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曹苏花 《福建环境》2001,18(2):29-30
阐述了环境保护带动金湖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氮沉降下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及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南亚热带3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在N沉降下的分解动态及其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选取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建立野外模拟N沉降样地,实施四个处理组,对照(Control)、低氮(50kg·hm-2·a-1,LowN)、中氮(100kg·hm-2·a-1,MediujmN)和高氮处理(150kg·hm-2·a-1,HighN),利用凋落物网袋法,在18个月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中的土壤动物密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演替阶段对凋落物的分解速度存在影响,季风林凋落物降解速度显著性快于混交林和针叶林(P<0.05);18个月后,季风林各处理地凋落物残留率为0.05、0.14、0.13和0.17,混交林为0.64、0.56和0.62,针叶林为0.66、0.63和0.62。N沉降增加对凋落物分解存在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与植被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N沉降处理对季风林凋落物分解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差异随时间推移愈益明显,但在混交林和针叶林内,试验后期凋落物分解受到了N沉降处理的促进作用。在试验后期,尤其是12个月后,凋落物网袋土壤动物密度在不同林地和不同水平N处理下体现了差异化发展趋势。在季风林内,N处理地土壤动物密度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混交林和针叶林内,低N样地动物密度显示了相比对照样地的明显优势,但在较高强度的中N处理地无论在凋落物的降解速率还是在动物密度上都与对照样地没有明显差别。文章认为,N沉降处理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受环境N饱和程度的调控。文章还提出,在凋落物分解进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具有“后期进入”特征,这对于进一步准确分析森林凋落物分解进程及土壤动物的贡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GIS在城市防震减灾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概况。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操作、分析、管理等功能,以及易于与其它应用模型结合的开放环境是它在城市防震减灾应用中迅速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4.
为更好地理解大气颗粒物中糖类的来源及其环境影响,利用微孔撞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了上海市宝山区2012年11月—2013年8月四季节代表性时段18 μm以下11个不同粒径段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利用硅烷化衍生和GC-MS对10种脱水糖、单糖和糖醇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上海大气颗粒物中所检测的10种糖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之和在春、夏、秋、冬四季采样期的平均值分别为120.3、104.0、292.9和206.0 ng/m3,脱水糖在秋、冬季占主导地位,单糖和糖醇的质量浓度在冬季最低. 绝大部分脱水糖存在于粒径≤1.8 μm的颗粒中,冬、夏季质量浓度最高的粒径段(峰值粒径)为>0.32~0.56 μm,而春、秋季峰值粒径为>0.56~1.0 μm. 单糖和糖醇类化合物在春、夏季时主要存在于粒径>1.8 μm的颗粒中,而秋、冬季时在粒径≤1.8 μm的颗粒中质量浓度较高. 应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解析出了大气颗粒物中糖类的3个来源——生物质燃烧、植物源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源土壤有机质. 脱水糖全部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单糖主要来源于植物源土壤有机质,而糖醇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源土壤有机质;秋、冬季时生物质燃烧对山梨糖醇之外的单糖和糖醇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75.
生态券制度是正在探索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一。生态券是一种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的指标,可以被量化、核算、收储以及交易等。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券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山东省邹城市为解决生态修复过程中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引入生态券制度,尝试以市场化交易机制促使生态修复更有效率地实施。该制度中,政府搭建以生态券为标的物的生态权属交易平台,鼓励生态保护修复方和开发商等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生态系统零净损失”,即生态保护领域的“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点在于生态券的定价,即保护绩效的核算。对此,邹城市采取了重置成本法进行估值并在实践中应用。本文从参与主体、平台设计、交易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邹城市生态券制度的探索,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鄱阳湖三个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在湿地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表层含量显著高于下层,40 cm以下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稳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同植物群落间存在差异,有机质变化趋势为:刚毛荸荠群落带<南荻群落带<灰化苔草群落带;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南荻群落带>灰化苔草群落带>刚毛荸荠群落带。土壤碳氮比相对较低(10~23);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植被生长特征、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等影响着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7.
为了科学有效地提升小微企业事故隐患(AP)排查治理效果,以河北省28个农村社区为例,结合MMEM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揭示了农村社区小微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及其分布特征,进而建立了小微企业事故隐患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社区小微企业中存在未进行安全培训、未设置机器设备防护罩、未及时更新设备以及未配备消防设备四类典型的事故隐患,所建立的小微企业事故隐患分类框架是促进农村社区事故风险管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石家庄市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颗粒物污染严重;碳组分在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随着粒径的减少,碳组分比重逐渐增加;存在不严重的次生有机碳污染;OC与EC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两者有较为相似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机动车排放源。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浓度和OC/EC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L-半胱氨酸对A3碳钢在柠檬酸和氨基磺酸混合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开路电位(OCP)测定结果显示,加入L-半胱氨酸造成开路电位下降,初始L-半胱氨酸浓度越高,开路电位越高.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显示,加入L-半胱氨酸后腐蚀反应阻抗越小,腐蚀速率增加.等效电路表明L-半胱氨酸吸附在铁的表面后促进铁和溶液界面中铁的电化学活性,并使得铁表面保护层的厚度降低,Tafel曲线显示加入L-半胱氨酸腐蚀速率增加.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结果显示,L-半胱氨酸和铁离子形成配合物比L-半胱氨酸吸附在碳钢表面更容易发生,导致了铁的溶出,使腐蚀加剧.  相似文献   
80.
针对风电场并网变电站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无功补偿的策略。结果表明:在风电场并网变电站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有效改善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电压质量,达到电压综合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