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固体发酵提高水生植物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技术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苦草(Vallinmeria spiralis)和喜旱莲子草(Alterranthera philoxerides)3种高等水生植物进行单细胞蛋白生产的研究,分析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过程中水生植物粗蛋白含量和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霉菌发酵相比,利用霉菌与酵母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粗蛋白产量,其中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混合发酵苦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39.88%,粗蛋白增加率为84.2%,使其有可能成为鱼、家禽和家畜的蛋白饲料来源.因此,利用固体发酵处理水生植物可以实现水生植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522.
<正>建议在做实做细中学化学教育顶层设计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学化学教材改革。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使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保护生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2019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523.
研究了21、37和47 d产甲烷物料代替新鲜污泥接种于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的厌氧发酵产甲烷情况,发现接种47 d产甲烷物料的消化系统在最佳接种量50%条件下的产甲烷效能显著优于接种新鲜污泥的消化系统,不仅提高了产甲烷率,还大大缩短了消化时间。并且3种消化系统产甲烷率和比产甲烷率均为47 d37 d21 d,分别为3.78、3.88、6.15 mL/g和0.172、0.277、0.559 mL/(g·d),完成产甲烷过程的消化时间为47 d37 d21 d。在一定的消化时间范围内,产甲烷菌被驯化时间越长,接种于产氢余物中的产甲烷效能越好。  相似文献   
524.
庄雯  罗建中 《环境工程学报》2013,7(5):1797-1802
为减轻和消除含高浓度KMnO4的牛仔服加工废水对生物处理系统的毒害作用,采用模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研究KMnO4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COD和NH4+-N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当处理进水COD浓度500 mg/L,NH4+-N浓度23.5 mg/L,污泥浓度为2 000 mg/L时,曝气时间为4 h,KMnO4质量浓度增加对COD和NH4+-N的降解影响很大;同样条件下曝气时间改为8 h,对NH4+-N的降解影响显著减小,但对COD的降解影响减少不多;并且,高浓度KMnO4对NH4+-N去除效果的抑制作用比对COD的大。因此,处理含高浓度KMnO4的废水需要延长一倍曝气时间,可以获得良好的COD和NH4+-N的降解效果。同时,KMnO4对活性污泥的抑制影响较好地吻合非竞争性抑制机理修正莫若特方程的规律。  相似文献   
525.
为考察多种重金属同时存在的混合溶液对藻类的生物毒性,选择Cr(Ⅲ)、Pb(Ⅱ)、Hg(Ⅱ)、Cd(Ⅱ)、Mn(Ⅱ)5种重金属,以按照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浓度配制的单一重金属溶液和多种重金属混合溶液为受试样品,并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藻红外测试技术,评价了低浓度下单一重金属溶液和多种重金属共存溶液对藻的生物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按照饮用水标准限值配制的5种单一重金属溶液均未观察到对藻有生物毒性,但在多种重金属共存的27个不同组合的混合溶液中,有73.1%的样品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毒性;藻响应出现率与混合溶液中重金属的总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0.8942)。当多种重金属以二元至五元混合时,藻响应出现率分别为50%、80%、100%、100%,表明随着重金属组分的增加,混合溶液的毒性作用越来越显著。当不同混合溶液的重金属总浓度大于0.11 mg·L-1时,平均累积藻响应占比显著上升到93%,表明重金属混合溶液中藻的毒性与总浓度之间存在剂量响应关系。采用平均藻响应出现率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溶液中不同重金属的相对影响顺序为:Cr(Ⅲ)87.5%>Pb(Ⅱ)和Hg(Ⅱ)58.3%>Cd(Ⅱ)和Mn(Ⅱ)54.3%,表明Cr(Ⅲ)表现出的藻毒性远高出其他重金属。现行的水质标准通常采用单一指标和限值,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指标不能有效规避多种污染物共存体系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526.
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进一步产甲烷,产甲烷量比污泥与餐厨垃圾单独或直接联合厌氧发酵产甲烷大.研究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氢余物产甲烷过程中产甲烷量与底物指标变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整个消化过程中,累积产甲烷量为613 L,最大产气速率和产甲烷速率分别为2.12 L/(kg·d)和1.46 L/(kg·d),最大甲烷含量为72.5%,消化系统的pH在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以及氨氮、CO32-和HCO3-等碱度的共同作用下基本维持在适宜产甲烷的范围内,在不同的消化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不同,先后顺序依次为糖类、蛋白质和TVFA,并且累积产甲烷量与COD、总糖、总蛋白质的显著相关性大小依次为:COD>总糖>总蛋白质,COD去除率高达79.54%.  相似文献   
527.
红树林面积的稳定性评估对于保护和利用广西茅尾海红树林的作用很大。本文分析了自2000年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潮滩沉积、潮滩坡度和海堤对茅尾海红树林面积的影响,建立了红树林边界位置的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估算2100年红树林边界的高程数据,确定红树林边界的空间位置。根据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低模式上升时,茅尾海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增加,西北、东南和西南区段红树林面积中量增加。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中模式上升时,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增加,东南区段和西南区段少量增加,西北区段稳定。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时,西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东北区段中量减少,东南区段和西南区段稳定。西北、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减少将降低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务必引起特别关注。(2)茅尾海西北、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引起的红树林向海边界、向陆地方向的移动。(3)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时,茅尾海西北区段和东北区段应采取适量拆除海堤或后撤海堤的措施,增加向陆边界一侧红树林的面积,以抵消向海边界一侧红树林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528.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高效降解菌的驯化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除解造纸废水中的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高效降解菌株,选用了造纸废水SBR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池分离出18种菌株,并从中选出生长势态良好的11种,通过对废水中CODCr,TCl的降解效果试验,确定出以M3+M8为组合的优势混合菌。  相似文献   
529.
<正>数字化防异物管理是落实中核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年“六个方面要求”的数字化管理创新,实现生产管理系统优化迭代,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数字化为驱动,实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实现防异物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可视化,从而确保核安全。  相似文献   
530.
为补足公共安全教育中访客安全教育工作的缺失,本文基于文献和法规分析与实地实景调研,提出超高层建筑访客安全教育机制,包括访客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各方权责体系、内容形式及通用示范模板;将访客安全教育机制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进行试点应用,并推广到其他超高层建筑及机场、火车站、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结果表明:访客安全教育机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实用价值,能够有效引导相关场所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充分补足了典型场所访客安全教育工作的短板。访客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安全文化名片,值得在全国典型场所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