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286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水样中苯胺和硝基苯的测定方法,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水生生物体中这类化合物的测定。尚未见有文献介绍。我们以蒸馏偶氮比色法测定了鱼体中的苯胺类、硝基苯类化合物。一、苯胺类的测定(一)原理在酸性条件下,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后,再与盐酸 N(1-萘基)乙烯二胺偶合,生成紫红色染料。在550nm 波长处,比  相似文献   
12.
应英国牛津大学邀请,曲格平同志作为客座研究员于最近访英讲学和进行学术研究。这是牛津大学第一次邀请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学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反映在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上,从1979年的13.2%,增加到1985年的16.7%,再到1992年的204%,而2002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9.1%.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仍不会减缓,根据有关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中国城镇人口所占的比例将会超过50%[1,2].这些变化的速度、深度以及广度虽使当地居民从中受益,同时也给当地的居住环境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造成严重的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14.
燃煤中硫份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介绍了实验中采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份的方法及质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业废气采样是废气监测中的重要一环,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影响着环境管理决策。本就工业废气采样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并对实验中的质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71年发生的重大溢油事故,促使日本于1973年和1976年对防止海上污染灾害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要求船主和石油行业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围油栏,吸油材料,消油剂和其它设施,以减小溢油选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及实际工作经验,对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选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方涝渍地区退田还渔的一个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区的一个经围湖造田形成的典型农业微域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土壤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退田还渔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对小型湖泊通过围湖造田所形成的农业微域,在人工排水和土地平整不充分的情况下,其地貌和土壤还残留有原有湖泊的影响,处于原湖泊低处的土壤表现出明显的沼泽化和严重潜育化的特征。在该地区种植水稻产量比正常地区减产达16%~26.8%。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该地区适宜退田还渔的具体位置和面积。按照这一方案实施的结果,该地区从1997~2001年的5年中精养鱼塘面积增加9倍,养鱼的效益比种植水稻高5~10倍,还减轻了该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排水压力。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重要的水资源,对该区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订后的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现有冰川22523条,面积25516.80 km2,冰储量约2592.85 km3,分别占我国冰川相应总量的46.37%、49.22%和57.39%,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川储量最为丰富,共计2366.25 km3。(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以面积<0.5 km2的冰川数量最多,共计15519条,占冰川总数量的68.90%;面积则以介于1~5 km2冰川为主,共计6833.71 km2,占冰川总面积的26.78%;各山系的冰川退缩海拔高度不同,面积减少速度在各个高度带均有差异。(3)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面积共减少4527.43 km2,变化百分比为-20.88%,有3114条冰川消失,冰川冰储量损失约419.35 km3。(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整体呈现自西向东加快趋势,减少速率整体上有自西南向东北加快趋势;冰川朝北消失数量大于朝南消失数量,东北方向面积减少最多,东南方向面积减少最快。(5)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有暖湿化趋势,冬季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夏季且降水增加幅度小于夏季的气候组合模式,不利于冰川的积累从而导致冰川退缩;冰川发育规模对冰川退缩也有一定影响,但各山系冰川变化驱动力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