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SUFR系统中活性污泥特性及反硝化除磷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考察了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UFR)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及ρ(CODCr)和污泥龄(SRT)对反硝化除磷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SUFR系统的活性污泥指数(SVI)介于50 ~150 mL/g;污泥活性均在0.75以上;污泥颗粒直径多在0.7~0.9 mm,属于小颗粒污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污泥的比硝化速率(SNR)约为1.95 mg/(g·h),前0.5 h的比厌氧释磷速率(SPRR0.5)为26.82 mg/(g·h),比好氧吸磷速率(ASPUR)为6.04 mg/(g·h),比缺氧吸磷速率(NSPUR)为4.27 mg/(g·h),污泥产率系数约为0.60,对氮磷均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SUFR系统反硝化吸磷作用对ρ(CODCr)和SRT都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系统除磷效果对进水ρ(CODCr)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较高,但长期在较低SRT下运行会使系统内活性污泥量急剧降低,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42.
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及去除COD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 ,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6个月的结果表明 ,能保证出水平均质量浓度TN小于 1 0mg/L ,TP小于 0 5 0mg/L ,COD小于 31mg/L ,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 86 %、96 %和 94 %以上。并且对SUFR系统的污泥性能进行了分析 :(1 )螺旋升流特征使本反应系统中的污泥易于颗粒化 ;(2 )SUFR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具有多样性 ;(3)污泥在好氧反应器中表现出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 ;(4 )污泥在缺氧反应器表现出了反硝化吸磷现象  相似文献   
43.
SUFR系统在低温影响下处理效果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分析低温(8—20℃)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低温时利用SUF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和TN处理效果虽然随着温度的降低有所下降,但是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及TN去除率仍分别达到86%、70%以上.TP的去除率一直在92%以上.低温时该系统的活性污泥一时难于压缩、沉降.然而在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污泥沉降性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这说明,接近活塞流特征的SUFR系统可以减轻低温对污水处理的负影响.该系统具有更宽的温度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44.
进水碳氮比对SUFR系统脱氮除磷影响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设计了进水C/N在7~13范围的数种工况,研究了SUFR系统中COD、总磷和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SUFR系统去除COD与TP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和93.9%;当进水C/N<9.4时,TN的去除率随C/N的增大而快速提高,而当进水C/N>9.4时,TN的去除率稳定在81.1%~85.6%;SUFR系统的硝化效果较稳定,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0.5%~98.8%;系统的反硝化作用随C/N的增大有所增强,出水硝酸盐氮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5.
临江河回水区营养盐及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8年3~9月对库区次级河流临江河回水区水质的调查为依据,分析了临江河回水区氮、磷营养盐的污染分布及富营养化特征。结果表明,临江河回水区氨氮(NH3-N)、总氮(TN)的浓度在7月中旬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963和5.128 mg/L, 之后在9月初出现峰值,而磷酸盐(PO3-4-P)和总磷(TP)的浓度却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氮主要来自点源污染,而磷受面源污染影响较大;溶解性无机氮(DIN)和PO3-4-P是TN与TP的主要存在形态,平均分别占TN和TP的85.3%和77.8%,而DIN又以NH3-N为主。营养盐浓度呈现出回水区中游最高,回水末端次之,河口处最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叶绿素a(Chl-a)的浓度在4月和9月出现峰值,其空间分布特征与营养盐的类似。研究表明,临江河回水区在重度污染的情况下,即便是河流型水体也可能发生富营养化;流速对Chl-a浓度的显著影响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46.
SBR的反硝化吸磷脱氮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生物除磷脱氮工艺SBR(A/O/A/O)的运行参数,对其缺氧段进行研究,发现:进入缺氧段的聚磷菌体内的PHB是否充足,是缺氧吸磷现象是否明显的关键。在SBR的缺氧段也存在反硝化吸磷现象,此反应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可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反硝化吸磷的反硝化聚磷菌(DPB)。  相似文献   
47.
NBIAS系统中的好氧反硝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NBIAS系统氮元素的变化进行跟踪测定,获得系统内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核算反应前后系统内总氮的变化规律,证实了NBIAS系统内好氧反硝作用的存在。试验表明,好氧反硝化所脱除的氮占总氮脱除量的30%-40%左右,本文还对其产生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8.
城市污水PIAS除磷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介绍PIAS系统处理城市污水中运行周期(T)和曝停比(ANR)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在污泥浓度(MLSS)5.6 ̄6.0g/l,污泥龄(θc)12 ̄20d,水力停留时间(HRT)5.0 ̄6.0h的条件下,当曝气时间为1.5h,停曝、搅拌时间为1.5h,TP的去除率与T和ANR的交互效应成正相关,而与T、ANR成负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COD、TN和TP的去除率已可分别达到9  相似文献   
49.
间歇曝气连续进出水一池系统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式间歇曝气系统是一种连续进水出水的一池系统,此系统能在无外加碳源条件下直接利用连续进入的城市污水作脱氮碳源,在反应器中采用较低的污泥负荷率,在较高的COD去除率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50.
新型反应器(SUFR)去除城市污水中氮和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一种新的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与传统的“池型反应器”(如氧化沟)相比,既提高了反应器中稳定的活塞流流态的容积利用率,又便于工程应用。运用SUFR对生物脱氮除磷进行了研究,系统连续稳定运行6个月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保证出水平均质量浓度COD小于31mg/L,总氮小于10mg/L,总磷小于0.50mg/L,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94%、86%和96%以上。对去除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1)SUFR系统厌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量分别占去除总量的51.2%、12.5%和36.3%;(2)在去除总氮时,好氧反应器表现出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其对总氮的去除量约占SUFR系统去除总量的10%~20%;(3)去除总磷时,缺氧反应器表现出了反硝化吸磷现象,吸磷的量与进水COD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