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32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出历年各站雷暴日数并建立时间序列,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雷暴日数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空间分布为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季节分布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相对较少,冬季很少出现雷暴;初雷日期推迟而终雷日期提早,雷暴期有缩短趋势;安徽省所有台站的雷暴日数均在减少,其中江淮之间西南部及皖南南部减少的幅度最大;雷暴日数EOF展开前3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987%,第一模态为全省一致型,第二模态为南北相反型;雷暴日数存在10~12年和2~3年左右的周期,在1976年存在一次显著突变;雷暴的时空变化与大气环流、纬度、地形、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12.
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旱涝急转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长江中下游的旱涝急转气候特征,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灾情资料挑选出了1960~2011年长江中下游各水资源二级分区的典型旱涝急转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各区频次和强度的差异,以及旱涝急转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在这52 a中共有5 a出现了典型的旱涝急转事件,约10 a一遇;其中下游干流的旱涝急转事件强度指数更大、涝期降水量更大。旱涝急转前后的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的调整,200 hPa高度场上的南亚地区、东亚高纬地区和850 hPa风场上的东亚副热带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13.
锡冶炼含砷烟尘低温陶瓷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锡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含砷烟尘为研究对象,对浸出特性和低温陶瓷胶凝材料对其的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砷烟尘As、Cu和Zn毒性浸出浓度分别为6 783、167和224 mg/L,严重超过国家毒性浸出鉴别标准值。其经低温陶瓷胶凝材料固化处理,当含砷烟尘掺量小于40%,自然养护3 d,As、Cu和Zn毒性浸出浓度急剧降低,且低于国家标准值。XRD和SEM分析表明,低温陶瓷胶凝材料在复合化学激发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类沸石水化铝硅酸盐矿物(Al-O-Si);固化体中Ca-Fe-As-O盐是As固化的主要矿物相。Cu2+、Zn2+替换铝硅酸盐聚合物结构中的Na+、K+保持平衡电荷。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填充于材料颗粒间,使其连接成一致密整体,有效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毒性浸出浓度。  相似文献   
614.
为明确减量施氮对苦荞强弱势粒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225 kg/hm2(N1)、135 kg/hm2(N2)、45 kg/hm2(N3)、0 kg/hm2(N4,对照)4个氮肥处理下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根系形态生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615.
土壤微生物积极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转化.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氮沉降量激增,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失衡.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缙云山柑橘林建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样地,原位设置4个施肥水平:对照(N0,0 g·m~(-2)·a~(-1))(以N计,下同)、低氮(N20,20 g·m~(-2)·a~(-1)),中氮(N4 0,40 g·m~(-2)·a~(-1))和高氮(N60,60 g·m~(-2)·a~(-1)).施氮处理2 d后,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标记法和ACE(Automated Soil CO_2Exchange Station,UK)自动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温湿度进行测定.研究表明:(1)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对氮沉降的响应各异,春季氮沉降抑制土壤微生物量,夏、秋、冬季N40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N20、N60表现为抑制土壤微生物量;氮沉降对土壤温度有显著影响,但对土壤湿度影响不明显(p0.05).(2)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中氮沉降条件下达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则表现不一致,春季和夏季在中氮浓度下最大,秋季在高氮处理下最大,冬季则在低氮处理下最大.(3)土壤温度与放线菌呈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湿度与细菌和总PLFA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放线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受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共同影响,氮沉降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含量,此研究结果支持了氮沉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616.
为了进一步验证有障碍半开口空间内氢气燃烧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使用对比验证的方法对FLUENT软件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实现k-ε湍流模型和非平衡壁面函数使燃烧压力和火焰形状与实验结果相比偏差较大,RNG k-ε湍流模型和可伸缩壁面函数可更准确地预测燃烧压力变化及火焰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617.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输运的重要命脉,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探测以分析评估其安全稳定性。基于埋设海底管道及其磁异常特征,通过研究埋设海底管道磁异常的检测技术及其组成、应用方法,优化海底管道磁异常检测设备布设与检测测线方案,实现埋深大于5 m 的深埋海底管道磁异常特征的完全检测。通过海底管道磁异常数据反演可获取实测海底管道路由相比设计竣工路由的坐标偏距、管道埋深等数据,在某区域14.5 km 长的海底管道探测实际工程中应用良好,探测数据符合管道路由勘察评价标准规范,为管道埋藏状态分析提供了依据,形成了一种高效、精确的海底管道探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18.
为将具有高精度、非接触性和全场观测等优点的数字散斑技术应用到煤矿相似模拟实验中,完成裂隙发育、应力变形和上覆岩层位移分析,介绍数字散斑的基本原理、相关系数和搜索方式等关键性环节,并利用MATLAB建立实用性强的数字散斑软件系统、硬件测量系统和像素位移转化系统,并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结果表明:在利用数字散斑分析方法对煤层开挖过程中的覆岩下沉量进行定量分析时,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误差较小,证明数字散斑在相似模拟实验中具有较高的可靠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数字散斑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19.
随着信息化硬件的发展和相关规范对电子文件控制要求的明确,为环境监测实验室利用文档管理软件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和控制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文档管理软件所需要的功能模块,并对市面上的软件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对文件夹架构、电子文件来源、设置用户权限实现电子文件的批准、发布、变更和废止、使用在线和离线模式实现文件在实验室内外的控制、文件备份方式的选择等的分析,在确保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就如何在软件中实现对电子文件的控制和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0.
近年来,河湖疏浚底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利用河湖淤泥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是其中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研究了河湖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分析了利用河湖淤泥制备陶粒轻集料的可行性。综述了利用河湖淤泥制备陶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对河湖淤泥陶粒制备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原材料组成和焙烧制度对淤泥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Fe_2O_3、Ca O、原料质量比K、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对陶粒性能影响显著。最后结合应用现状对淤泥陶粒的应用前景作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河湖淤泥的资源化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