铜浓度土壤上地上部干重外,海州香薷生物量在各外源铜浓度土壤上均呈增加趋势.施加木霉制剂的各外源铜浓度土壤NH4OAc提取态铜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除1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地上部外,海州香薷铜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地上部积累量在200和4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均差异显著(P<0.05),根积累量在1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差异显著(P<0.05),总积累量在100和4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均差异显著(P<0.05).可见,里氏木霉FS10-C制剂可通过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铜的植物有效性而提高海州香薷对铜的吸收能力,是一种颇具研发潜力的生物修复剂.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根表铁膜和硒对水稻吸收、转运不同形态的汞的影响,用Fe2+溶液诱导根表形成铁膜后,将水稻植株分别暴露于无机汞(Hg Cl2)、甲基汞(Me Hg Cl)、无机汞和亚硒酸钠(Hg Cl2+Na2Se O3)混合溶液、甲基汞和亚硒酸钠(Me Hg Cl+Na2Se O3)混合溶液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72 h。用DCB(dithionite-citrate-bicarbonate)提取根表铁膜,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DCB溶液中Fe、Hg含量及水稻根、茎叶中Hg含量。结果表明:水稻根表铁膜对Me Hg Cl和Hg Cl2均有吸附,对Me Hg Cl的吸附作用高于Hg Cl2。根表铁膜的形成显著降低了汞暴露水稻根、茎叶中汞的含量;铁膜的形成也显著降低了Hg Cl2和Me Hg Cl从水稻根部到茎叶部分的转运效率。硒的存在可增加铁膜对Hg Cl2和Me Hg Cl的吸附,降低水稻对Hg Cl2和Me Hg Cl的吸收和转运。研究结果表明:根表铁膜和硒单独或联合作用能显著抑制水稻对无机汞和甲基汞的吸收和转运,进而可以减少汞在稻米中的蓄积。研究的开展对于提高汞污染区稻米的质量和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水资源脆弱性分析是确立区域水资源问题和调控水安全的重要环节。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洪旱灾害频发、经济欠发达,导致水资源脆弱性明显。基于1965~2014年的气象月尺度数据,分析流域降水分布特征、确定其干湿分区;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认识流域洪旱灾害时空分布状况,并从洪旱灾害及沙漠化、供用水及用水效益、调控能力3个方面构建流域水资源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分析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58 mm,空间上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上游日喀则市大部、中游拉萨市和山南地区属于中等干旱区,下游林芝市为湿润区;(2)流域内4区/市均易发生春旱和盛夏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率高于洪涝灾害发生率,拉萨市和林芝市易发生干旱重灾,山南地区易发生洪涝重灾;(3)流域及4区/市在2005~2014年间水资源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山南地区、林芝市的降幅大于日喀则市、拉萨市;(4)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主导因子为干旱、洪涝、用水效益、管理能力、地区生产总值。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特征为由洪旱灾害主导、调控能力弱、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相似文献   
48.
为调查滏阳河水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河流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根据河流结构、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并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选取66个采样位点,采集河水及对应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用斜生栅藻和青海弧菌Q67作为模式生物,根据滏阳河水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邯郸近郊2号采样点采集水样的重金属含量配制系列重金属浓度的模拟河水进行重金属污染河水的生态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全部66个采样点中,29个采样点河水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地表水III类水体重金属含量标准,主要污染元素是Hg、Pb、Cr、Zn。几乎所有采样点河水Mn和Fe含量都大大高于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规定的标准限值。根据2号采样点河水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配成的模拟河水对青海弧菌Q67的EC50值为6.65%,为毒性极强的污染物。模拟河水样品对斜生栅藻的抑制作用较小,在实验的最高浓度下(1000倍河水重金属含量)暴露4 d尚未引起半数藻细胞死亡。随河水重金属浓度上升,斜生栅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则与此相反,反映河水重金属污染可引起藻细胞的氧化损伤。叶绿素a和b含量则随暴露浓度的提高逐渐降低。在重金属浓度达到2号采样点河水的10%时,斜生栅藻叶绿素a含量已有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予以重视。河水发光菌Q67的生长抑制率、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和MDA含量可以作为评估河流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49.
乳状液膜法处理含柠檬酸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以LMA-1为表面活性剂,正三辛胺为流动载体,Na_2CO_3溶液为内相试剂.煤油为膜溶剂所组成的液膜体系处理柠檬酸废水,考察了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载体用量、乳水比、油内比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MA-1为3g·100ml~(-1)煤油,R_(?)=1:10,R_(?)=1:1.搅拌速度为300r·min~(-1)时.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50.
任珊亭  杨红梅  张雪雄 《安全》2008,29(11):12-15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重点阐述了充分辨识组织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