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31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绿色发展能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新时代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绿色生活六个维度的绿色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Kernel密度估计、BP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2008~2009和2011~2013年受金融危机和产业转移影响,部分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城市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日渐凸显,存在两极分化特征并有向三极分化转化的趋势,同时空间上分布不平衡。(3)“十四五”预测期内绿色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攀升,北部和南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改善,但西部地区依旧处于较低水平。(4)绿色发展水平等级转移均发生在相邻等级之间,没有出现“跳级”现象,说明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存在“瓶颈”。最后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特征,提出相应的绿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42.
湖北省主要大中型水库富营养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在城市供水、工业用水、水产养殖、农业灌溉、水利防汛以及景观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在2010年的3、6、7、10月对湖北省30座主要大中型水库进行布点采样,对水体的水质状况分别进行了调查、监测,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湖库标准进行水质类别分析,采用湖库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 并运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水库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30座大、中型水库有14座水库水质类别为Ⅱ类~Ⅲ类, 占467%; 有8座水库水质类别为IV类,占267%;有8座水库水质类别为Ⅴ类或劣Ⅴ类,占267%;除白云湖水库为轻富营养化外,其余29座水库均属中营养状态;氨氮、磷作为营养物质是这些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溶解氧对水体富营养化有重要影响,总氮、水温和有机物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较大影响;30座水库聚类分为城市工业废水污染源型、生活污水污染源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型和养殖轻污染型4种水库类型。针对水库的污染类型,分别提出了减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43.
结合涝渍地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推广体系,把试验示范,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引进优质新品种,研究综合配套技术和推广高效农业模式为主要内容,探索了一条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的新方法,新措施和新机制;筛选出最适合的新品种,新技术和高效农业模式在涝渍地上示范推广,提高了涝渍地的效益,五年来,共引进新品种105个。引进旱育抛秧技术在晚稻上应用,解决了晚稻旱育抛秧中的三大技术难题,增产达到23.63%,在国内属于领先。示范新技术5项,推广高效农业模式4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5.1万hm^2,新增利润2.2亿元。并建成了涝渍地的五大产业开发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4.
我国部分城市内河氮磷严重超标,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之一,故需采取消减措施.底泥覆盖法可有效削减城市内河氮磷,但颗粒状覆盖材料具有施工时不易均匀覆盖、雨季行洪排涝时又易流失等问题,从而导致氮磷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活性覆盖板来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活性覆盖板由铝基锁磷剂、水泥和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考察了材...  相似文献   
545.
SF_6电气设备中特征分解组分可表征设备潜伏性故障,现有方法存在不足之处,红外光声光谱法检测特征分解物灵敏度高,光声池参数选定尤为重要。选择圆柱形光声池,采用Matlab软件对其声场分布的简正模式进行了仿真计算,并讨论了光声池几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光声信号的影响,确定选择纵向光声池,对一阶纵向光声池的共振频率、品质因素、池常数与谐振腔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优选的光声池谐振腔参数。建立二维谐振腔模型计算,发现声场模式与一阶纵向分布相同,并进一步获得与谐振腔参数匹配的微音器位置和缓冲室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声池整体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光声池内的声场分布情况与之前的理论分析及仿真一致,计算结果可靠。本文计算结果为研制光声检测装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6.
547.
在梳理耦合跃迁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凭借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重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科学测算与分析了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未来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与生态环境各系统综合水平发展情况总体向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平稳上升态势,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状态向协调发展状态的转变,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呈“中心-边缘”与“Z字型”分布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生态环境水平城市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显著,其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匹配程度最优,但在经历前期快速融合后,现面临难以继续深化的难题;(4)预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但个别西部城市仍无法跳出失调衰退的发展状态。最后,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48.
目的针对BP神经网络对转子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融合Sugeno模糊积分和BP神经网络的转子故障轴心轨迹识别诊断方法。方法首先利用轴心轨迹图像的不变矩为特征向量,提取常见旋转机械转子故障特征,随后利用多个BP神经网络对故障类型进行识别,最终采用Sugeno模糊积分对BP神经网络识别结果进行决策,从而构建转子故障诊断模型,并应用于转子系统故障的诊断。结果通过机械故障仿真模拟实验平台采集了6种常见转子系统故障信号,利用matlab2012a软件编程建模仿真处理,试验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转子系统多类别故障的识别正确率。同时,该方法对同一故障类型识别所需样本少,大大节省了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时间。结论该方法提出并用于转子系统故障诊断中,诊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利用样本数据量少,节约时间,对小样本数据的故障诊断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9.
郝静  孙成  郭兴宇  王卫  刘方田  党海燕 《环境科学》2018,39(4):1455-1465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地区霾污染日趋严重,为揭示该地区PM2.5时空变化特征,以京津冀内陆平原为研究区,以MODIS AOD数据作为主要预测因子,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建立研究区2013~2014年AOD-PM2.5逐日变化的关系模型.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拟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对AOD-PM2.5进行时间上的校准能够提高二者间的相关性,模型拟合的PM2.5质量浓度与地面实测值间的R2为0.78,经过交叉验证后R2为0.70,RMSE、RPE分别为20.80 μg·m-3、28.76%.针对研究区冬季AOD有效值非随机性缺失带来的采样偏差,用校正因子对模型预测的2013~2014年间PM2.5平均浓度进行校正,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M2.5平均浓度均高于75 μg·m-3,南部和西部地区的PM2.5浓度相对较高,北部和东部地区PM2.5浓度相对较低,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能够适用于近地面PM2.5监测,也为该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0.
为了解哈尔滨松江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对其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Hg、Cd、As、Cu、Pb、Cr、Ni、Zn)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松江湿地沉积物中w(Cd)、w(Hg)和w(Pb)的平均值均高于松嫩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表明Cd、Hg、Pb这3种重金属元素存在富集.②相关分析显示,沉积物中w(TOC)、w(TN)均与各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而pH与各重金属含量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8种重金属可被辨识为2个主成分,即Cr、Ni、Cu、Zn和Pb为人为复合源因子,As、Cd和Hg为农业源因子.空间分析显示,松江湿地沉积物中Ni、Cu、Zn和Cr主要分布在阿什河口和白鱼泡湿地,As、Cd和Hg主要分布在金河湾、阿什河口和白鱼泡湿地,Pb主要分布在阿什河口湿地.③地积累指数(Igeo)评价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Cd和Hg分别处于轻度和偏中度污染水平,其他元素均处于无污染水平.④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松江湿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是由Cd和Hg引起,二者贡献率分别为33.4%和57.6%;整个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介于135.28~733.27之间,平均值为234.47,属于中度污染.8个采样区的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阿什河口>金河湾>白鱼泡>太平庄滩>松江>呼兰河口>滨江>太阳岛,其中,阿什河口湿地达到了较高污染,其他采样区均为中度污染.研究显示,松江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生态风险,其中以阿什河口湿地风险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