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硫素对氧化还原条件下水稻土氧化铁和砷形态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充N2和充O2的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在添加外源砷污染的水稻土中,施用不同形态的无机硫(不施硫S0,单质硫S1和硫酸盐S2),模拟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状况.结果表明,通N2时,土壤溶液氧化还原电位(Eh)在-100~-200 mV之间,溶液pH在7.0~8.0之间,pe+pH为4~7之间;通O2时,溶液Eh在200mV左右,溶液pH在6.5~7.5之间,pe+pH为9~12之间.无论通N2还是通O2,土壤溶出铁的浓度在1.2~1.6 mg·L-1,均有处理S0>S1>S2和AsS0>AsS1>AsS2.在通N2时,各处理HCl提取土壤氧化铁的含量比原土[(21.4±0.3)g·kg-1]低5 g·kg-1,有利于结晶态氧化铁向无定形氧化铁转化和形成Fe2+,无定形氧化铁活化度比原土活化度46.8%有所增加,且处理AsS2(49.4%)AsS2(36.1%).通N2时,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变化为AsS0[(1.13±0.04)mg·L-1]>AsS1[(0.89±0.01)mg·L-1]>AsS2[(0.77±0.04)mg·L-1];通O2时,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变化AsS1[(0.77±0.01)mg·L-1]>AsS0[(0.20±0.09)mg·L-1]>AsS2[(0.09±0.01)mg·L-1].通N2时,不同处理各形态砷占总砷比例变化为残渣态(34.9%~41.4%)≈专性吸附态(37.4%~39.5%)>晶态铁锰结合态(23.3%~25.6%)>非专性吸附态(2.4%~3.3%)>无定形铁锰结合态(0.5%~0.8%).通O2时,各处理形态砷占总砷比例变化为残渣态(30.8%~39.3%)≈专性吸附态(30.3%~34.7%)>晶态铁锰结合态(26.0%~28.7%)>无定形铁锰结合态(9.3%~10.7%)>非专性吸附态(0.5%~1.6%),其中,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比通N2时提高了约9%,也就是无定形铁锰的老化作用对砷形态转化的影响.这表明还原条件能够使氧化铁的活化度升高,砷的移动性增强,但硫酸盐体系降低氧化铁的活化度,单质硫体系的砷移动性要大于硫酸盐体系的砷移动性.  相似文献   
32.
空间不完备信息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处理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所用的数据不仅具有时间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空间上的意义。由于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收集手段的历史局生与不足,使得这些数据常有空间上的不完备性,从而使得由此而得到的风险评估结果不能满足一定的空间精度要求。本文针 问题探讨了空间不完备信息的概念与本质,并给出优化空间不完备信息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3.
34.
青衣江是岷江水系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全长276公里,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其经纬位置约在29°24′—30°56′N,102°16′—103°42′E之间。本流域是全国著名的太阳光能低值区。我们于1982年在该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综合考察;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及半定位气象要素观测;整理分析了附近几十个气象水文站点的实测资料,对有关资料进行了订正、延  相似文献   
35.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哈密市环境噪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6.
弃土场堆积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影响弃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由于弃土场边坡的特殊性,其坡体物理力学指标存在明显的变异性.基于可靠性理论,考虑关键指标的不确定性,将其作为随机变量,一定程度上可克服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关键参数取值难以把握的缺陷.以贵州山区平罗高速公路某弃土场边坡为例,采用Spencer法、Morgenst...  相似文献   
37.
包埋固定化活性污泥脱氮特性与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采用包埋固定化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深度处理脱氮,针对不同初始总氮浓度的模拟废水,基于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的小试实验,探讨了包埋颗粒的脱氮效果及其微生物种群特性.结果表明,在包埋颗粒的体积投加率为10%,实验水温为10~15℃,DO为2~4 mg·L~(-1)和初始COD浓度为80~100 mg·L~(-1)条件下,不同初始总氮浓度(10~45 mg·L~(-1))和C/N比(1.78~10)的各反应器中,稳定期包埋颗粒的最大总氮去除负荷为7.78~23.18 mg·(L·h)~(-1).扫描电镜发现,包埋颗粒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且颗粒内部与表面均存在微生物附着生长,已成为微生物的良好载体.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较初始包埋污泥,包埋颗粒内部与表面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包埋颗粒内微生物多样性良好,颗粒中脱氮菌属优势明显.包埋颗粒中存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属,提升了包埋颗粒内非传统生物脱氮途径的潜能.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LNG动力船在通航隧洞这一新型半封闭空间结构船舶通航设施中的航行安全问题,以贵州乌江构皮滩隧洞中LNG动力船发生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利用Fluent对LNG动力船的LNG燃料在有风和无风2种状态下发生阀门泄漏、管系泄漏和罐体破损的气体扩散过程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得出LNG泄漏造成人员窒息、火灾、爆炸等后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无风状态下的泄漏危害高于有风状态下的泄漏危害,泄漏点孔径与危害范围呈正相关关系;在人员窒息、爆炸、火灾3种危害中,火灾危险范围最广,其次为爆炸危险范围,最小为人员窒息危险范围,无风状态下罐体发生泄漏造成火灾面积可达609.942 0 m2,有风状态下阀门发生泄漏可导致人员窒息的危险范围面积仅0.008 0 m2.以此为依据,从LNG动力船和通航隧洞两方面分别提出了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9.
部分垃圾焚烧烟气干法脱酸处理工艺中急冷塔会出现湿灰、湿壁、湿底及堵灰现象。根据现场情况及对运行工艺的分析,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其功能要求,为类似项目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微观反应机理三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近年来可燃物爆炸抑制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实验研究主要涉及卤代烃、水、干粉这三种抑制剂,研究了这三种抑制剂的制效果及优缺点;理论计算主要阐述爆炸及其抑制的反应特性、反应机理,现阶段的理论研究以宏观反应机理为主,缺乏对爆炸及其抑制的微观机理的研究,对爆炸及其抑制的本质认识不够。基于以上原因,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